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88861
大小:28.2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毕艳萍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生命生活回归科学课程的教学综述和平小学毕艳萍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回首思考我一学期短暂的教学生涯,充满了酸甜苦辣,感触颇多。我并不是一位专业的科学教师,面对着生分的课本,我只有一脸的茫然和举手无措。幸好有张校长提出的“三九”教学模式,是这个教学法引领着我不断的成长与发展,使我教学有法,有章可循。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感自己知识面的匮乏。为此,我在这个寒假认真研读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现就我的点滴体会和大家共同分享。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课、常识课也发展成为了科学课。它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从单一地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活动有机地整合了三维
2、目标,即“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课的特点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科学课学习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实践活动。因此,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探究活动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谈体会。一、课堂教学的生活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小学科学课程还应是综合性和经验性的课程。”说明科学课程提倡课堂教学生活化,即教学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科学课的教学要联系学生的实际,让教学回
3、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教育即生活”和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因为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课堂。只有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才是具有珍贵价值的教学,接纳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回归生活。首先要让科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引入趣意盎然的课堂教学,让凝固的科学变为生动的科学。在课堂上教学素材可以是来自
4、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可以是教师设置的生活情境。通过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实例进行探究。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调查家里用电器的数量,调查一天所吃食物的种类,为自己安排一顿营养晚餐,观察同学老师研究人相貌的差异,校园植物等等。其次,让学生亲身参与,设置生活化题材,使学生形成乐于学科学的态度。生活中的学习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在学习《杠杆》一节前,可以预先让学生去接触、观察、运用有关杠杆的家
5、庭物品。如筷子、不同形状的剪刀、指甲钳、开瓶器等。在生活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提出:这些用具有何共同特点?让学生自己来体验哪种杠杆省力,哪种杠杆费力。最后,课堂上联系的生活素材宜少不宜多。少而精的生活素材使主题比较明确,课堂理论能比较好的与生活主题相融合,减少因素材的改变而思维过于跳跃,选取的生活素材也宜深不宜浅,主旨素材应当在深度上要有可挖性,广度上应有延展性。教学形式可采用如下方式:(一)解释生活现象,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把课堂中的科学与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链接,可以使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学生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去解释未知的生活现象。不仅能让
6、学生理解现象,对理解本身也能起到促进作用。比如说盘山S形公路运用了什么原理,为什么赵州桥是拱形建筑等等。(二)解决生活问题,感受科学知识的价值。当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科学方法以后就可以解决很多课前认为无法解决的生活难题。这时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一试身手的机会,让学生在解决难题中感受到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了“形状与结构”这一单元,知道铁塔的框架结果,悬索大桥等。当科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科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脱离生活的科学是“不完整的科学”。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使科学走近学生的生活,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使学
7、生在具体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中逐步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科学的力量。二、课堂教学的发展性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探究的开放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的活动中,实验探究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材料、方法、结论越开放,学生越有进行创新的条件、环境和空间,就越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发展性。1、开放实验材料。一是教师要提供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实验材料供学生选择。二是实验材料
8、的摆放不要只局限于实验桌,可以摆放在教室的四周,这样,就避免了过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