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名词解释和图片说明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名词解释和图片说明

ID:43539793

大小:727.8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10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名词解释和图片说明_第1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名词解释和图片说明_第2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名词解释和图片说明_第3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名词解释和图片说明_第4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名词解释和图片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名词解释和图片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三皇五帝】三皇五帝,含义有二:1・指历史人物。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彩、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曝(伏羲)、炎帝、黄帝、少曝(少昊)、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昊(白皋)、颛顼、高辛(帝轡)、尧、舜。秦国原有四帝(口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仅是原始社会屮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人

2、民则把他们敬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2•指历史时期。即“三皇五帝时代”,又称“上古时代”、“远古时代”或“神话时代”。也可以简称为“三皇五帝”。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近现代考古发现了大量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龙山文化遗址,证明三皇五帝时期确实存在。2.【禅让制】禅让制(「禅拼音:shan),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就是这种制度。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

3、之名,行夺权之实的。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3.【王位世袭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根据血缘宗亲原则在家族内部传承的制度。一般来讲,有两种形式,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一般认为夏朝开启了王位世袭制度。皇帝制度出现后,则为皇位世袭制。4.【内外服制度】商朝时期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形式相对中央集权制度松散。内服是指王畿以内地区,由商王直接控制;外服是商国周围的大小方国,其首领为侯、伯。商朝内外服Z间没有建

4、立隶属关系。内外服制度下,国家不过是松散的方国联盟。5.【封建】封邦建国占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该区域内建立邦国。相传黄帝为封建之始,至周制度始备。该词条同分封制。6.【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

5、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1.【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爵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嫡长继承制在夏朝、商朝时

6、期已经萌发,至周代立国而正式确立。嫡长继承制因其继承人选的确定性有利于减少纷争、稳固家业,因此周朝以后延续两千多年的各个朝代大多严格遵循嫡长继承制來制定继承法,和选立储君。&【大宗小宗】西周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严格的等级关系,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是为了处理嫡长子和他的庶兄弟Z间的关系而立正妻所生的长子为嫡子,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因此,周天子既是天下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享有主祭的权利。被分封的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为小宗,但在其封国内又为大宗,其权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庶子被分

7、封为卿、大夫、士,士的长子为士,庶子为平民。”大宗和小宗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屈关系。9.【礼乐制度】西周开创,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Z间要有明显的差别。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趋于瓦解。天下为私10.【天下为私】是与天下为公相对而说的。《礼记.礼运篇》有一段记载,概述了夏禹前后发生的变化,说禹之前的社会情况是:「大道之行也,天

8、下为公」。但讲到禹之后的社会情况时则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说原始公社制度解体了,天下的财产成了一家的私产。天子Z位传子而不传贤,并由子孙來承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人们建造城市来保护财产,制定礼教与法规以维护社会秩序。土地成了私有财产,还蓄养谋臣武士作爪牙,为谋私利,争夺与革命成了不可避免的现彖。这一段文字,相当形彖地反映了因私有制的出现而给当时的社会制度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并导致新制度的建立及人与人关系发生的根本变化。这段记载把两种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