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延症的原因

孩子拖延症的原因

ID:43490643

大小:113.5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08

上传者:无敌小子
孩子拖延症的原因_第1页
孩子拖延症的原因_第2页
孩子拖延症的原因_第3页
孩子拖延症的原因_第4页
孩子拖延症的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孩子拖延症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18页共18页孩子拖延症的原因总是拖拉的孩子,通常不快乐。专家分析指出,凡事拖延的孩子,往往有一个性格急躁、期望值高和控制欲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些父母总是不断地在“督促”和“强制”孩子完成既定目标,很少给孩子选择的机会。面对强势的父母,孩子很无助,只能将拖沓作为无意识隐性对抗语言,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我斗不过你,但是可以拖”,并由此强化了自己的拖拉行为。想让孩子不把“拖沓”当武器,在专家看来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于尊重孩子和给孩子选择权。孩子的责任感,表现在他能主动、有效地完成与他有关的事情。这种责任感的培养,不应该到了小学阶段写作业的时候才开始强调,而是应该从孩子更小的时候开始。责任感的培养,并不是不断地给孩子下达指令或者提要求,首先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并让他们学会自己选择。对待孩子的事情,父母正确的行为态度应该是“你的事情要你自己完成,你有很多选择,但每一种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你必须自己承担”。如果在孩子写作业的问题上,你一直喋喋不休,孩子往往会把“拖延做事”作为手中的武器来与你进行软对抗。反过来,如果你从一年级的时候开始,便把写作业的事情交给孩子,孩子慢慢地便学会自己去掌控时间。接下来,就来看看如何纠正孩子的拖延症吧。孩子拖延症的纠正方法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讲珍惜时间取得成功的故事,或在墙上贴上名言警句,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让磨蹭付出代价:孩子早晨起床磨蹭,家长急得不得了,又是嚷嚷,又是亲自给孩子系纽扣,可孩子却一点也不急。其实,家长的做法正是促成孩子磨蹭的原因之一。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磨蹭的时候,家长不要急,让孩子急。如果孩子迟到,老师肯定会问他原因。孩子得到教育后,就会认识到磨蹭带来的害处,第二天就会加快速度。增加计时性劳动:孩子磨蹭不光在学习中表现出来,也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做作业、穿衣、吃饭。从孩子的实际表现出发,增加计时性活动是可行的方法。做某件事需要多长时间,事先设定,然后以最快速度保质量地进行。改善评价角度,少说“慢”:家长要有意识地表扬孩子“你可以快起来”。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玩一些小游戏,如比赛看谁穿衣快等。利用“速度测定法”,感受“我可以快”:记录时间单位里(如5分钟)能写多少个字,能做几道题。然后算一算这样的速度,做完所有的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孩子会意识到:我能这么快完成呀!最好,纠正孩子的拖延症,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哦。大部分的人在走上社会后才明白原来读书比工作轻松得多,在年幼的时候,身为孩子的我们不明白父母的苦心,也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学习,一定要读书,而到明白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读书可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出路。如果家境不算优秀,周边环境也并不优越,孩子在技艺方面没有远胜常人的天赋,而家长又希望孩子能够跳出他长大的环境,过一种高质量的生活,读书确实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1在满足条件情况下的一些建议:从小成绩优异,甚至出国深造,海外就业的孩子,在“幸福感”这一点上,可能比不上你家楼下卖酱油的孩子。 第18页共18页这一点务必谨记。请深入思考你希望带给孩子的,是什么。2然后就是一些具体问题了:孩子的早期教育很重要,不管父母多忙,在学业上多么一窍不通,也请体现出充分的责任感。在孩子早期识字时,您可以一笔一画地教他,陪他阅读各种小人书,按着他的手在书上写字,用玩具等教会他数数和计算,不厌其烦地教导,要有耐心。切不可烦躁和责骂,以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教育方式。尤其是,这个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比如给孩子讲一些比较复杂的长故事,然后让他复述故事情节。以及背诵简短的古诗词之类的,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在邻里的小孩之间举行比赛,激发孩子的动力和竞争意识。