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识德育建设

【精品】浅识德育建设

ID:43604358

大小:2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1

【精品】浅识德育建设_第1页
【精品】浅识德育建设_第2页
【精品】浅识德育建设_第3页
【精品】浅识德育建设_第4页
【精品】浅识德育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浅识德育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识德育建设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德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校的徳育管理。为了通过有效的管理形式,形成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潜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发扬我国传统美德,发挥三生教育的作用,从而提高徳育质量,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德育建设。关键词:德育学校美德三生教育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徳教育

2、、政治教育、法纪教育、个性心理教育以及品德能力教育等,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徳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休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

3、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邓小平同志则强调了我国教育的方向,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ti此可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历来都是我国十分重视的重大问题,同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4、和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德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校的德育管理。因此,必须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和重要地位,走出重智育、轻徳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恶圈,切实加强学校徳育工作。那么如何来做好徳育建设呢?我谈谈我的几点浅识。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过去我们对于校园中德育活动范畴的认识,常陷入这样一种误区:它仅指那些课堂教学以外的专门组织的活动,如升国旗、少先队活动、学雷锋做好事等等。这些确实是必要的德育活动,但如果仅限于此,那我们实际上就等于放弃

5、了德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德育活动不和学生的主耍实践活——课堂学习相结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德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恐怕也将使我们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我们应始终坚持教学活动就是德育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其次,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

6、渠道。而课堂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在课堂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语文、政治到历史、地理,众多的学科内容中渗透着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间段的多种多样的精神粮食,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课堂教育的组织者——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学过程屮,以教材作内容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有意识的诱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同时,增强教师育人观念,在推行德育首任制的同时,强调学校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不懈地抓好德育教育工作。再次,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完成认识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与“听众”。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它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有着巨大潜力的人的

8、存在。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课堂教学目的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