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趋势_理论法学论文

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趋势_理论法学论文

ID:43593563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趋势_理论法学论文_第1页
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趋势_理论法学论文_第2页
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趋势_理论法学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趋势_理论法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趋势摘要:罗马法上有关人法的规定対后世二元民事主体制度的形成产牛了重要的影响。从民事主体的发展对知,现代民事主体结构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走的是一条逐步扩张的道路。关键词:罗马法;人法;民事主体制度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8-0024-02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罗马法时期、近代再到当代这样一个历程。罗马法中的主体制度是一种受限的个人主体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它是等级、身份的彖征,但它毕竟对示世产生了很人的彩响,近现代有关自然人和法人制度的规定都可以在罗马法屮找到它的雏形。

2、罗马法以其理性的思维和抽象的方法,确立了民事主体的一元结构。罗马法在其法典屮使用T"Persona^(“人”、“人格”、“面具”)这一概念,但罗马法中没有权利能力的概念,也没冇法人的概念。不过,罗马法却承认一些社会团体的利益,虽然这些团体在法律上没冇以主休的形式加以确立,但却以“人格体”的姿态出现,得到了法律的保护。所以说,罗马法对示世影响最人的就是它的人格学说,即人与人格的相分离。也就是说,民事主体制度在它的发展初期,只对自然人冇意义。以《法国民法典》和《徳国民法典》为标店的近代民法确立了自然人与法人并立的二元主体结构制度,但民事主体制度的发

3、展似乎并没有就此停止,它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新烈的民事主体开始崭露头脚,使得民事主体结构呈现出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一、第三民事主体对“二元结构,啲挑战所谓“第三民事主体"即是传统的自然人、法人两大民事主体Z外的其他民事主体,诸如合伙等非法人团体。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首次承认法人的民事主体地位,但并不承认非法人团休(合伙)的法律地位,将这些非法人团体称为“无权利能力社团”,①认为它们既没有独立于合伙人的意思机关、代表机关、执行机关,也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与独立的责任,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民

4、事主体。而1804年《法国民法典》虽然仅冇自然人的规定,但经后来的修正,不仅承认了法人的民事主体地位,英至把合伙也视为法人的一种。这种“过火”的规定,一方面,常被人用來引证合伙为独立民事主体资格的范例,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在内容上的稳定性及在逻辑上的自足性[1].英美法国家并不赞同人陆法国家由法概念演绎岀来的二元结构,他们更注重法的实用性。因而,法律观念中充满了创造精神。如在大陆法国家,讲企业形态的法定主义,不符合法定形态的组织不能取得主体资格。而在英美法国家,不讲企业形态的法定主义,法律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创造

5、。这正印证了庞徳所说的法律不是逻辑,而是活的生活的格言。尤其是在美国,合伙的各种形式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在大陆法国家是无法想彖的。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正如法人之所以成为不同于自然人的民事主体一样,在理论上合伙也应当有自己合法的身份,当理论上暂时尚不能给出一个圆满的解释Z前,将合伙依附于法人而成为民事主体的做法还是值得称道的。合伙的事例说明了一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但这一现彖也预示着民事主体的二元结构内部开始产生了分化。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德国法院为何通过司法解释,回避了民法典中不承认非法人团体民事地位的规定,而赋予其民事主

6、体资格的原因,同吋,对学理上提出的“合伙为第三民事主体''的观点也不会感到A意外。笔者认为,以合伙为代表的第三类主体,虽然不能独立厚冇权利,承担义务,但这与其主体地位无关,法律地位与责任是亳不相关的事情。不过,合伙的地位在现代社会已被各国承认,赋予合伙以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已成为当代立法的趋势。二、主体呈现新的特征1.从抽彖的主体到具体的主体。抽象人格理论是西方民事主体制度的重要理论棊石,它有近代和现代之分。近代意义的抽象人格就是从各种不平等的多样性的主体——具体人格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法律人格,即近代意义上的权利能力。这种权利能力纯粹是一种理念,是

7、机会平等、资格平等的理念,而人与人的差别性和结果不平等性都被这一抽彖理念面纱所遮掩。受这种思想的彩响,近现代民法无一例外地将抽象人格赋予每一个有生命的人、法人、其他组织终生亨有,且非因死亡或终止而不可剥夺、让渡或继承。随着垄断、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的出现,现代西方抽彖人格论扬弃了近代抽象人格论,建立了适应社会新变化的新型的抽彖人格制度,也即现代意义上的抽彖人格论,即在抽彖人格的基础上,兼顾消费者、雇工、妇女、儿童等弱者的具体人格,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些具体人格的特殊保护,从而追求实际的社会平等,这种倾向一言以蔽之,即民法中的“人的再发现或复归的方向

8、”[2].Z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每个人的行为能力、经济能力、身体状况等都有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在立法执法屮兼顾诸如消费者、未成年人、残疾人、劳动者等具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