当你的孩子上了小学,每一次发教科书的时候,你都可以当着孩子的面翻看一下他的书,一来你自己熟悉孩子在读的是什么,以后进行指导也比较方便,二来你这种行为无形之中也向他传达出重视学习,渴求知识的想法,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当孩子领了书从学校回来,你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读他的教科书的场景,一定会让他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心生暖意。他的作业,你可以让他先自己检查,然后你们再给他检查一遍,如果有他检查没出来的错误,你们可以不具伤害性地对他开玩笑,小孩子都很自尊,下次会做得更好。最主要的是时间,如果您一定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学霸,这些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几乎是必须的。付出才会有收获,如果您认为学习习惯的培养能一蹴而就,“孩子早点懂事,懂事后就可以不管”,那这个想法无疑是错误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付出。在四到六年级,是数学等科目逻辑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学校老师也会加以引导(前提是一定要选一个好的学校),您要做的,只是不断地鼓励,在他做出一道难题时给予由衷的赞美和欣慰,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尊重他的颓然放弃,给予宽容理解,不要强迫他死钻牛角尖,对培养思维毫无益处,让他多去发问,多去思考,牢牢记住经验教训,就可以了。不建议报太多兴趣班和辅导班,一般没有任何用,反而挤占孩子的课余休息时间。小孩子多爱玩,有目共睹,这样强制性的学习,反而会让他产生厌学心理。当然很多“优秀小学”会强制学生补习,很多老师也会明里暗里让学生去他家补习,这是大流,无法违抗,硬要追求个性您的孩子容易受排挤,所以在他周末补习结束后,您可以适当给予安慰和嘉奖。3尽量身教,不要仅仅言传:孩子身边的人,尤其是父母,其行为对孩子的指导意义是无以伦比的。就算您家孩子嘴上不说,当他长大以后,也会惊觉自己的行为模式在很多方面和父母高度一致,所以您的行为的合理性,极其重要。虽然让一个成年人自省实在太难,但也希望您能努力做到。您诚实,他必然不会虚伪;您不逃避责任和指责,他必然也有所担当;您理智不感情用事,他长大后也必然通彻明达;您热情对待邻里,真诚善良,他也必然与人交往令人如沐春风。不要说什么“我做不到但是我希望你做到”,太苍白。时时关注自己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力真的很可怕。4关于阅读这件事:这个能力对于想要追求卓越的人之关键,不用多说。希望您家有一个很好的阅读环境,如果现在没有,那就去创造条件。全家一起读!诗歌,哲学,历史,心理学,名人传记,古时的史书和经典著作,优秀的书籍,您自己找也行,鼓励孩子自己去书店挑也行。当然,这些书小学高年级之前看都太早了。适合比较小的孩子看的书有,这也不须我多说了。最好的是,要么是一个足够格调,人也不多的环境优雅的书屋,要么就是你们一家,灯火下慢慢阅读。 第18页共18页书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您的孩子要是从小喜欢读书,他在再差的环境,在再落魄的境遇,也很难变坏。这一条几乎可以解决所有青春期堕落,遇到挫折萎靡,被损友带坏的情况。5关注孩子的情感:中国很多父母在这方面做得都非常非常差。直接给你结果:您的孩子将成为不苟言笑只会学习奋斗拼搏的机器。你培养出了成绩那么优秀的孩子,但是他不快乐。那就没有任何作用了。少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当然也不要带着他去你们的麻将馆酒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同辈欺凌的情况,发现他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情绪低沉,一定要尽快弄清楚原因,鼓励他不要害怕。可以和老师交流,甚至讨好老师,只要能解决这些受欺负的现象,只要能让孩子得到老师的重视。小学阶段,一个学生如果长期被老师表扬的话,他在同龄人之间是会有威信的,较不容易受到欺凌。所以有时讨好老师,虽是无奈之举,可也是必须之事。欺凌现象严重,安抚好孩子情绪,转班!转学!一定、一定要用“正常的方式”来表达您对您孩子的爱,别信什么“打是亲骂是爱”“我虽然这么说你但我都是为了你好”,人都是注重感受的,您给您孩子带来成吨负能量,您说得再在理,他也不会认的。希望您对这条足够重视,稍有不慎,您的孩子可能就会因这一条而被毁掉。当然,和言传身教那条相呼应的是,你们夫妻有正常的人际交流,您的孩子才会有正常的人际关系。你们夫妻对邻里不闻不问,或是虚情假意,两面三刀,你们的孩子长成啥样也不须多说。6关于骄傲与虚荣:好了,现在你大概得到了一个积极进取,成绩优异的孩子,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邻里的称赞。然后你就要面对一个问题,小孩子,容易飘飘然。而您的孩子很可能并不会在您面前表现出来,但是这种心理是存在的。这种时候就需要你们自己去引导了。告诉他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鼓励他不仅仅是去交往成绩优异的朋友,有些同学虽然成绩差一点但是仍有闪光之处。告诉他楼下买菜的张大妈虽然自己不识字,但是总是帮助大家。告诉他街角修鞋的李鞋匠虽然是个跛子,但是一直在资助贫寒的上不起学的学生。告诉他你的成绩只是一方面,切不可因此丢了谦卑和善良。告诉他谁都有自己会的和不会的东西,别为自己不会而悲伤,也不要为自己会而过度骄傲。学会欣赏别人,反省自己,爱也是一种能力。