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与合理应用

胆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与合理应用

ID:43494963

大小:346.4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8

胆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与合理应用_第1页
胆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与合理应用_第2页
胆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与合理应用_第3页
胆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与合理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胆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与合理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胆道疾病专论·SpecialForumonBil旧ry下ractDISease·117胆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与合理应用梁力建郑惊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JT胆外科(广东广州引朋8())‘天.切J胆道感染·抗牛素1中国分类号拍5757伙殷标识刚A[文章编号万1。。9_蜘5臼阶7、的_。,,,。感染性疾病行抗菌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根除杀以G一杆菌为主,且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占所有灭或抑制感染部位的微生物致病菌,这应通过在该致病菌的80%以上,致病菌种类不超过20种。而现部位达到和维持一定的抗菌药物浓度来实现,药物在的细苗种类高达34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浓度应达到或超过最低

2、抑菌浓度(MIC)。胆道感染菌比例显著下降,两种细菌的混合感染率增加,其中的主要治疗原则仍是解除梗阻及充分引流,同时应绿脓假单胞菌为最主要的混合感染菌,占3%。上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合理选用抗生素应符合以下基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也有类似报告{3]本原则;(1)抗生素对致病菌敏感;(2)抗生素在胆汁Mukajyal’等分离了109株胆道感染致病菌,需氧菌中浓度高;(3)药物的毒副作用小,尽可能经济实惠。为97株,G一和G+需氧菌各为70株和27株;厌氧菌正常的胆汁是无菌的,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为12株,G一和C沃氧菌各为6株。其中最主要致病人体的防御机制被削弱,在某

3、些致病因素(如梗阻、菌为肺炎克雷白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和绿脓杆操作过程污染、odi括约肌切开或胆肠吻合等)诱菌,共占75%。Dewaele等「5〕分析了174例病人胆汁导下,菌群发生异位,转移到肝脏和胆道产生致病作培养阳性的细菌150株,G+球菌占4%,其中肠球菌用。胆道感染的细菌卞要来源于肠道。一般认为经和链球菌各占18%和153%,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感染的细菌转移途径更多[l。最(20.6%),居第2、3位。结果尽管仍以G一杆菌占优常见的是肠源性G一杆菌,以大肠埃希杆菌和克雷自势,但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白菌的比例均显著卜降,杆菌为主。然而,细菌的种类

4、可因地区时间不同,发G+球菌感染增加〔.与此同时,厌氧菌感染也明显增生变化。同样,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亦可发生类似多。据报道,需氧菌、厌氧菌混合感染占胆道急性感变化。染总病例数的巧%一90%l明。厌氧菌通常与需氧菌近年来,滥用抗生素等现象卜分严重,导致了胆混合感染而致病,并有病情重、并发症多的特点田道感染致病菌菌群改变黄美雄等[2j分析了近10年病情越复杂,混合感染的比例就越高急性胆管炎时的胆汁培养结果.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胆道感染混合感染最多见叫。1作者简介1梁力建(19467一)男,教授,外科教研空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肝胆胰外利协会会员、中国区分会副主席,中华医

5、学会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胆外科学组组长,成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18个学术期刊副主编和编委。主要研究方向: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胆管肿瘤、胰腺癌、胆管结石所治疗及肝硬化的营养支持等获J’州市科委科研基金、广东省科委重点项目基金、厂东省卫生厅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顶目等科研基金支持项目。1,e1:020一87755766一8096E一nlail:lianglj@medmail‘om卫n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7

6、年4月第10卷第2期本院总结了近两年胆道感染细菌培养结果表呱拉西林等药物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的明阴,在264例阳性的胆汁标本中,培养出18个属耐药性大大增加,敏感性分别为60.5%,467%,24.4%52种共323株细菌。其中C一菌占594%,e球菌占和72.7%,56.5%产35%;青霉素、头抱菌素、氨基糖昔40.6%;排列前6位的细菌依次为:肠球菌(22分死),类、大环内醋类抗生素对肠球菌等阳性球菌敏感性118大肠埃希菌(19万%),克雷白菌属(18%),葡萄球菌也普遍不高。敏感性最高的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属(1住8%州段单抱菌属(8一7%),肠杆菌属(

7、8‘4%)并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率接近或达到10%尽管出现了柠檬酸杆菌、气单胞菌、产碱杆菌、黄杆菌、如此已有333%和31.3%的铜绿假单泡菌分别对成团泛菌、猪红斑丹毒丝菌等罕见致病菌59例混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万古霉素中度敏感的肠合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抱菌各为12例和琏菌已达55%,出现耐药趋势。而丁胺卡那霉素却10例。细菌对青霉素类、头抱类、唉诺酮类、大环内对细菌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大肠埃希菌达酷类抗生素敏感性普遍下降。以上结果均说明,胆道844%,对铜绿假单抱菌也高达68.7%,为该菌敏感感染致病菌菌群在改变,细菌数量和种类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