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ID:43678783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2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问题情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的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了问题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对策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实践探究能力的目的。一、当前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境存在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必有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基础、年龄特征,尽可能地以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设法给

2、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能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比如,在小学一年级“认识物体”的教学中,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和想一想的体验,使学生初步了解长方体、止方体的简单特点,是符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特点的,无论是在探究知识规律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而都是如此。但是,如果在五、六年级学生的教学中,也滥用这样直观的问题情境,将会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我们的教学屮,还是存在这样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境。(二)忽略问题的数学本质在创设问题的情境时,许多老师注意了情境的趣味性、直观性,却忽视了情境中蕴含的数学价值。面对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表象所吸引

3、,而把相关的数学思考抛在了一边。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效性研究》研究报告中有一例子:一位教师执教《9加几》时,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幅美丽的图片:小桥、流水、人家,9只小鸭子在河里嬉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在桥上数鸭子。音乐响起,教帅伴随着歌声动听的乐曲唱起了《数鸭子》,教师边唱边舞,学生也随着歌左摇右晃。可是一曲结束,孩了们仍沉浸在优美的歌声和绚丽的画面中,什么数学问题都没有发现。真止有价值的数学思考被忽略了,不为学生所关注了。这样的情境,在我们的周围也常常可以看到,这种忽略数学本质的情境,难以收到实效。因此,情境创设应把握“度”的要求,避免“舍本逐末、

4、喧宾夺主”,而应使之回归到理性上来,为数学教学服务。(三)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但是在注重情境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时,一定要注意生活情境是否符合现际情况、是否真实。如一位老师为了巩固《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成果,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一位司机叔叔开一辆载重4吨的货车,车上装满黄沙。每隔2分钟卸下它的八分之一,依此类推,几分钟后全部卸完?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忽视了生活的真实性,严重违背了生活常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未成熟,这样的情境会让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是两码事,是对学生的认知思维的一种误导

5、。这样的情境是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的。(四)缺乏趣味性环境因素、情感因素是影响儿童认知活动重要因子。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往往能调动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來。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考虑是否能促进数学思考,是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至于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有一些情境因为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创设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有效措施(一)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而抽象性是数学的基本特征。直观形象与抽象数学知识有机结合,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规律,也容易引起

6、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就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向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材料,促使学生更好地形成表象、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案例:某服装厂一个星期前两天生产服装180件,后五天生产380件,问这一星期平均侮天生产多少件衣服?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列出了以下算式:(1804-2+3804-5)4-2这种方法明显的出现了错误,但学生人部分没有意识到。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笔者设置了以下情境并提出问题:让2位同学上台,每人拿5支粉笔,举着;接着,又叫另4人上台,平均每人拿2支粉笔,举着。提问:他们6人平均每人拿儿支粉笔,怎么求?在

7、学生还茫然不知笔者的H的时,笔者在黑板上列出算式。算式一:(5X2+2X4)4-(2+4)=3(支)算式二:(5+2)宁2=3.5(支)提问:哪种方法是对的,你能通过哪此方法说明你自己的想法?结果,学生通过形象的直观,很快就知道第一种方法是对的,6个人,每个人3支。也就求出木题的正确算法。木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形象直观的方法,让学生能简单明了地受到形象问题的启发,使其的思维受到启迪,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内容。(二)创设问题认知点,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对数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