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22404
大小:620.00 KB
页数:92页
时间:2019-10-09
《乳腺癌最全面的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乳腺癌概述乳腺癌(breastcancer)是乳腺导管和乳腺小叶上皮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以乳腺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现乳腺癌,死亡50万例。在我国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乳腺癌发病率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北美、西欧、北欧是乳腺癌的高发区,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美国近年统计发病率维持在110/10万左右,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属低发区。概述流行病学提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正逐渐上升且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沪
2、、京、津等大城市,据有关资料统计,上海1993年为27.l/10万,北京1990-1991年为25.7/10万。我国妇女乳腺癌年死亡率为6-11/10万。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为男性的近百倍,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有资料显示,25岁以内仅占发病总数的0.2%,40-60岁占发病总数的90%,45-55岁上升幅度较大,为高发年龄段。乳腺癌属中医“乳岩”范畴,中医文献中的“石痈”也包括乳腺癌。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乳腺癌病因尚未明了,但与下列因素有关:(1)内分泌因素乳腺癌在25岁以下女性极少见,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
3、渐上升,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5-55岁,之后仍然维持较高的发病率,可能与年长者雌酮含量升高有关,而雌酮及雌二醇与乳腺癌发病直接相关。长期服用雌激素会增加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月经初潮年龄较早、绝经年龄较晚均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性。(2)生育因素未生育或初产年龄大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长期哺乳可使患乳腺癌的风险性下降。(3)遗传因素乳腺癌有家族聚集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据有关资料提示,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其发病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4)乳腺良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乳腺小叶上皮重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有患乳
4、腺癌的可能性。(5)饮食因素性高脂肪饮食可使外周组织来源的雌激素合成增多而加大乳腺癌的危险性。(6)地区因素北美、西欧、北欧地区乳腺癌发病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从低发地区移居到高发地区后,第二、三代移民的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可能与移民地的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有关。(7)电离辐射胸部名次小剂量或一次大剂量暴露于放射线下,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升高。日本广岛遭受原子弹袭击后,乳腺癌发病率增加,发病年龄也提前。(8)其他因素肥胖、环境污染、经常吸烟饮酒、精神长期紧张或压抑等,均可能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病理乳腺癌有多种病
5、理分型方法,目前多采用以下分型:(1)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穿破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末穿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Paget’s病)未伴发浸润者。(2)早期浸润性癌癌细胞穿破基底膜开始向问质浸润,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穿破导管壁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向间质浸润,但局限于小叶内)。(3)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较少见,占乳腺癌的0.39%)、腺样囊性癌(罕见,不足全部乳腺癌的0.1%)、髓样癌(伴淋巴
6、细胞浸润,占全部乳腺癌的5%-7%)、小管癌(为高分化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1%,肿块体积小,大部分直径小于2cm)、黏液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3%,以丰富的教液分泌为特点)、大汗腺样癌(癌细胞形态上类似大汗腺化生细胞,占全部乳腺癌的1%左右)、鳞状细胞癌、Paget’s病等。(4)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等。该型占乳腺癌的80%,分化低,预后较前述类型差。(5)其他罕见癌包括分泌型癌、富脂质癌。浸涸及转移乳腺癌的转移途径主要为局部扩展、淋巴道转移
7、和血行播散。(1)局部扩展乳腺癌绝大多数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癌细胞沿导管蔓延,也可穿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生长,可累及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和皮肤。(2)淋巴道转移主要途径有二:一是腋下淋巴结转移,其转移率约为60%,癌细胞沿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侵入腋窝淋巴结,进而侵人锁骨下、上淋巴结,甚至侵入静脉血流向全身转移。癌体越大,恶性程度越高,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率越高,转移数越多。即使末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术后也常在病理切片上发现有腋下淋巴结的转移。二是胸骨旁淋巴结转移,其转移率为30%左右,癌细胞向内侧侵入胸骨旁淋巴
8、结,继而到锁骨上淋巴结,并可侵入血流向远处转移。(3)血行播散癌细胞可经淋巴途径进入静脉,也可直接侵犯血管壁进入血循环而向远处转移。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器官依次为肺、骨、肝、软组织、脑等。(二)中医病因病机1.外邪侵袭《诸病源候论·石痈候》卷四十:“石痈之状,微强不甚大,不赤,微痛热,热自歇,是足阳明之脉,有下于乳者,其经虚,为风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而寒多热少者,则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