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高职生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ID:43624262

大小:2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高职生德育教育策略探究_第1页
高职生德育教育策略探究_第2页
高职生德育教育策略探究_第3页
高职生德育教育策略探究_第4页
高职生德育教育策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生德育教育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生德育教育策略探究摘要:高职生德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德育教育是使高职生热爱社会、热爱祖国,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必由之路。关键词:高职生德育教育教育策略高职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根据他们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德育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所以,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是公共政治课的重要课题。一、高职生心理和年龄特征人的思想和心理特征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文化经验的积累和文化心理的培养,确立价值观念。然而,我国高职学生是在高等

2、学校统一招生体制下相对在各个方面较弱的一个群体,他们普遍具有如下特征:时代感强,责任感弱,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参与意识强,是非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较强,承受能力弱;注重实惠,缺乏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心理问题较多,等等。根据高职生心理和年龄特征,其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大学德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径,它在人的整体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德育能够制约人的社会化方向,德育的核心作用在于促使人逐渐习惯社会角色和规范,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德育可以满足高职生自我完善的需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能够获得精神上的幸福与满足,而且能促进高职生的智能发

3、展。除此之外,德育还可以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高职生的心理健康与个体的心境、情绪直接相关,而高职生的心境、情绪又与其所思、所得、所失有着密切联系。为此,德育能培养高职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高职生德育教育的原则为了适应高职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发展规律,在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高职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采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即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原则,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合理事实、合理分析、榜样示范、环境熏陶等方式,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分辨善恶的

4、能力。还要遵循教育和管理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结合原则。教育者要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采用激励和奖励方式。对于有错误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整体化、系统化教育优势,努力发掘、形成和优化系统的活动载体,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使思想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形式,立体化地落实到各个层面,在人的天赋条件的基础上,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促进个体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三、高职生德育教育策略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教育策略,教育者要选择能够发挥自身特长的德育方法,尽

5、可能避免为使用新颖方法而选择方法,那样很可能因自身条件不足而为方法所累。就高职生而言,要考虑受教学生及其群体道德发展水平,身心发展实际,兴趣、个性、特长等,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高职生德育策略要用简单的方法取得较大的正面成效,避免产生不良作用,将负效应控制在最低程度。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语言说理法。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高职生阐述政治、思想、道德行为等原理、准则和规范。提高学生品德认识。通过德育课程、时事政策报告、政治法纪课题讲座提高他们对思想品德的认识。感染熏陶法。通过事实、典型人物和情境等对学生进行说理、引导、熏陶和感化,使他们获得直接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规范的经

6、验,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健康的品德情感的方法。高职生的心理较敏感,要对他们在适当的环境下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特点是要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实践锻炼法。通过具体的行为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训练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如学生守则、行为规范、食堂规范、图书馆规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培养优良思想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整体作用,培养他们知行结合、言行一致的良好品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对于高职生来说,要通过课外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等实施教育。总而言之,高职生德

7、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德育教育是使高职生热爱社会、热爱祖国,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必由之路。参考文献:[1]陈遵沂•让哲学走进人们心中[N]•人民日报,2005-11-25.[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1]王霞林•现代化建设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支撑[N].人民日报,2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