叶圣陶先生在《两种习惯》中说:“一种好的习惯可受益终身。”语文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是否养成了较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认为,小学生要养成的语文习惯有:一、端端正正写字的习惯。俗话说:“字如其人” 第18页共18页。一点都没错,一个人长得眉清目秀仪表端庄,会给人以容易接近的感觉;一个人的字写得间架结构合理、笔顺规范、字迹清楚、同样会更容易赢得众人。所以在这个提倡个性张扬的时代中,与人相处,待人接物,有一手流畅秀美的字,就会有事半功倍之效。二、讲普通话的习惯。普通话是汉民族的通用语,讲普通话已经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律义务,能讲一口准确流利的普通话也已经成为公民良好文化修养的标志。所以学生时代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不仅方便了与人交际,而且能从媒体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用普通话进行朗诵,则更容易增强语感。三、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不少是可以通过查工具书来解决的。一般来说,中小学生应该准备的工具书有《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勤查工具书,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阅读和写作中的障碍,扩大知识面和视野,积累词汇,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重要性。四、勤于背诵的习惯。“胸有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指的背诵的重要性。长期坚持背诵名家名段,就会积累起任自己支配的字词句段、美文佳作。背诵的最有效方法是熟读成诵,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文化的浓汁,作文时自然会游刃有余。五、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动笔墨”是指做笔记;或指对阅读文章中的重语句、精要语段进行圈点勾画;或是读而有感,感而有记,随时记下点滴感受、思想、或是进行摘录,记下自己喜欢的名人睿语、新颖观点。这种习惯对于锻炼筛选能力,培养灵感,积累材料,有着巨大有作用。六、随时练笔的习惯。灵感的重大特点是转瞬即逝,养成勤于动笔、随时练笔的习惯至关重要。这种文体可叙可议,可状物可抒情,灵活自由,操作简单,可每天一记,也可几天一记,这样一直坚持下去,就会习惯成自然,受益终生。七、留心观察的习惯。 第18页共18页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观察周围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随时随地将生活中富有意义的东西尽收眼底。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从表面上微不足道的现象中,从人们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的现象中,提取出我们作文的最佳素材。八、勤于修改的习惯。作文是写出来的,好的作文却是改出来的。要养成勤于修改的习惯这是写作中的重要一环;修改自己的作文要从谴词造句、标点修饰、选材段落、主题提炼等方面认真地进行,精益求精,使作文成为佳作。九、思索感悟的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与思,学与悟是不能分开的。学与思只有紧密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怀疑是思维的火种,思维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而阅读能力高低是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思索感悟的习惯,把这项工作放在预习、学习、复习的会过程中完成,这样使思维敏捷、视野开阔、逐步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成为学习的主人。一个让孩子计算又快又准的训练方法对于口算,一般人思想上存在一个误区。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只要会口算,只要能算得准,快一点慢一点,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似乎不大。其实,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基于推测的说法。其实,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潜能。虽说是小小年龄,但是如果按一套特殊的训练方法来训练,其口算速度可以提高好几倍。小学生的口算速度提高以后,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随之大大增强。有一个很简单的“口算游戏”,只要花几秒钟就能做完这个游戏,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你原来的想法是错的。2+3=5+3=7+2=2+5=6+2=2+4=1+8=2+5=4+5=3+6=4+4=5+2=3+3=1+6=4+3=2+1=7+2=4+5=6+3=3+5=这20题不进位的加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几乎都会做。