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02816
大小:31.6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1
《【精品】观课议课的误区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观课议课的误区及对策任丘一中李春燕摘要:目前,我们学校观课议课主要存在三大误区,即“一身轻松”进课堂,“随心所欲”下定论;“口是心非”偏重心,“目中无生”急功利;“生态课堂”遭破坏,“有效教学”来掩盖。采取的相应对策有三方面:一是课前有的放矢,观议胸有成竹;二是过程结果并重,实现“以生为本”;三是崇尚“和谐共长”,追求“生态课堂”。关键词:观课议课误区对策课的“听和评”改成“观和议”,绝不是故弄玄虚的词语游戏,而是基于对课堂教学不断研究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观课议课”本质上是一种研修活动:“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
2、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是对话和反思,议课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谋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从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来看,观课议课理所当然的成为主渠道,然而,践行中我们发现观课议课活动存在一定的偏颇,若不改进,势必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与思考谈谈观课议课的误区及对策,以期和同行们交流,提升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指数。误区一:“一身轻松”进课堂,“随心所欲”下定论。在长期的观课议课活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
3、校领导或者教师在观课议课前都很少有先熟悉执教者上课所涉及的课标、教材及教学目标、重难点,也很少课前与教师谈话,了解教师上课的具体环节、设计理念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领导和教学一线教师工作都比较繁忙,观课议课虽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但也不免在教师原有工作量的基础上加重了工作负担,加之开展活动本身具有各种因素的不便捷性,导致操作性不强。但是我们在平时的观课议课活各种现象。如在前不久我们举行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和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活动,在层层选拔的过程中,有专门的评委观课议课,也有很多跨学科教师怀着好奇的心情一起观课议课,但是在其过程中,有一些
4、教师就很“真诚”又无奈的说:动中却明显感觉到为不了解而在研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说实话,这节课我没听懂";还有一些在议课时比较盲目,要么统而笼之,要么隔靴搔痒,缺乏有效性。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教师不了解这些课程的编排结构,学科性质、特点及课标要求,迫于无奈只有从自己的视角或熟悉学科的标准为出发点去议,结果只能是有劲使得不在点子上。执教教师有苦难言,竭力争辩吧,有不敬之嫌;保持沉默吧,实在是憋屈得慌。矛盾之中,有逆反心理的在心里嘀咕:“你来上试试!”逆来顺受的也只有背憨了。长此以往,我们一些弱势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必将受阻,这些学科专业教师的成长
5、动力也会大打折扣。误区二:“口是心非”偏重心,“目中无生”急功利。若拿“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考我们的教师,几乎没有谁不知道,然而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又是什么样子?在长年的四处观课议课中,常不经意的听到有教师这么说:“这节课学生配合得好!”或是“这个班的学生基础怎么这么差,学生没配合好,教学效果不理想”等之类的话。让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教师为什么而教书?是为自己吗,当然不是!教师这个职业是因学生而存在的,那就是为学生而服务的!既然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不存在学生配合老师这一说法。学生是有思想的发展中的人,不是按程序运转的机器,因此不论遇
6、到什么样的学生,教师要做的是不断在预设与生成中调控课堂,使其最优化,而不是依照教学预设去“俘虏”学生。若不改变这种思想定位,我们将走进教学的死胡同,教学也将失去真正的主体。在一次信息技术课上,我们很多观课者对教师的导课、讲解、演示,甚至后面的拓展环节都颇感兴趣,就是在中间15分钟学生练习时间里无所事事,感到百无聊赖。议课时还提出能否把学生练习的时间再压缩,以免“冷场”时间过长,影响评委心理,最后在分数上吃亏。乍一听好像还有那么点道理,但是仔细想想,难道我们的教育教学为了一点功利就要这么悲哀的被迫“整容”吗?课是给学生上的还是给评委上的?我们观
7、课者为什么把教学的重心不放在学生身上,为什么不去关注学生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学生到底需要多长时间练习,执教教师说练习时间仓促了,而观课者却说时间过长,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把目光集中在学生身上。我们应该为“走进课堂而没有走近学生”而汗颜啊!误区三:“生态课堂”遭破坏,“有效教学”来掩盖。生态课堂追求的效率不是“单位时间内传授知识的量”,而是“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与状态”,是学生发展的最大化。生态课堂既要看教学行为的“效果”,更要看这个效果是否“有益”,要看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否发挥着永远的影响,要看获得效果的过程与方
8、法是否科学与道德。我们在联片教研活动中听了一些带有功利性的“作秀”课,最常见的现象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不到位的前提下,学生“悟性”离谱的高,教学过程异常的顺利,教学效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