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资料:专题11 中国思想发展史

高考复习资料:专题11 中国思想发展史

ID:43559234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0

高考复习资料:专题11 中国思想发展史_第1页
高考复习资料:专题11 中国思想发展史_第2页
高考复习资料:专题11 中国思想发展史_第3页
高考复习资料:专题11 中国思想发展史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资料:专题11 中国思想发展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无忧jiaoxue5u.taobao.com您身边的教学资源专家!高考历史新专题教学设计11:中国思想发展史高考历史新专题教学设计——专题11 中国思想发展史  专题复习目标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了解佛教思想和道家思想对儒学思想发展的影响。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

2、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中国化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了解三民主义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概述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专题线索梳理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近代时期,在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下,产生了几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影响我国。

3、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主要包括老庄与道家、孔孟与儒家、墨翟与墨家、韩非子与法家等各派主要思想及其特点。  认识:(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实质及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动,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论上的重新认识;诸子百家争鸣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的、现实的问题斗争的反映;各个国家的政治变革与相互竞争也需要理论指导;“学在官府”打包课件教案学案试题素材下载jiaoxue5u.taobao.com优质课视频教学无忧jiaoxue5u.ta

4、obao.com您身边的教学资源专家!局面的打破,使聚徒讲学之风大盛,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天文学的发展,为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论据,使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百家争鸣”实际上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中的必然反映。“百家争鸣”的出现,促进学术文化的繁荣,开创了思辨、讨论的学术风气,形成了一系列哲学流派,影响了后世文化的发展;各派学说,为不同阶级、阶层服务,各取所需,有的成为诸侯国改革变法、立国发展的理论基石;“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

5、改革变法的前奏,又促进了社会变革的进一步发展。  (2)儒、法、道家思想的特点:这三派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倡法治和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互补性,分别适用不同的情况。事实上到了汉武帝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均采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统治模式,影响深远。  2.传统中国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春秋末期产生,战国时期初步发展,两汉时期官方化、经学化、神学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与玄、

6、释、道教相互批驳与相互渗透,宋元明清时期理学化,至五四运动受到严厉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  认识:(1)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学之所以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为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宣扬天命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宣传忠孝,严格等级次序;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些都是一切剥削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共同需要的思想武器,在根本上都是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的入世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面目。特别是汉代的

7、儒学,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并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制造了君权神授,“天不变,道也不变”的理论,以神权论证君权,以天道论证人道,使儒学长期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哲学。另外,儒家也是在同佛教、道教纷争、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儒家为了丰富自己的哲学,在批评佛、道两教的同时,也充分吸取它们当中对自己有用的思想资料,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哲学体系。宋明理学既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同时它又保持自身的根本特质和立场。  (2)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

8、和保护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