肯定是用口算,因为无须用笔算。这20题不进位的加法,如果要求在12秒钟内做完,并且要求把答案写在纸上,当然,得数要全对,你能达到这个速度吗?每个小学生都能达到吗? 第18页共18页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完成这20题不进位加法口算,需要60秒钟以上的时间,有的小一年学生竟用了88秒。经过实际测量,才知道,这个差距不是快一点慢一点的问题,而是相差几倍的问题。面对这一差距,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年龄的差距所造成的。但是实验表明,孩子的口算速度可以达到成人的速度。下面就教你几招如何提高你孩子的口算速度。首先,练习数字书写速度。因为书写的熟练度是影响口算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训练非常简单,就是书写10个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经过不长时间的训练,小孩子书写速度可以明显提高,最好能达到每秒钟书写2个阿拉伯数字。但是可能你孩子会觉得比较枯燥,你可以和孩子比赛,每次写一面纸,从0到9,看谁写得快,但是要注意提醒的孩子的字要写得工整才算是获胜。第二步,练习“认算式”。什么是认算式呢?例如,2+3=就直接“认”作“5”,不再把2+3=当作一个算式去运算。让孩子看到2+3就喊5。看到4+5就喊9,等等。开始训练时,家长可以用手指压住2+3=,然后突然放开手指,旋即又压住,让小孩来认这个“字”。小孩开始会有些不习惯认这样的“字”,告诉他这些“字”,原本是一个算式,如果当作一个“字”来认,也是可以的,只是这个“字”的结构有些特殊罢了。当小孩的思想转了弯以后,很快就会“认”这些“字”了。每次练习的时候,要注意记录时间,后一次和前一次进行比较,不断鼓励你孩子进步了。在认读时有哪个小题不流畅,则再认读,直至能将20个小题一口气“认”下来,流畅无误。20题的达标时间是12秒,家长切不可一见自己的小孩的速度是60秒,而达标时间是12秒就急不可耐,说“真笨,怎么搞的”,如果当家长的你是这般德性,那你干不了这等需要耐心和爱心才能做好的事情。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为宜,如果小孩一时兴趣高还可以适当延长训练时间。上一次训练与下一次训练最好相隔一个星期左右,天天做这种训练容易令人生烦,要保护小孩的学习积极性,切不可伤害小孩的学习性积极性,当然,如果小孩主动要求多练,那又当别论。第三,加减并练,注意方法。数字书写和10以内的加减法只是口算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单独拿这些口算训练题去训练,也是可以的,但大多数小孩会觉得没趣,容易产生疲劳感,那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有家长或邻居的小朋友参与的话,那可能收到你意想不到的训练效果,学习状态也可以因此而改变,那孩子就非常高兴,不易疲劳,如果家长有兴趣,让小孩为你计时,你也测一下你的速度,让子女来看看他爸妈的本领,则更能增加这种训练的乐趣,使小孩觉得与玩游戏一样有趣。时间管理这样做,多磨蹭的孩子都能改己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善于管理时间,那么,也只能空洞地说教孩子,于是,“抓紧时间”就成了最正确的废话。孩子困惑的,往往是怎样才能“抓紧”?就算善于管理时间的人,怎样将自己的方法教给孩子,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第18页共18页查一下“时间观念”的概念,按照三分法来分,可分为自然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人文时间的核心是历史时间,与我们的讨论关系不大,在此略过。而自然时间的核心是钟表时间,是客观的;心理时间的核心则是体验时间,是主观的。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并非总是重合,爱因斯坦那个著名的笑话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一个小时,你只觉得坐了片刻;反之,你如果坐在一个热火炉上,片刻就像一小时。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如果让孩子看喜欢的动画片,两小时都不嫌多;如果让他做不喜欢的作业,半小时都度日如年。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冲突,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回忆我的小学和初中阶段,二者的冲突是那样的激烈——上课时,时间像个蜗牛;走神时,时光却快如闪电。回过神来,总是懊悔不已。那时候,心中很困惑,也很苦恼,却解释不了这个矛盾。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的心理时间像个自由散漫的孩子,跟着感觉走,在喜欢、高兴、愉悦的时刻,它过得飞快;在排斥、沮丧和烦恼的时刻,却漫长得要死。如此说来,我们所谓的培养时间观念,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培养对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的感觉。关于怎样培养,我来说说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通常,人们在做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心理时间过得最快,内心感觉也最愉悦。