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变革中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管理研究

组织变革中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管理研究

ID:43494690

大小:507.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8

组织变革中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管理研究_第1页
组织变革中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管理研究_第2页
组织变革中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管理研究_第3页
组织变革中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管理研究_第4页
组织变革中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管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变革中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管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第2期组织变革中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管理研究●陈景秋童佳瑾王垒内容摘要日趋频繁的组织变革要求理解和预测员工对变革的态度和行为。员工的变革态度有很多成因,本文着重立足人格视角,结合三种人格预测变革态度和行为的理论模型,比较和分析了组织变革中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管理。关键词组织变革态度和行为人格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并购、重组、裁员、影响到他们的变革态度和行为。第二,由于不同研制度革新和技术创新等组织变革日趋频繁。然而,究中所包括的人格变量相似又不相同,最后造成各变革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员工对变革的(负面)研究结果无法互相比较或

2、者相互矛盾。为此,自上态度和行为是其中最重要的之一。Conner和世纪末,研究者尝试建立从多个人格变量角度预测Patterson(1982)指出,员工缺乏承诺是组织变革失变革态度和行为的模型,以更符合变革的发生情败的最普遍原因。为此,本文侧重人格视角,探讨人境,也有助于获得更加有效和可重复的结果(如格如何影响变革态度和行为问题,并对组织的变革Wanberg&Banas,2000)。管理实践提供建议。(二)概念界定首先,变革态度从狭义上指对变革本身的看法一、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Dunham,1989)。但是在近年的研究中,对变革态度和行为的理解更为

3、广泛,会拓展到变革所引起的(一)研究背景一系列心理或情绪体验上,例如,变革开放性近年来,关于组织变革的理论研究有很多,但(Wanberg&Banas,2000)、变革准备性(Prochaska,大多数从组织的战略、财务状况和外部环境如何影1997)、变革承诺(Herscovitch&Meyer,2002)和变革响变革的采纳及实施过程等宏观角度出发(Judge应对(Judgeetal.,1999)等。本文提到的变革态度是etal.,1999;Herscovitch&Meyer,2002)。当然,一些广义上的。研究者也提倡从个体角度开展研究(如Bra

4、y,1994;其次,变革态度和行为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甚Wanberg&Banas,2000)。有关员工变革态度和行为至在很多时候难以区分两个概念。Dunham等的理论模型正是基于这一视角提出的,而从人格角(1989)认为变革态度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度预测变革态度和行为则更符合个体差异的观点。个成分:认知代表个体对于变革的看法,情感代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研究者理解人格对变革态个体对于变革的情感反应,而行为倾向则代表个体度和行为的影响都缺乏一定的系统,主要表现在仅采取与变革有关的行为的计划或决心。Piderit仅考察一或两个人格变量对变革态度和

5、行为的影(2000)也认为可以从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三个角响。这样做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考察度去测量员工对于变革的抵制。因此,变革态度中少数人格变量时,相对其它人格特征的预测强度无已经包含了行为的成分。近年文献中出现的变革行法考察;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项人格特为,通常是对员工发生变革行为的频率和程度进行质而是员工在多种人格特质上表现出的总体形态评估。但是,如果通过自我报告的方式测量,它和行-8-TheoreticalStudy理论研究为倾向性之间的区分就很模糊,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规避。开放性指一个人对新异事物的接纳程度更可

6、能由于同源变异和变革态度产生高相关。相对(Goldberg,1993;McCrae&John,1992)。变革作为新而言,如果通过员工的上级进行评估则更为客观,异事物往往具有先进性,开放性高的员工更可能对并且可能避免同源变异的问题出现。变革持积极态度并更好地去应对它。不确定的耐受此外,Dunham等(1989)还提出变革态度可以性指对不确定和未知信息的忍耐程度区分为一般变革态度和具体变革态度,但在实证研(Furnham&Ribchester,1995)。耐受性高的人更可能究中,未发现一般变革态度与具体变革态度之间存适应模糊和不确定的情境,而变革正

7、是这样一种情在直接联系。下文涉及的变革态度和行为都是针对境,因此不确定的耐受性高的员工能够更好地应对具体变革的态度或行为。组织变革。风险规避指一个人逃避风险的倾向性(Pratt,1964)。由于变革总是充满风险,因此一个高二、人格预测变革态度和行为理论模型风险规避的人更可能逃避变革而不是积极应对。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风险耐受性影响变革应对,更(一)变革应对模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风险耐是出于变革本身的特性(例如,风险、不确定和模糊受性等)。Judge等认为,风险耐受性可能比积极的自我Judge等(1999)提出了变革应对模型,将变革概念更适合预测员

8、工在变革时期的应对情况及工应定义为员工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变革。该模型包作表现。相对而言,积极的自我概念所包括的人格括7项影响管理人员应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