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44514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第四章有機栽培之土壤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冇機栽培之土壤管理一、土壤的定義(pl04)土壤是地殼表層具有三向度的獨立變動自然體,其特性是土質鬆軟、厚度不均、色澤不一,其組成分是礦物質、有機質、土壤水分與土壤空氣。二、土壤的功能(pl04)土壤最大的功能,是支撐讓植物的根得以直立,並能供給植物所需的營養成分、水分及氧氣。三、土壤的組成(pl04)1礦物質:來自岩石風化的結果。2•有機質:來自動植物殘體。有機質含量少於20或30%者,稱爲礦質土有機質含量大於2()或3()%者,稱爲有機質土四、土壤質地(pl05)1•土壤質地(Soiltexture)是指土壤粗
2、細的程度或土壤中大小土粒之分布。2•直徑在2公厘以下的粒子才算是真正的土壤粒子,2公厘以上的稱爲石礫3.分爲砂粒(Sand)、坊粒(Silt)及粘粒(Clay)五、土壤肥培管理要考慮的面向(pl08)1•考慮氣候面向之自然條件2•考慮作物面向之需求特性3•考慮土壤面向之性質4•考量有機肥料面向之性質六、土壤肥培管理要考慮之作物面向之需求特性(P108)1溫度2•土壤pH値3•土壤質地4.養分需求5•產量(產量大者養分吸收量大)6淇他特性七、作物之養分需求要考慮的因索有那些?(P109)1•施用量2.各元素比例3•施用時間
3、八、土壤肥培管理要考慮之土壤面向之性質(pl10)1•土壤排水性2•土壤pH値2.土壤電導度(EC)3.土壤有機質4.水分管理九、土壤電導度EC(pill)1•溶於水中的離子'皆可以導電'因此可藉由電導度儀來測定各種離子的導電總和'亦即所謂之「電導度」。2.土壤飽和水電導度(ECe)傳統上使用「毫姆歐/公分」爲單位(mmho/cm)3.全球統一標準單位用S/m‘其中1mmho/cm=1dS/m十、ECe値和植物的關係(pill)0〜1時,對植物之影響大多可忽略。2〜4時,只有敏感作物之生長會受抑制。4〜8時,大多數作物之
4、生長會受抑制。8~16時,只有耐鹽性作物還可生長。>16時,僅少數耐鹽性作物還可生長。H土壤有機質的含量(P112)1•平地一般穀類及果樹作物土壤有機質含量需提高到4〜5%。2.蔬菜作物土壤有機質含量需調至5〜6%3•每提高一千公尺,土壤有機質要增加1.5%o4.也可以將土壤有機質調至3〜4%,再施迫月巴。十二、土壤水分管理(pl12)1・一般蔬菜田可控制土壤水分張力在0.3〜0.5大氣壓,大約比田間容水量少一些。2.穀類可控制土壤水分張力在0.3〜1.0大氣壓。3.果樹在生長旺季可比照穀類作物,在催花期最好保持在0.5
5、大氣壓以上張力。十三、土壤肥培管理要考慮之有機肥料面向之性質(pl13)1•有機肥料之種類2•有機肥料的衛生狀況3•有機肥料之養分含量4•有機肥料之養分供應速率5.注意各種養分施用量之均衡6.有機肥料中不良成分十四、有機肥料之種類(pl13)1.固體有機肥料一通常當作基肥,於種植前施用。固態有機肥之製造應於室內進行。溫度升至60〜70°C時應進行翻堆。經過60天後即可使用。2•液態有機肥料一追肥通常以液態有機肥較佳。十五、有機肥料之養分供應速率(pl14)1•低碳氮比的有機肥料,其礦化速率較快2•高碳氮比其礦化速率較慢。
6、2.有機肥碳氮比低者'肥料殘效低'反之則殘效高。十六、IFOAM「阈際有機農業聯盟」之肥培管理標準1•作物面向1.土壤面向2.肥料面向十七、作物面向(pl16)1•作物及品種之選擇一所有種子及植物材料必須是經有機認證2•作物生產之多樣性一包含豆科植物的多種作物輪作、全年儘可能將土壤以多樣植物作適當的覆蓋。十八、土壤面向(pl⑹1•農叩轉型期之長短2•污染控制3•土壤及水保育十九、農田轉型期之長短(pl17)轉型期之長短會隨著下列兩種情況而冇所不同1•過去土地利用之情形2.農田的生態狀況一年生作物辜少須在其生產週期開始前十
7、二個月達到要求標準,才可獲得有機認證。多年生作物(牧草及乾草除外)須在第一次收穫前至少十八個月達到標準。牧草、乾草及其相關產品經十二個月之有機管理後可獲得認證二十、污染控制(pl17)1•限制重金屬及其他污染物之累積。2•塑膠覆蓋物只能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咸其他聚碳酸鹽(polycarbonates)類產品3•禁止使用多氯化合物(PC)產品二十一、堆肥的價値(P121)1•改善土壤物理性質2•提高土壤肥力二十二、堆肥的形成(pl21)1•微生物:細菌-放線菌、真菌和原生動物接手分解。2•溫度:4〜5天達到45〜
8、60°C。3.pH:最初4〜4.5‘完全腐熟時7〜7.2。二十三、堆肥化過程(P121)1前處理2主醱酵3二次醱酵1.後處理3.貯藏二十四、堆肥化過程前處理(pl23)1•調整含水率(60〜65%)2•調整營養分(C/N=20〜30:1)3調整pH値(pH7.0〜8.0)4•混合均勻5•除去不適成分二十五、決定堆肥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