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多媒体光盘

《土壤学》多媒体光盘

ID:36865147

大小:1.97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5-10

《土壤学》多媒体光盘_第1页
《土壤学》多媒体光盘_第2页
《土壤学》多媒体光盘_第3页
《土壤学》多媒体光盘_第4页
《土壤学》多媒体光盘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学》多媒体光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壤学》多媒体光盘前言本课件以孙向阳主编《土壤学》为主要教材。全书共包括十五章,章节和制作者依次为: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由徐秋芳教授制作;第三章由秦华老师制作;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由王旭东副教授制作;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由徐涌老师制作;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由李永夫老师制作;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由叶正钱教授编写。最后,由徐秋芳教授统一审阅。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谬误之处,敬请广大师生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在再版时及时更正。编者2007.12绪论土壤的重要性土壤、土壤剖面、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学的发展概

2、况土壤学的课程内容内容提要第一节 土壤在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土壤在植物生长中的特殊作用1.营养库的作用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3.雨水涵养作用4.生物的支撑作用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一、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地二、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圈处于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的交接点。土壤圈与其它四个圈之间的物质交换1.土壤资源的再生性与质量的可变性治之得宜,地力常新。2.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土壤资源的破坏=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3.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土

3、壤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三、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土地类型中国的总面积%人均占有量(hm2)中国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比例%世界中国美国巴西印度土地总面积7.12.770.913.926.280.4332.9耕地与园地6.80.310.100.800.560.2232.3永久草地9.00.660.271.011.220.0240.9森林和林地3.20.840.131.114.150.0915.5表:中国土地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及其与世界和部分国家比较摘自《土壤学》黄昌勇主编土壤资源面临的危机短期内

4、不可逆转的趋势:1.耕地减少不可逆转(中国每年减少土地>300万亩)(中国荒漠化速度2620km2/年)2.人口增长不可逆转(中国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3.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可逆转红壤砂化面蚀黄土梁、峁景观崩塌SOSSAVEOURSOILS应用土壤科学,可持续利用土地、发展农林业生产。人口的零或负增长资源破坏的零或负增长生态环境恶化的零或负增长我国要跨进可持续发展的“大门”还需要30-50年?因为要达到以上条件不是短时期能做到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对策第二节土壤、土壤剖面、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是在母质、

5、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子(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体,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其本质特性是土壤肥力。概念既介绍了土壤形成的实质,又强调土壤提供植物收获的本质属性。一、土壤土壤物质组成矿物质(由岩石风化而来,w>95%)固体有机质(生物及生物残体,w<5%)土壤液体(包括水及溶解的离子)气体(土壤空气)空气(V25%)水(V25%)有机质矿物质旱地农业土壤水田土土壤原始森林土壤(纯自然、未扰动)林业土壤人工林及经济林土壤(人为耕作,培肥)园林土壤(大多为搬运土)土壤的利用类型从地

6、表向下垂直挖掘后露出的一个切面。一般挖到母岩,如果太深则挖到1米即可。土壤剖面是观察土壤的一个窗口,土壤剖面上不同颜色的层次是土壤发生层。从土壤剖面可以了解土壤所处的环境。二、土壤剖面一个发育完整的土壤常有如下的剖面模式:代号:发生层名O:枯落物层(未分解和半分解的植物凋落物)A:腐殖质又叫表土层(含大量腐殖质)E:淋溶层B:淀积层又叫心土层(表层物质淋至此层淀积)C:母质层(以风化岩石为主)R:母岩层(未风化的坚硬岩石)但大部分园林土壤或果园、人工林土壤及农业土壤都不具备上述标准模式。在发育过程中由

7、于物质和能量在上下部位之间的转化与转移,从而可能形成上下不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如A、B、C等。土壤发生层由于地质作用或人为活动而造成的堆积层(幼年土)。土壤堆积层指土壤剖面的分层状况及各层排列顺序。成熟土壤一般为OABC构型,幼年土一般为(A)C型或AC型。土壤剖面构型几种常见的土壤剖面类型示意图A、B、C代表土壤发生层。1、2、3代表堆积层。不明显土壤剖面层次过渡明显土壤剖面实图黑土(东北)砖红壤(海南)包括地表至母质层以上的垂直深度。树木根系的分布和生长土壤的总厚度土壤水分和养分贮量和供应能力注

8、:土壤厚度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因子土壤厚度决定土壤不间断地、相互协调地提供植物生长全过程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肥力四因子:水、肥、气、热。在生产上灌水、施肥、中耕以及园林土换盆等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使植物生长更加好。三、土壤肥力1.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前者指土壤在自然形成过程中产生或发展起来的肥力。后者指在自然肥力的基础上,通过人为的影响,如耕作、施肥、灌溉和排水、土壤改良等形成的肥力。2.潜在肥力与有效肥力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肥力,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