人物传记中常常有这样的情节:许多天才人物,像玩儿一样,就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们羡慕这些人,既享受了过程,又收获了结果。他们为什么能二者兼得呢?除了天赋和勤奋等因素以外,兴趣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当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内心的阻力是最小的,甚至接近于零,这时心理时间自然是很快的,在我们眼里千难万难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却是小菜一碟。孩子也一样,如果对一件事有兴趣,完全沉浸其中,根本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这再次印证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正是所有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度重视培养兴趣的原因。兴趣不但关乎做事的效率,最最重要的,它直接左右了生命的质量。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内心感到充实而愉悦,这样的生命历程自然洋溢着幸福感。相反,如果被迫去做厌恶的事情,心理时间便被人为拉长,做事的过程让人倍感煎熬。经历这样痛苦的过程,就算最后取得成功,也不算完整的胜利。那么,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改变心理时间最核心的方法,都是培养兴趣。此外,心理预期也是影响心理时间的重要因素。通常,心理预期与时间的实际变化是相反的。比如,孩子越盼着下课,感觉时间过得越慢。家长也容易陷入这个误区,越希望看到孩子的快,结果总是发现慢的证据。越急躁的家长,越容易培养出慢性子的孩子。其实,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时间管理,并不全是孩子的错。一方面,这正是孩子需要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往往是大人的心理状态干扰了孩子。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有合理的时间观念,双方都要降低心理预期,不要太急躁,我们越希望快,心理时间就越慢,这便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而且,心理预期会干扰我们正常的判断,有的家长给我写信,说孩子做事很慢,问应该怎么办。我问慢到什么程度,家长的描述并不具体,于是,我就让家长完整记录孩子一天做各项事务所用时间。看到记录,许多家长忽然醒悟,其实孩子并不慢,只是自己太急躁,不知不觉用成年人的速度衡量孩子。由此可见,有很大一部分“没时间观念”的孩子,是大人不恰当的时间观念“制造”出来的。情绪也在心理时间中扮演重要角色。孩子面对不喜欢的事,总是会极力转移注意力。这时我们便会认为孩子“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其实,孩子只是不想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事情上。面对这种状况,家长最容易产生挫败感,并责骂孩子。 第18页共18页家长运用说教、责备、打骂、恐吓这些手段,短时间内会有些许效果,但破坏了孩子的心理时间,增加了心理阻力,只会越催越慢、越慢越催,陷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有些孩子的心理时间已经很慢,比如一让他做作业便度日如年,这时候,如果继续运用责骂的方法,只会继续拉长孩子的心理时间。我们不妨重新寻找对策,采用正强化的方式,去发现孩子的细微进步,并及时予以肯定。这个方法也许不会立竿见影,但绝对可以春风化雨,慢慢改变孩子的心理时间。遇到不喜欢做作业的孩子,我们需要一些规则来约束,但最根本的,还是发现学习的乐趣,增强孩子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在生活中,我们很难对每件事情都保持高涨的热情,当我们不那么热爱的时候,就需要对自然时间保持觉察,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我开始认真探索这个问题,是在考研的时候,我在书中也描述过。当时离考试还有100天,需要看的书,摞在一起有一尺高。在极度焦虑中,我最关心的,是怎样利用好每一分钟。我想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记下每件事情的起始时间,并且记下这一段的工作量,比如“9:03——9:15,看《教育学》,共27页”,一天下来,所有的时间安排都一目了然,每天晚上,我都分析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真正对自己的时间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我监测出,最开始看一页书需要3分钟,后来只需要一分钟多一点,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我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每天和自己的速度赛跑。这个方法,成就了我人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次跨越。现在,我依然每天记录自己做事的起始时间和工作内容。如果哪天不记,就会效率低下,稀里糊涂地过了一天,根本不知道时间浪费到哪里去了。在时间管理上,我们不要过度苛责孩子。哪怕是成年人,对日常行为所用时间,往往也缺乏觉察。