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多媒体教学讲义

土壤学多媒体教学讲义

ID:43503518

大小:1.52 MB

页数:97页

时间:2019-10-09

土壤学多媒体教学讲义_第1页
土壤学多媒体教学讲义_第2页
土壤学多媒体教学讲义_第3页
土壤学多媒体教学讲义_第4页
土壤学多媒体教学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学多媒体教学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壤肥料学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与水科学系联系方式:0538-8242900E-mail:fpsong@sdau.edu.cn(土壤部分)参考书《土壤肥料学》关连珠《土壤学》仲跻秀《土壤学》聂俊华《土壤地理学》李天杰《土壤学》黄昌勇《土壤学》朱祖祥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演变、组成性质、开发利用及其培肥改良的一门科学。一、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1)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全过程包括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1、植物生产2、动物生产3、土壤管理上述过程说明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物质和能量转

2、化的场地,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不仅给农业生产提供了基地,也给人们提供了数量庞大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要促使农业生产持续发展,达到农业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必须正确利用土壤,认真保护土壤,努力改造以土壤为中心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抗逆能力,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绪论(2)土壤是制定农业技术措施的依据农作物栽培的多项技术措施包括:耕作、施肥、灌水、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种植密度、植物保护、农机具使用以及日常田间管理等。土壤是这些技术措施的基

3、础,任何措施都要考虑土壤的性质,要“因土制宜”。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学习土壤学的原因。认识土壤了解土壤才能更好地学好专业知识,让我们把所学的土壤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和专业研究中去,互相促进。(3)土壤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它在农业生产上发挥其资源作用是长期的,不受时间限制。只要治之得宜,就能千古地力常新。土壤又是珍贵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土壤是世代相传的人类所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土壤虽能再生但也能破坏,世界范围内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出现的问题非常严重:1、

4、乱占土地2、土壤侵蚀3、土壤沙化4、土壤盐碱化5、土壤污染6、土壤变质退化等,对土壤资源构成严重威胁。(4)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自然整体。土壤不只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还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利用上存在的严重问题无一不影响整个生态环境。因此对土壤的利用不但要根据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结合考虑土壤本身的性质特点,还应从环境科学角度,考虑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三废及农药和滥用化肥对土壤的污染,防止水土

5、流失,防止由于土壤状况恶化而影响整个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协调。我们要为子孙“留一块绿地,留一片蓝天”。二、土壤和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陆地表层”说明土壤的位置,“疏松”指其物理状态,经区别于坚硬整块的岩石。又分:自然土壤——未经人类开垦自然形成的土壤。农业土壤——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过人类开垦耕种的土壤。土壤之所以“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主要由于土壤具有肥力。2、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能持续不断地、适量地提供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

6、素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土壤学中把水、肥、气、热——称为四大肥力因素。3、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固体土壤(约占土壤总容积的50%)粒间孔隙(约占土壤总容积的50%)土壤生物体——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等。矿物质—来自岩石的风化,包括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约占固体重量的95%以上。有机质—动物残体及其转化产物,约占固体重量的5%以下。土壤空气—一部分由地上大气层进入,主要为O2、N2等,另一部分由土壤内部产生,主要为CO2、水汽等。土壤水分—主要由地上进入土中,其中含有溶质,包括离子、分

7、子、胶体颗粒等,实际上是浓度不同的溶液(土壤溶液)。土壤是四(或五)种物质组成的三相多孔体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根据土壤肥力的来源不同,土壤肥力有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的区别。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育来的肥力,它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人为肥力是耕作熟化过程发育而来的肥力,是在耕作、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只有从来不受人类影响的自然土壤才具有自然肥力。潜在肥力与有效肥力从肥力的实际经济效益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有效肥力

8、是指在当季生产上发挥出来并产生经济效果的那一部分肥力。潜在肥力是指在当季生产上未能产生经济效果的那一部分肥力。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两者之间没有截然的。土壤肥力的发展与转化自然土壤只具有自然肥力,但一切农业土壤则兼具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它们具有综合效应,作物在利用肥力因素时,二者是不能区分的。潜在肥力与有效肥力之间没有截然界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