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中必修1 第1章----第4节

地理高中必修1 第1章----第4节

ID:43512084

大小:2.82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10-09

上传者:U-2517
地理高中必修1  第1章----第4节_第1页
地理高中必修1  第1章----第4节_第2页
地理高中必修1  第1章----第4节_第3页
地理高中必修1  第1章----第4节_第4页
地理高中必修1  第1章----第4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高中必修1 第1章----第4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四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的特征(1)方向:(在上图中用箭头标出),从北极上空看呈时针(2)周期:恒星年,。(3)速度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点近日点最B点最自西向东逆365日6时9分10秒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的夹角,目前是。(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如下图:赤道平面23°26′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变化特点特殊节气图示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越长,越短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半球北半球各纬度,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春秋分日赤道全球各地北昼夜最长南昼短夜长最短昼夜平分 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是: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二分日太阳直射点南半球各纬度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赤道 3.四季更替(1)形成原因: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2)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把一年中,的季节定为夏季;北温带国家四季:月为春季,依次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昼夜长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3、4、5 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是五·一劳动节早还是我国国庆节早?【提示】五·一劳动节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间与太阳升起的时间同步:日出时间到夏至日最早。到冬至日最晚。五·一劳动节与夏至日之间的时间间隔比国庆节短,故五·一劳动节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早。 1.黄赤交角与几种数据的关系(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2.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下表所示:时间移动方向所在半球图示3月21日~6月22日向北北半球6月22日~9月23日向南北半球9月23日~12月22日向南南半球12月22日~3月21日向北南半球 (1)地轴总是与赤道面垂直相交。(2)地轴与黄道面呈66°34′夹角。(3)黄道面与赤道面呈23°26′夹角。(4)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即有无太阳直射的最南(或最北)纬线。(5)90°-黄赤交角=极圈的度数,即有无极昼极夜的最南或最北的纬度。 (2009·福建高考)读图,完成(1)~(3)题。(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B.0°~20°SC.20°N~23°26′ND.20°S~23°26′S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A.5月23日8时B.6月22日18时C.11月23日6时D.12月22日18时 (教师用书独具)【信息提取】(1)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依据图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是,即出现极昼现象,P点应在极昼范围内或恰好是极昼。(2)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地轴与晨昏线的夹角为,即黄赤交角减小到。(3)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那么劣弧PH可能是弧,也可能是弧,若PH为夜弧,P、H中点的时刻为时,E点为时;若PH为昼弧,P、H中点的时刻为12时,E点的地方时为时。20°70°N20°20°夜昼0618 【解析】第(1)题,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从图中可以看出,若EF为赤道,则P点的纬度为70°N,该地出现极昼,则表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20°N及其以北。第(2)题,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则表明黄赤交角为20°,表明黄赤交角变小,福州冬季太阳高度变大,则冬季平均温升高,温带范围扩大,极昼极夜范围缩小,各地昼夜变化的幅度减小。第(3)题,若O地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有两种可能,假如(劣弧)为夜弧,即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则E点为6时;如果(劣弧)为昼弧,即北半球的冬半年,则E点为18点。【参考答案】(1)C(2)A(3)D 1.右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A.∠XOFB.∠TOFC.∠FON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___带。(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__(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黄赤交角定义判断。第(2)题,ST为北极圈,EF为北回归线,二者之间为北温带。第(3)题,太阳直射点自MN→EF→MN,应是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S′T′(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扩大→最大→逐渐缩小。第(4)题,黄赤交角变为35°,南北回归线变为35°S和35°N,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35°N纬线向南北降低,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面积缩小。【答案】(1)C(2)北温(3)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太阳直射点至EF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 之后,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4)北纬35°热带、寒带(或北寒带、南寒带) 纬度变化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冬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季节变化北半球:太阳处于①段时,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太阳处于②段时,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相反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太阳处于③段时,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太阳处于④段时,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相反 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昼长)相等。