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新人教版

2018秋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新人教版

ID:35736421

大小:163.9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5

2018秋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秋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2018秋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2018秋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2018秋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秋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习目标] 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三次经济体制改革的异同。 3.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自主预习·探新知]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①农业集体化使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造成粮食产量低。②片面发展重工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2.措施农业方面(改革重点)(1)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

2、场的自主权(3)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工业方面(1)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2)给企业部分权利(3)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3.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改革以失败而告终。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1)在企业管理方面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②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2)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2.结果(1)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2)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

3、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易错提醒] 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使苏联实力超过美国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使苏联实力超过美国,只是军事实力可以与美国相匹敌,而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相当的距离。由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成效不大。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内容(1)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2)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3)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2.结果: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

4、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100“学思之窗”,思考:对比新经济政策,理解邓小平为什么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提示】 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改变国家垄断贸易。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模式僵化。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知识精要1.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由于没有科学理论和配套措施而失败。2.勃列日涅夫改革因没有突破原有体制、个人专断和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而失败。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合作

5、探究·攻重难]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比较[史料一] (赫鲁晓夫提出)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

6、,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史料解读] 抓住史料一中关键信息:“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美国”。抓住史料二中的关键时间和年均增长率,通过对比数字的变化,来分析工业发展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指出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从其经济改革措施中举一例加以说明。(2)根据上述史料,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提示】 (1)错误:赫鲁晓夫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科学认识,犯

7、了急躁冒进的错误。说明:他大规模垦荒,提倡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使许多地方变成了荒漠。(2)趋势:苏联经济的发展日趋迟缓,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归纳总结]__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项目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异侧重点农业工业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结果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失败失败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