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56008
大小:1.03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0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观潮(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8观潮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第2课时)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1.下面对于课文第一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A.“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这句话的大意是:“当潮水从入海口涌起时,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样连天涌来”。B.这段文字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了描绘,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C.“既望”是阴历每个月的十四日。D.仅,几乎。际天,连接着天。沃日,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辅导练习提示:这道题可组织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法探讨1.除了生字外,要注意常用词的教
2、学,如江干、倏尔、方等。2.可由观看钱塘江潮的录像导入课文,建立学生的直观印象。3.对于南宋的情况要稍作介绍,如首都是在临安,迎潮前有水军演习等风俗等。4.本文的修辞手法仍是教学不可忽视的知识点。 参考资料 1.“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这篇文章就是描写南宋钱塘潮的壮观和观潮的盛大场面。本文用精炼传神的笔墨分别刻画了海潮的恢宏气势、南宋水军的演习、吴中健儿弄潮的场面和观潮的人群。2.本文结构得当,语言精炼。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气象宏大,场面众多,但这篇短文写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可见作者结构的精巧,写作手法、语言的精炼传神。作者以
3、海潮为主线,写景记事相结合,正写反衬互为表里,用语简洁准确。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文中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引用、白描等也为文章增色不少。(1)海潮初至海门,“仅如银线”,以“银线”为喻,显示了作者远眺所见之景(长境头),同时也写出了潮来之前的情境。“玉城雪岭”彰显海潮颜色之白声势之大,也紧扣银字;“际天而来”“吞天沃日”,两句笔力雄浑,略有夸张,形象真切,恢宏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矣!(2)作者所选的第二个场景是水军演习,所写之物有船、人,而这些都是在水中进行的。“声如崩山”喻“水爆”威力之大,之后到“随波而逝”,作者突然顿笔。而这一段的
4、叙述也为吴中健儿的出场做了铺垫,是一种暗托的手法。(3)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弄潮儿的娴熟水性的。先是用一系列的动词作正面的刻画,这些已经将弄潮儿的英姿活灵活现地写出来了,可作者还嫌不够。他巧妙地选择了一个道具“彩旗”,“旗尾略不沾湿”实在是举重若轻之笔,有四两拨千金之妙。(4)最后一段明写观潮场面之盛大,暗写江潮之美(若非海潮壮观,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看呢?)。这是烘托手法的运用。3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