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________;C________。(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________(填图中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_________。(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4)当B地昼最长时,上海(121.5°E、31.5°N)一天的太阳起落方向和太阳高度变化是:从________方日出,太阳高度逐渐升高,大约到________(北京时间)时达到最大,之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在________方日落。(5)若要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地建航天发射场,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宜选________地,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 (教师用书独具)【信息提取】根据图示A地全年昼长均为12小时,判断A地位于;B地昼长最长18小时出现在冬至日,最短6小时出现在夏至日,应位于半球中纬度地区;C地冬至日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出现极夜现象,应位于;D地在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时段出现极夜现象,在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时段出现极昼现象,应位于。赤道南南极圈北极点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A一年昼长均为12小时,故A位于赤道上;C地冬至日出现极昼,故C位于66°34′S纬线上。第(2)题,A地全年昼长均为12小时,全年不变。第(3)题,从A到D可知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第(4)题,当B地昼最长时为冬至日,此时上海市日出东南方,当上海(121.5°E)为12点时,求出北京时间(120°E)为11时54分,日落方位为西南。第(5)题,A地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若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此地适合建航天发射场。【参考答案】(1)0°66°34′S(2)A全年昼夜等长(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4)东南11点54分 西南(5)A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航天器消耗能源较少(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 全年日出、日落时刻及方位时间春分日夏半年秋分日冬半年日出时刻(地方时)6时早于6时;夏至日最早6时晚于6时;冬至日最晚方位正东方东北方正东方东南方日落时刻(地方时)18时晚于18时;夏至日最晚18时早于18时;冬至日最早方位正西方西北方正西方西南方 2.甲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度①~⑤地的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回答(1)~(3)题。(1)若图中①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图示五地中()A.③地纬度高于②地纬度B.④地位于赤道附近C.①地、⑤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D.②地位于极圈之内 (3)若甲图中④地与乙图中P点相吻合,且昼长为图中最大值,则()A.M、N昼夜长短相等B.Q点昼长为6小时C.P点经度为15°WD.上海(30°N)夜长为10小时【解析】第(1)题,抓住知识间内在联系是解题关键: 第(2)题,结合图逐项分析如下:选项内容分析A项②地白昼变化幅度大于③地,纬度较高B项④地只有a点时刻昼夜平分,且全年昼长有较大变化,不在赤道附近C项①、⑤两地白昼变化幅度都在9小时以上D项②地变化幅度较小,一定不位于极圈内第(3)题,读图可知④地昼长最大值为14小时,则其日出时间应为12-(14÷2)=5∶00,P点所在晨昏线为晨线。根据图中经度变化可知P点位于南半球,经度应为15°W。【答案】(1)A(2)C(3)C 1.图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子午线时的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一年有一次最大值(6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一年有一次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6月22日前后)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一年有两次最大(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赤道地区一年有两次最大(春分、秋分)、两次最小(夏至、冬至)递变规律来增去减(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温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都为46°52′;热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为23°26′+Φ(Φ为当地纬度)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与该地的纬度差。若太阳直射点与该地同在南半球或者同在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太阳直射点与该地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纬度之和(同减异加)。(2)若计算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零,说明此点在晨昏线上;若小于零,说明此点此时为极夜。 5.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1)楼间距的问题: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时,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射,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楼高的关系应满足L≥h×cotH(h为楼高,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2)热水器的角度问题: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调整角度,应满足α+H=90°(α为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H为当天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2)题。(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 (教师用书独具)【信息提取】图示为甲、乙、丙、丁四地6月22日与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1)6月22日太阳直射,此处正午太阳高度为,以直射点分别向南向北,并且与该点相差相同纬度的南北两点,正午太阳高度。(2)12月22日太阳直射,也存在上述相同递变规律。