不信,我们不妨写出自己写一页字、做一顿饭、早起洗漱、整理一次衣柜等生活小事所用的时间。如果写不出,不妨估计一下然后再核对,就会发现,我们的感觉未必准确。我也常常建议家长用这个方法,悄无声息地帮孩子记录。连续记录一个星期,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孩子会高估了自己的速度,或者低估了作业的难度,或者因为边写边玩耽误了很多时间。这个观察,也会修正我们的判断,孩子的许多问题,不是因为态度不端,而是能力不够。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提示孩子早点开始做,为难题多留出一些时间,而且,关于提前多长时间,这个记录可以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另外,还可以监测孩子的单项效率,比如通常做一页练习需要多少时间,最快是多长时间。这样,孩子慢慢就能把握自己的速度了,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管理的方法慢慢过渡给孩子,让孩子自己记录,自己分析,这样,便可逐渐养成高效的习惯。当然,我们希望用这个方法帮助孩子,而不是苛责孩子,所以,我们要允许孩子的速度有快有慢,因为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千万不要把这个记录,当做监工的手段,如果用最高标准要求孩子,总是能找出不足,那样,孩子肯定会苦不堪言。有的孩子喜欢一鼓作气,比如,连续两三个小时做作业,中间不休息。这样看起来,似乎非常专注,一口气做完,心里也会有成就感。不过,从用脑卫生的角度来看,我不赞同这样的方法。我们自己都有这样的体会,开始的时候,效率很高,渐渐的,就有了疲惫的感觉,只是强迫自己打起精神,这种硬撑着的状态,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而且,这样也会人为拉长心理时间。考研的时候,我始终保持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的节奏,这样频繁地休息,似乎很麻烦,不过,效率非常高。因为学习时间短,我可以保持高度专注,在疲倦之前休息,内心能始终保持斗志昂扬的状态。对于孩子,我一般建议学习30分钟休息10分钟,如果始终保持这个节奏,孩子不会有特别疲惫的感觉。古人所谓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非常有道理的。 第18页共18页有节奏的休息会让孩子感到有盼头,比如到27分钟的时候孩子可能累了,但一想到还有3分钟,便可自我激励,坚持到底。如果孩子觉得一小时内都没机会休息,那么,他便会主动拖延,在做事的过程中,用走神、偷懒的方式悄悄给自己“放假”。时间仿佛是有重量的,时间越长,给人的心理压力越大,当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在言语和肢体动作方面,就会发生变化,比如自言自语、抓耳挠腮、心不在焉、情绪低落。有的家长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最开始会出现效率进一步降低的情况:孩子在30分钟的作业时间内继续偷懒,对10分钟的休息却坚决不放过。有位妈妈面对这样的情况感到很焦虑,问我该怎么办。我劝她继续坚持,如果孩子偷懒,等一会儿仍然没有改变,就简单提醒一下,比如轻轻敲下桌子,或者默默收走孩子手中的玩具,并不多说什么,也不批评,如果孩子做得好,则及时肯定。一段时间过后,孩子30分钟内的效率开始大幅度提高。孩子的父母感到很吃惊,从前剑拔弩张都没解决的问题,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主动满足孩子的休息需要,他们就没必要偷偷给自己“放假”了。如此说来,因为孩子作业不认真,便逼着孩子“连轴转”的方式,是非常不明智的,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有的孩子喜欢在作业中间问还有几分钟休息,多数家长都会将其理解为心浮气躁、光想着玩。在我看来,浮躁只是其中一种可能,也有可能是孩子想印证自己某项作业所用时间。所以我总是建议家长,如果孩子问得不是特别频繁(比如2分钟问一次),便告诉孩子,不管孩子问的目的是什么,都将收获一个结果:孩子对自然时间的感觉越来越准!这不正是我们希望的吗?12个方法,让孩子接纳作业一、当你的孩子还在低年级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他的功课,让他心里有点谱,别把上学当儿戏。你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暗示他上学受教育有多重要:  1.询问你的孩子这一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或者过得怎么样。在这么问的时候,你得发挥一点儿创造性。比如你可以问“可笑的事儿”、“吓人的事儿”、“糟糕的事”、“愚蠢的事儿”等等。  2.如果你不方便和老师面对面交流,不妨通过电话和老师认识并沟通。  3.尽可能多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当父母积极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或者家长见面会等活动时,你们的孩子也会从中受益匪浅,因为老师能从父母那里更多更好地了解孩子。  二、你要强烈要求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到校、穿着得体、带齐他需要的文具,通过这种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让他明白:上学非常重要,因此,做家庭作业也同样非常重要。  