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员分析与反思

组员分析与反思

ID:43660411

大小:77.1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2

组员分析与反思_第1页
组员分析与反思_第2页
组员分析与反思_第3页
组员分析与反思_第4页
组员分析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员分析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组05-06第一学期微格分析(一)课堂提问技能组员分析与反思(符建)这节课的教学冃标是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问题屮的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这节课我是以问题的形式串联的,用问题的形式來为学生搭脚手架,每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台阶,每一个台阶就是一个支架,讣学生一层层往上爬,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建构。首先支架的起点就是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观看奥运五环、CCTV、KFC,在这个生动的情境下提出三个问题:“以上图标分别表示什么?”“前一个图标与后两个图标在表示方法上有什么区别?”“你认为用字母表示有

2、什么好处?”让学生感受到字母在生活中的广泛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即引入到数学,提出问题:“在数学屮我们曾用字母表示过什么?”此问目的在于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为新知识的建构打下伏笔,引出课题字母表示数。。支架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块就是利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层层深入,在第三个问题在你能用字母表示“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非负数”时学生遇到了一些困难,在处理这个难点时我采用了启发式提问、追踪式提问、比较式提问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讨论、板演、比较分析总结的过程。第四个问题则让学生体会到若这样写下去,写不完,怎么办呢,自然引到要用字

3、母来表示一般规律。儿歌屮的问题贴近七年级学生的经验,进一步体会字母可以表示一般规律。支架的第三个层次就是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后一个图形比前一个图形多几个正方形?”即探究图形变化过程屮的规律,此问让学生在列举的过程中再一次感受到若列举则举不完,迫切需要探究其图形变化的规律,用字母把这种一般规律表示出來。这种迫切感转化为学生的一种内需,学生强烈的感受到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支架的最高层次我以生活中日历中问题呈现,细化为三个小问题,“框出的四个数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对任一这样的方框都成立吗?”“框出的四个数的和可能为32吗?58呢?”《字母表示数》一课的“课堂提问

4、技能”微格分析会上,同行们就我的教学提问发表了许多有思想、有专业水准的建议,既有热情的表扬,也有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一个苹果,交换后,仍然是一个苹果;一个人一种思想,交换后能有两种思想。”这种交流学习方式启发了我的智慧,让我在从“当局者迷”的迷雾中走出,借助“旁观者清”的优势,清楚的看到自己在教学提问上还不够老到,尤其在处理课堂生成情境时不能把握时机适时发问。课堂中的每一幕都可以是绝佳的戏,就看作为导演的我是否能用我的提问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为学生搭建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的问题桥梁。微格教学分析充分呈现了我在提问过程

5、中的优势及不足之处,给了我学习、反思及进步的机会,我从中收获很多。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求更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唯有不停的学习、不断的充电,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追求更完美的课堂、追求更完美的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堵小亚)整个课堂提问清晰、简练、准确,富有逻辑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能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知识设计问题,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能面对学生的生成情景不失时机地提出恰当问题,能激起学生的真正思维。下面我就本节课的具体的几个环节作以下分析:一、引入部分中的提问:1、“你认为第二个与后面的二个在表示方法上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问

6、意明了,表述简洁,从生活中的儿个大家熟悉的事例引入,紧扣了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这个问题也可以再追问:能不能在生活中也举一些例子呢?就更好To二、建构新知识中的提问:2、当学生冋答说“曾用字母表示过路程、速度、时间等”时,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踪式提问。在这里,完全可由学生凭借小学的知识,回答出相关的公式来。3、有理数减法法则部分,当学生冋答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a-b-c=a-(b+c):a-b=a+(~b)时,老师并没有好好分析这个问题,只是一带而过,这样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公式到底是哪一个。其实,可以进行比较式提问:哪个真正

7、反映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追问:什么是减法法则?通过对减法法则的冋答,正确选出答案。而对a-b-c=a-(b+c)应让学生明白这反映了添括号的过程。4、完全平方公式部分,当学生回答出了两种答案吋,老师指着正确的答案问:大家赞同这个观点吗?这种问题问地太浅显,学生的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只是学生揣摩教师的心思投其所好的齐声应付,并非整体性的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学主的不懂,这样的捉问是不好的。(潘银芳)同学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探索问题,符建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图形与字母等标志引入,如果再请同学们口己举一些例子,可能会使同学们的

8、兴趣得到更大的激发,也会产生“为什么老师举这么多例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