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80154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2
《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及对策作者:张晓露【摘要】:幼儿期孩子告状行为的产生及措施幼儿期的孩子变得爱告状,这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幼儿期的孩子在思想认识方面对大人还很有依赖性,特别是孩子上了幼儿园,对教师非常崇拜,孩子们很在意父母、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不管是赞许还是谴责,肯定还是否定,都成了孩子们判断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最高标准。幼儿间产生告状行为的诱因大致分为:自我表现、是非判断、求助、嫉妒、报复。幼儿告状行为的处理方法:首先,教师应了解幼儿告状的动机和目的,区别对待。其次,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独立处事的能力和良好的品质
2、,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关键词:告状行为、诱发原因、处理告状行为的方法“老师,他欺负小朋友了。”“老师,他偷我的东西了。”“老师,他……”这种幼儿告状的现彖是屡见不鲜。杨尚松老师在《幼儿的告状行为》中谈到告状行为多发于幼儿阶段,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屮的正常现彖。由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处理会直接影响幼儿Z间、幼儿与教师间的关系,并将对幼儿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幼教工作者來说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谈一下幼儿告状行为的诱发原因及解决之法。一、简要概述幼儿告状行为的概念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
3、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吋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i种特有的人际行为。那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耍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告状是一种发生次数很频繁的现象,它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类个体,他们的告状行为一定冇许多不同与成人的地方。孩子的“告状”看起来事小,但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师幼Z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幼儿的年龄小,事物识别
4、和处理能力较差,很多事情上无法独立判断。当幼儿间发生争吵或纠纷之时,也就因此难免会出现告状的行为。研究者认为,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耍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他突出目的是要借助教师权威力量的影响,约束、改变、阻止同伴的行为。研究者对一所幼儿园大屮班的幼儿告状行为进行了现场观察,用“口描”的方式记录幼儿告状行为案例,并将搜集到的案例用定量描述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幼儿告状行为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并根据原始资料提炼出幼儿告状行为的几种类型。每个幼儿告
5、状行为事件都是曲特定的成因、动机、策略构成。根据这三个维度我们将幼儿告状行为划分成了几种类型。按照成因我们将告状划分为行为困境告状和价值困境告状;根据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我们将告状行为划分为求助型告状、求罚型告状、求赏型告状、试探型告状和陈述型告状;依据原告使用策略的出发点将告状分为以自我为导向的告状、以他人为导向的告状和以规则为导向的告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告状行为进行了成因探讨。最后,研究者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对幼儿园和传统的教育进行了现实反思以及对木研究屮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自我反思。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一)自我表现:每个幼儿天生都具冇“我耍做个好孩
6、子”的倾向,当看到同伴的“不当”行为时,幼儿会为获得成人的好感、受到成人关注和认同而向成人告状,以此抬高自己在成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判断:幼儿不明确成人的要求或意图,不确定同伴的行为是否违背了成人的要求或意图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实际上幼儿是用陈述的语气试探成人,希望通过这个行为得到成人明确的标准。(三)求助:幼儿发现同伴侵犯口己的利益或同伴的行为与口己的意愿发生冲突,但以自己的力量难以做成某种事情或实现某种意图时,借助成人的力量,让成人为自己想办法或帮自己解决。(四)嫉妒:当幼儿看到他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自己当时却无法拥有或胜过时,产生了不安、烦恼、痛苦
7、、怨恨等负性情绪,并企图破坏他人的优越状况,这会激发幼儿告状行为,以此企图利用告状來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五)报复:幼儿处于自己的嫉妒或报复心理而产生告状的行为,并希望被告状的对方得到一定的惩罚或打击。综上所述,幼儿期孩子告状行为的产生及措施幼儿期的孩子变得爱告状,这是这个年龄阶段孩了的心理特点。幼儿期的孩了在思想认识方面对大人还很有依赖性,特别是孩子上了幼儿园,对教师非常崇拜,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老师赞许的就是好,教师指责的就是坏。。。所以,孩子们很在意父母、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不管是赞许还是谴责,肯定还是否定,都成了孩子们判断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最高标准
8、。三、解决幼儿告状行为的对策通过对幼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