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俭”德探微

老子“俭”德探微

ID:43494914

大小:1.95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08

老子“俭”德探微_第1页
老子“俭”德探微_第2页
老子“俭”德探微_第3页
老子“俭”德探微_第4页
老子“俭”德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子“俭”德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老子“俭”德探微孙秀昌(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摘要]在老子那里,“俭”与“啬”同义,均意指“不费”、“守约”。“俭”之为“德”,其旨归在于持守自然之道,因而被老子称为“三宝”之一。然而,历来有不少解老者出于功用的考虑而将其曲解为某种“术”,这种离体而言用的做法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以俭啬求隐忍,由此演述了一种“南面之术”,此术以韩非为代表;二是以俭啬来敛气,由此演述了—种“养生之术”,此术以河上公为代表。在老子阐释史上,尽管任何一种术化的理解都能从老子那里寻得片言只语以作论资,但那

2、毕竟已非老子之学的本真面目。[关键词]老子;俭;啬;德;术[基金项目]2008年度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老子“道”论及其美学思想研究》(S080709)[作者简介]孙秀昌(1970—),男,河北省景县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研究。[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2)05-0035-07[收稿日期]2012-06-30老子尊道而贵德,主张致虚守静,贞体慎用,抱一《老子》一书渊默简古,其旨幽微。前人解老,或随守中。

3、《老子》第六十七章曰:“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文训义,或发其指归,自韩非以降,注老说老的专著至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少不下数百种,其中对老子之“俭”的字义已多有正诂。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例如,魏人王弼释“俭故能广”:“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清故能广也。”[3](P170)宋人董思靖释“俭故能广”:“守约而人魏源在《老子本义》中强调:“此章明德之用也。盖道施博也。”[4](P78)明人焦竑在《老子翼》中引吕

4、吉甫注:以虚无为体,其运而为德,则以慈俭谦退为用。”[1](P138)“俭为不费矣,而用之不可既,是能广也。”[5](P164)“俭”,对于老子来说,“三宝”即意指“三德”。“俭”之为德,遮诠地说,意为“不费”;表论地说,意为“节俭”、“守与“慈”、“不敢为天下先”并称为“三宝”,可见其在老约”。元人吴澄合其表论与遮诠两义注解道:“俭,寡小子的德目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如果说“慈”主于节约而不侈肆。”[6](P97)一言以蔽之,“俭”的古义其实就“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第

5、是“约”。许慎《说文解字》曰:“俭,约也。”[7](P165)老子二十七章),“不敢为天下先”主于“谦退”而“不争”,那自言“三宝”时,用的正是“俭”的古义。应该说,王弼、么,“俭”在老子那里的意味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颇董思靖、吕吉甫、吴澄这些解老者都已或显或隐地触及值得探究的问题。“俭”德的古义,但遗憾的是,老子以“俭”为“宝”的根由尚未成为他们致思的重心。对这一根由阐发得最为一、“俭”与“啬”:老子之“俭”字义疏正显豁的,当属《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的作者范应元。老子视为“三宝”之一的“俭”德,其义

6、并不是现代他注解道:“俭,约也。吾能无欲,则甘于恬淡而不舍,汉语中所谓的“俭省”。现代汉语中所谓的“俭省”是指兹亦一宝也。”[8](P117)“俭”根于“无欲”,无欲则简约,简“爱惜物力;不浪费财物”[2](P553),而财物(“货”、“利”)约则自守无欲之体而无为,自守无欲之体而无为则“甘乃至于“功”、“名”等功利向度上的东西在老子那里始于恬淡而不舍”,由是,“俭”便因其能够持守无欲之体终都是被超越的对象。《老子》第四十四章曰:“名与身而成为老子所宝的一种“德”。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

7、爱必大费,《老子》五千言浑然一体,全息互渗,以老解老当是多藏必厚亡。”由“甚爱”其“名”必致“大费”、“多藏”其探究老子“俭”德之宗趣的一条蹊径。在老子那里,如“货”必致“厚亡”之类的断语可知,老子“持而保之”的果说“俭”字与“奢”字(《老子》第二十九章曰:“是以圣“俭”德,绝无藏货爱财之义,而是直接关联于他所期待人……去奢。”)的内涵相反,那么,其同义字便是“啬”。的“无欲”、“无为”、“无事”、“无名”之道的。一如“俭”,“啬”在老子那里绝非意指现代汉语中所谓的“小气”、“吝啬”。《老子》第五十九

8、章曰:“治人事天人”因惑于欲而失其常,因此,复性须始于“离欲”(老子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吴澄注本“服”写作称为“无欲”)。在老子那里,“啬”与“俭”即为“离欲”“复”——引者注)。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以复性守道之德。释德清解《老子》第六十七章曰:“此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章老子自言所得之道至大,世人不知,其实所守者至约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河上公注本“柢”作也。”[11](P129)这里所谓的“至约”之“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