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戏班的人类学探析

民间戏班的人类学探析

ID:43555781

大小:6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0

民间戏班的人类学探析_第1页
民间戏班的人类学探析_第2页
民间戏班的人类学探析_第3页
民间戏班的人类学探析_第4页
民间戏班的人类学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间戏班的人类学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间戏班的人类学探析——以广西全州县红洲农民“鸳鸯”戏班为个案宾昕(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6)[摘要]广西全州县红洲农民“鸳鸯”戏班是一个既演桂剧又唱彩调的民间演艺群体,对地方戏剧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笔者基于两年的戏班演出现场考察,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客观描述民间戏班的形成与发展、内部构成、经济动作,并揭示戏班与民间信仰、人生仪礼习俗的互动依存关系,从而展现民间戏班强大的草根生命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关键词]“鸳鸯”戏班内部构成经济运作民间仰信与仪礼习俗[中图分类号]I207[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InnovationProjectofGuangxiGraduateEducation)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10106020501M79作者简介:宾昕(1975——),女,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批评研究。广西桂林541006引言过去对戏班及演出活动的人类学考察与记录较之于剧本与音乐等艺术研究极为薄弱,这种没有把戏剧演出者以及戏班置于特殊显要位置的研究必然造成戏剧研究的片面性与局限性。20世纪30年代,

3、齐如山的《戏班》成为戏班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的开山之祖,作者对北京京剧戏班的生存状况作了翔实的记录,这“是有关中国戏班以及演出状况最早、也是最可靠的一份文献。”傅谨《草根的力量》,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人类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在中国的研究与发展,戏班的人类学考察逐步升温,众多的研究论文与专著使戏班研究呈现一派勃勃生机。如张发颖的《中国戏班史》(1991),作者按编年史的顺序从乐户制度、教坊勾栏戏馆、戏班组织与演出活动及其与艺术生产的关系等全视角建构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地论述戏曲

4、班社发展的历史”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页。;新世纪以来,傅谨先生的《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和研究》(2001)颇受关注。本书作者基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渐江台州地区复苏的20多个民间戏班所进行的长达8年的戏班跟踪考察,详细地描述了台州戏班的历史与现状、戏班的内部构成、经济动作、演出剧目与演出形式,揭示了民间戏班拥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渊源。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它不仅研究不同种族的起源及其不同的生活习性、宗教活动、语言艺术,更要研究有史以来直到今天在工业世界的城市或

5、农村里生活的人们及其族群。戏班是一个独特的人类演艺群体,它既要以演出戏剧为谋生手段,又承载着某一剧种或多个剧种传承与传播而进行舞台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历史使命。戏班的生存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族群流动等密不可分。因此,本文突破单一的审美视角,以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视角与研究方法对活跃于湘桂交界的全州县红洲农民“鸳鸯”戏班的生存方式进行了全面的透析。一、红洲农民“鸳鸯”戏班的形成与发展桂剧与彩调是广西桂北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桂剧形成于明末清初,关于桂剧的起源,多数学者认为“桂剧发韧于祁剧,是祁剧的蜕变,”莫一庸《桂

6、剧之产生及其演变》见《建设研究》(月刊)1940年9月第四卷第一期。“桂剧来源于徽调,是徽班在广西落地生根后的产物。”焦菊隐《桂剧之整理与改进》。载《建设研究》(月刊)1940年1月第二卷第五期。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曾指出:“桂剧的底子是徽班戏,以后又与祁阳戏结合成了现在的形式。”欧阳予倩《百花齐放中的桂剧》,见《一得余抄》第33页。彩调形成于清代中叶,是在广西民间歌舞和说唱文学的基础上结合了湖南花鼓戏的艺术元素而产生的。关于彩调的起源,学界也有的“影响说”与“移植说”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西卷)

7、》.1995年版。“影响说”认为彩调剧产生于广西本土,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外来文艺因素特别是受到湖南花鼓戏的影响,发展成为今天的彩调剧;“移植说”认为彩调由北来移置,即由湖南的花鼓戏艺人在走乡串演时来到广西桂北,由艺人传播、吸收广西当地的艺术元素而形成了新的剧种。清代中叶,湖南移民大量流徙桂北各县,由擅演调子(湖南南部花鼓戏的别称)的泥水、瓦、木、铁匠来广西农村游乡营生,于业余时间教馆,演调而传入广西的。在流传期间又吸收了广西桂北民间的山歌、小调而予丰富、补充,约于清末民初,形成了源于花鼓而又有别于花鼓的彩调

8、剧。。桂剧高亢、悲壮,做工细腻,多为武剧,而彩调清新鲜活,富有生活色彩。关于“鸳鸯”戏班的形成,文献记载上有三种说法:一是审美变形。民国三年(1914年)至1927年,彩调从农村进入桂林城,很快在城市里兴盛起来。这期间,为了适应市民的审美消费需求,彩调与桂剧进行艺术审美变形,桂剧融进了彩调的表演动作,而彩调采用了桂剧的装扮,因而出现了既演桂剧又唱彩调的“鸳鸯”戏班(或称阴阳班);二是禁唱花调。彩调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