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识别的研究概述

面孔识别的研究概述

ID:43628310

大小:62.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1

面孔识别的研究概述_第1页
面孔识别的研究概述_第2页
面孔识别的研究概述_第3页
面孔识别的研究概述_第4页
面孔识别的研究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孔识别的研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面孔识别的研究概述■大学语文论文面孔识别的研究概述李彦明(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摘要]面孔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基本信息来源,在社会交往和适应环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面孔识别的有关机制及目前关于面积识别的相关研究。[关键词]lil孔识别;视觉加工通路;认知机制;ERP硏究;眼动硏究[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1-0071-02面孔作为一种非语言性刺激,是人类生活和交流中最显著的外部特征,可以提供许多信息,如性别、年龄和

2、个体特征等,所以面孔识别已经成为适应环境和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在人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科学技术的进步及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对面孔识别的硏究,使其有了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吸引了众多其他学科的关注,如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也加快了对其脑机制的研究;目前对面孔识别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研究活跃的领域。一、视觉加工的两大通路人类认识外在世界的信息大约80%是通过视觉提供的。因而对于视觉加工脑机制的硏究,是了解人脑信息加工、脑高级功能机制的重要途径。人类的视觉信息通过眼睛首先到达视网

3、膜,然后变换神经元,并经外侧膝状体到达大脑皮质的纹状区。在纹状区内,不同部位的神经元模块分别分析视觉的运动、方向、颜色、双眼视差和空间频率等个别属性的信息。这些不同的信息在外侧纹区进行总体分析、整合。昂格莱和米什金在1982年根据当时的研究成果,提岀大脑皮质存在两条视觉通路:一是位于大脑腹侧的枕颖通路(occipitotempralpathway),二是位于大脑顶部的枕顶通路(occipitoparietallpathway)o前者的功能主要是对客观物体的识别,并加工、辨别物体特点。而后者主要与物体的空间关系、

4、空间运动有关。硏究发现,在认知过程中两条通路的功能具有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在解剖上,已经发现背侧通路间存在神经联系,例如腹侧通路接受一定量的背侧通路的V3、MT纤维的投射,这是其分工合作的解剖基础。在功能上z维迪萨嘉于2001年提岀了两条通路之间交互作用的模型。认为,视觉刺激首先由背侧通路通过进行前注意性质的定位,即确定加工的对象,将此信息给予腹侧通路,腹侧通路才开始对刺激物的细节进行加工。所以背侧通路对腹侧通路具有导向作用。二面孔识别的Bruce-Young模型面孔识别的认知模型中目前影响最大的是Bruce-Y

5、oung模型。该模型认为z对于陌生和非陌生面孔z都要经历以下两个编码过程。第一阶段是面孔结构编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作用就是对面孔的结构进行编码,是我们每个人见到面孔时的第一处理阶段,主要包括静态的图形编码以及动态的结构编码。第二阶段则包含两条独立的通道:第一条通道是视觉加工通道(陌生面孔的加工),包含视觉直接加工和表情分析2个平行的处理单元,其中视觉直接加工仅对面孔的年龄、性别和种族等特征进行加工,而未达面孔认识之程度,对于面孔失认症病人来说,他们能够将面孔的性别和种族进行区分,这就说明存在视觉的直接加工,而

6、表情分析阶段则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对表情进行加工,属于自动的加工,无需意识努力,无需注意的参与;第二条通道与面孔识别有关,其过程是:首先根据对一阶段得到的信息,做岀〃这是我认识的面孔〃的判断,之后激活个体特征,最后通过加工获得名字信息。三、面孔识别的相关硏究(一)面孑UR别的ERP研究目前,对面孔识别ERP方面的研究发现,在刺激呈现后130ms-200ms记录到的并在160ms〜170ms时达到峰值的一种脑电负成分N170,其岀现的位置主要分布于大脑颖枕区电极上。孙天义在其硏究中使用面孔作为刺激材料采用ERP技术,

7、硏究了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表明,所有被试都岀现明显的面孔识别特异性颖枕负成分N170。在彭小虎和王国锋的使用面孔作为刺激材料,要求被试学习并再认的ERP硏究中发现,N170既能反映面孔的结构编码,同时也反映了视觉直接加工等其他加工单元。[1]438・443其他研究者在研究面孔识别的其他方面中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BentinJtierTayloGRossion^ebai^oirou^BernardXalonde相继硏究了面孔倒置现象,结果发现,倒置的面孔也可诱发一个波幅增大的N170成分,而对于其

8、他非面孔的倒置刺激则不存在这种现象。这种由面孔倒置现象被称为电生理学上的〃面孔倒置效应〃,这一成分被认为是对面孔刺激特异性的反映。后来,LiqHiguchLMarant乙Kanwisher也进行了类似的硏究,发现确实存在这一现象。Eimer发现,在面孔识别过程中,脸颊和后脑勺的N170波幅明显比1=1孔的正面或侧面小,这就说明N170对面孔结构的完整较敏感。同样z在对缺乏少内部特征的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