(3)纬度位置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北回归线90°递减相同南回归线小 【解析】图中甲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50°,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10°,推断甲一定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乙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应在南回归线附近,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超过丙地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丙地位于北回归线上),故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丙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应在北回归线上;丁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且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越过60°,应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与甲相比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比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高,说明丁更接近回归线,纬度比甲地低。故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为乙、丙、丁、甲,自北向南为甲、丙、乙、丁。【参考答案】(1)B(2)D 3.(2010·临沂模拟)右图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状况,读图回答(1)~(2)题。(1)此日江苏省扬州市(约32.5°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A.32.5°B.79.5°C.45.5°D.66.5°(2)假设图示太阳高度角为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则()A.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会减少B.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将会减小C.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海南岛D.夏至日北半球所有地点白昼时间都将变短 【解析】第(1)题,图中L地全天太阳高度角都为22°,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此地为北极点,此时太阳直射22°N,计算扬州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90°-(32.5°-22°)=79.5°。第(2)题,如图示太阳高度为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即北回归线的度为22°,即黄赤交角的度数变小为22°,那么温带范围将变大;扬州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将会小;22°N不穿过海南岛;夏至日北半球赤道到68°N之间各地白昼将变短。【答案】(1)B(2)B 1.(2010·天津高考)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 【解析】新加坡位于北半球赤道附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应出现在春秋分日附近,最小值在冬至日;巴西利亚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靠近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冬至日前后,最小值出现在夏至日前后;伦敦不在极圈内不会出现极昼现象;纽约位于此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日,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答案】D (2010·安徽高考)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右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完成2~3题。2.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A.二层西部B.四层东部C.五层西部D.七层东部3.此后一个月内()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B.广东省进入雨季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D.云南省昼短夜长 【解析】第3题,据图且依材料: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判断图示时刻为当地正午,并由甲地日影朝向正北方向,判断该地为北半球。隔25小时后,为11月23日13时,太阳向西南方向移动,且太阳高度降低,故楼影向东北方向移动,且楼影变长,故选B。第4题,此后一个月为12月22日,其间仍为冬季,云南省昼短夜长,A、B项发生在夏半年;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应在北半球春季。【答案】2.B3.D 4.(2010·上海高考)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____小时。(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____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5)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已知经度判断阴影部分经度为20°W~47.5°W属西半球,甲是晨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为6时。第(2)题,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根据甲地地方时6时,经度为30°W,可求太阳直射点(地方时12时)的经度为60°E。第(3)题,根据甲地地方时6时求得乙地日出时刻为6时30分,昼长为11小时。第(4)题,据甲地地方时6时求上海(约120°E)此时为16时,农历十五日落月升,上海地区人们还需等待约2小时。第(5)题,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太阳直射点位于1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知上海正午太阳高度为69°,故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69°。【答案】(1)西6(2)北 东经60°(3)11(4)2(5)69° (教师用书独具)(2010·东北四校模拟)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白夜线是指白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下图中弧线BAC为晨昏线。当北半球发生白夜现象范围最大时,读图回答5~7题。 5.图示时刻,下列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A.在法国南部的海滩“沐浴”午后阳光B.在几内亚湾上的游轮欣赏落日余晖C.在西湖感受“二月春风似剪刀”D.在鄱阳湖观“落霞与孤鹜齐飞”6.图示时刻,下列有关图中各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太阳位于A点正南方位B.漠河还没开始出现白夜现象C.D点比漠河先迎接日出D.阿勒泰地区太阳高度角接近一天中最大值7.若黄赤交角变大到25°,白夜线最低纬度将()A.南移B.北移C.不变D.都有可能 【解析】第5题,根据“白夜”的含义,此地区应当是在理论夜晚(夜半球)仍然明亮的区域,那么结合图示弧线AB为昏线,弧线AC为晨线,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图中100°E地方时为0时。法国南部为黄昏,几内亚湾处于黄昏,C项描述是春季,D项中鄱阳湖正处黑夜。第6题,A点地方时为0时,此时太阳在A点正北;根据白夜线判断漠河处于白夜范围内;D点正处于晨线上,比漠河早见到太阳;阿勒泰地区接近0时,太阳高度接近一天中最小值。第7题,黄赤交角变大到25°,极圈变为65°,则白夜线将南移。【答案】5.B6.C7.A 本小节结束请按ESC键返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