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后篇巩固提升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有学者撰文称:这场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这场改革的领导者是(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解析列宁时期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斯大林时期建立了“斯大林模式”,农业实行的是农业集体化,与题意相反,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针对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其改革的重点是农业,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时期,其改革对所有制和经济体制进行了突破,失误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故D项
2、错误。答案C2.与1951年至1955年相比,苏联1961年至1965年的粮食年平均产量增长近50%,肉类的年平均产量增加60%以上,奶类年平均产量增加70%以上。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A.赫鲁晓夫改革B.农业集体化的完成C.美苏关系缓和D.“斯大林模式”的活力解析题目提供的时间,正处在赫鲁晓夫改革期间,其改革重点在发展农业方面,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A3.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
3、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这一措施( )A.仍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B.使苏联得以一跃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C.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要内容D.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解析1973年苏联处于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建立了联合公司,减少管理层次,但仍未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答案A4.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政治经济结构,出现了一个两相脱节的形态:高度垄断的中央计划经济领导体制架构下,国有经济管理仍然采取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相对独立的企业经济核算、运用物质刺激调动企业积极性等带有市场经济因素的方式。
4、这种“政治经济结构”( )A.反映了苏联废除指令性计划的意图B.体现了苏联由市场来决定产品的价格C.表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苏联确立D.有利于缓解传统体制遗留的社会矛盾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政治经济结构是在“高度垄断的中央计划经济领导体制架构下”,显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故A、B、C三项错误;同时,“带有市场经济因素的方式”又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大缓解了由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答案D5.“戈尔巴乔夫在国内最显著的创新措施,是他努力将共产党同苏联政府相分离……他启动了真正的多党民主,建立了议会,并且彻底修改了宪法
5、。”戈尔巴乔夫的上述举措( )A.为经济改革的顺利推行提供了保障B.进一步增强了苏联政治体制的活力C.导致了苏联的混乱和解体D.改善了社会主义的国际形象解析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答案C6.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解析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无论是赫鲁晓夫,还是勃列
6、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都无法回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他们都力图缓解该体制造成的弊端。答案D能力提升1.“作为苏联的领导者……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们之间的声望。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材料中的“他”( )A.始终是斯大林政策的忠实追随者B.一直致力于援助中国的建设C.开展了以农业为突破口的改革D.把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新高度解析根据材料中“苏联的领导者”“他在古巴部署导弹”可以判断“他”为赫鲁晓夫。在他执政期间,对斯大林进行了批判;由于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破裂;他在改革中,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7、,但由于并未触动“斯大林模式”,苏联的社会主义并未发展到新高度,排除A、B、D三项。C项是正确答案。答案C2.苏联学者指出:若不是多亏新开垦地获得丰收,苏联在1956年几乎肯定要发生饥荒。这主要表明( )A.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出现重大突破B.赫鲁晓夫的垦荒政策符合苏联实际C.垦荒政策是苏联特殊国情的产物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苏联改革成效最突出解析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虽取得成效,但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出现重大突破,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的垦荒政策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恶化,并不完全符合苏联实际,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下农业问题突出,垦荒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