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56214
大小:49.6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神學的故事讀後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尙未讀完一部作品之前,就試圖辨認它的歷史神學之重要特徵,是極其冒險的事。但作爲一個正嘗試建構自己認識體系的神學生來說,有些事,也是極其無法等候的。作者在一開始'燥爲真神學的本質'即它的基本任務或目的'定義爲:『教所傳揚與解釋的。會對於救恩與福音的省思;救恩是基督帶來的,而救恩的福音則是第一世紀使徒』<p.31>亦即神學的本質爲「教會對使徒教訓的回應」,這種回應是單向的、被規範的,代表教會對使徒教訓,負冇維護與解釋的責任,而神學是一種忠誠。然而同峙,神學的本質,是教會,這一個歷史的存有,在歷史中所進行的存在行動;所以,教會在面對
2、她的規範者:一個被宣告爲拒絕被歷史相對化的「永恆真理丄峙,即使她所做的僅僅是單向的、被規範的、具有忠誠的回應,卻仍然星一項歷史產物。『優西比烏在《基督教會史》中的說法,正統的基督教教義,實際上並沒有歷史,它一直是永恆真實和自古以來所教導的,只有異端才有歷史。異端在特定時代經過特定宣揚者的標新立異才出現』「在優西比烏的認識裏,只有異端才是歷史產物,甚至是一種「歷史中刻意的做作」。雖然異端看來似乎也是一種回應'但這種回應卻試圖不被規範(同峙也不被它的規範者所期待),它逾矩要求雙向的對話,它聲言以良心(無論是理智性的、道徳性的或宗教性
3、的)來代替忠誠;它更宣告:所謂正統教會的回應(亦即神學的本質)不過具同等的歷史相對性。異端、外教或其他思潮,都自認有權發出這樣的挑戰。『按照PageSmith的警句,只有當傳統喪失了它的權威性,才會求助於歷史』。2當教會遭到其對手試圖將之相對化、甚至邊緣化的危機時'神學才不得不以一種刻意的形式,將自己展示在歷史屮'以澄清、說明它的所是。『對於使徒的信息,並他們指定之询1JaroslavPelikan,TheChristianTradition:AHistoryoftheDevelopmentofDoctrine,(Chicago
4、: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1)屮譯:帕利坎「《査督教傳統:大公傳統的形成》1香港:道風»2002),p.46o2同上。承人的權威,這些挑戰很容易產生混亂與困惑,以致於(使徒繼承人)用正式神學思想回應他們,變成是不可或缺的措施。』(p.32)因此,歷史神學的第二個重要特徵,不得不在歷史中出現。首先,神學的本質,即教會對使徒教訓的回應,是一個被超歷史的存有所規範的歷史存有所必須進行的存在活動,其存有的基礎'是建立在神學從它的規範者所接受而來的範疇命令(CategoricalImperative)
5、:回應我、回應我、再回應我/但是另一方面,神學在歷史屮卻必須有另一種向度的I叫應,亦即面臨敵手以「永恆界在相對界內的代理人戰爭」之名所挑起的叫陣。這種I口I應'並非神學的本質,亦即非神學的基本任務'但卻是神學在歷史之屮,所必然展現的一種彩式。神學的形式,是辯證的:它不像神學的本質,必須是規範下的單向忠誠。然而神學的形式,卻乂是弔詭的:它似乎給予教會一個施展的空間,得以面對由兩個不同向度而來的I口I應要求,一個是它的規範者,一個是它的挑戰者;但是,它卻不能進行正、反、合的辯證程序'因爲這超過它所被授權的範圍。因此'神學的形式,成爲
6、一個極大的試探與陷阱,煎熬著歷世歷代的神學家。神學家面對神學形式的吸力,要不自認能力不足,暫且退至舞台邊緣觀戰;要不奮身投入,但博得滿堂彩的乂有幾人?在神學家的同理心屮,本書作者給予早期神學家的評價是充滿體諒的,回應以一種「動機論」上的善意理解。神學的形式,無可避免會是一種尷尬,是Tentatio(Anfechtung),或許也是一項藝術。巴特面對自己看似無法完成的ChurchDogmatics,表達了『Thereisacertainmerittocmunfinisheddogmatics;itpointstotheeschat
7、ologicalcharacteroftheology彳然而這種體諒,有時卻乂似乎是難以容忍的。當一個世代的神學家們'以集體的方式,表達某一特定的神學形式,並堅持它能蠡神學的本質時,AdFontes的呼聲,又將在鐘擺的另一端響起:『雅典與耶路撒冷到底有何關係?』當神學的形式,由「尷尬」進展到「肯定」時,就必須面對『那不是可以一勞永逸地把握的物中之物,而是…•必須戰戰兢兢地不斷舲聽的聲音』JohnD.Godsey,ReminiscencesofKarlBarth,inThePrincetonSeminaryBulletinvolu
8、mexxiiinumber3,(Princeton:PrincetonTheologicalSeminarr,2002),p.323・5PaulTillich,AHistoryofChriatianThought/NewYork:Harper&Row,197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