三、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孩子做作业。放学刚回家时是最理想的时间,因为在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孩子们依然精力充沛,而且学习起来效率更高。如果你能在孩子放学后照管着他,让他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写作业,那就太棒了!如果家里人都在晚上6点甚至更晚才到家,可以让孩子在你准备晚餐的时候写作业。  四、制定一些规矩并实践之。坚持要求你的孩子做完作业才能出去玩、看电视,或打电话。一旦孩子跑出去玩了,或者待在电视机前面,再想让他把心收回来开始做作业,那估计就成了“难于上青天”的事情了!如果孩子的作业很多,你又希望他有一点玩的时间,可以让他做1小时的作业,再玩上1个小时,然后再一鼓作气完成剩下的作业。 第18页共18页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不让他看电视,这么做其实没什么,而且还可以减少他和你晚上的对抗。  五、选出一个固定的地方,让你的孩子在那里学习,这样也能显示出家庭作业有多么重要。我比较喜欢让孩子们在家里的中心位置——饭厅里做作业。如果让孩子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学习,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与外界有点儿隔离。只要你的孩子学习起来不会分散注意力,厨房的餐桌就很好。不过,十一二岁的孩子可能更喜欢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 六、备齐你孩子需要的所有学习用品。在他固定做家庭作业的地方附近,专门腾出一个抽屉或小盒子,用来装铅笔、书签、橡皮擦、订书机、胶水、透明胶带、字典、尺子、卷笔刀等文具。强烈要求他把这些文具收拾好,放在抽屉里,以便他做家庭作业时能随时找出来使用。  七、在开学的头几天,就要弄明白孩子的老师对家庭作业的期望和要求。  1.她要求你的孩子每天晚上花多少时间做家庭作业。  2.她希望父母给予孩子多少帮助和辅导;她是否希望父母检查孩子的作业,并让孩子改正其中的错误?  3.如果你的孩子做家庭作业的时间比老师建议的要长,老师会要求他怎么做?是不管花多长时间,都要一直做下去,直到作业完成,还是把没有做完的作业交上去,就此作罢?(如果这个问题反复发生,你需要评估一下老师判断孩子完成这些作业所需的时间是否准确或合理,或者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另外,还要了解一下他的同班同学做相同的作业要花多长时间)。  4.如果孩子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会有什么后果?  八、对你孩子的家庭作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你可以问问老师都布置了些什么作业,看看老师批改过的作业,安排时间让孩子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把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作业贴在冰箱上。你还要时常提醒他 九、为了鼓励孩子注重作业的整齐干净,就要及时夸奖孩子在家庭作业中相对工整干净的部分。  十、更多地关注孩子做得对的地方,而不要两眼光顾着盯着他做错的地方。  十一、为了让你的孩子更加独立地完成作业,可以安排他做少量的或简单的习题,让他做完后再叫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他对你的依赖性。有的孩子要求在他做作业的整个过程中大人都要陪在他身边。对于这样的要求,不要姑息纵容。  十二、确保你的孩子在家里还承担学习以外的其他责任。  一位当老师的朋友曾告诉我,她有一个“头号秘密武器”,专门用来对付孩子不愿做家庭作业的毛病,那就是让孩子在家里至少负责一件家务活儿。做家务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将做好家庭作业视为责无旁贷的事。Diana教育手记丨美国小学引导孩子阅读的7种读书笔记法培养孩子成为“终生的阅读者”,读书笔记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位美国妈妈的记录,她孩子所就读的学校从二年级开始,学校就开始系统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老师一般不会帮孩子指定书目,但会认真评估孩子的各种读书笔记作业。以下是二年级学生的7种读书笔记形式,从简单地为图书评星到联系实际、判断重点,甚至要根据书的内容做出档案。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在美国,政府,图书馆,学校的宣传品中常看到这样坚定有力而热情的呼唤,比如:“每个人都有责任创造一个读书人的城市”、“培养孩子成为终身阅读者”。 第18页共18页美国图书馆藏书丰盛,环境优美,服务周到,活动繁多,为读者提供了很多便利;再看学校,校内有专门的读书指导,读书伙伴,读书会,各种读书笔记丰富了孩子的读书经验。因此你很容易在美国看到人人手不释卷,个个沉迷书香的场景。既然读书是一件和生命成长有关的事,我们自然也期待孩子喜欢读书,养成终身的读书习惯。怎么开始呢?其实这是一件和认识多少个字没多大关系的事情,而跟熏陶这个词有关。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里需要有阅读的气场。具体做法可以是在家建图书角,全家商定共读时间,或者是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和书店,常让孩子讲故事还是什么别的,各家都有奇招,适合自己和孩子就好。我看过一些读书比赛推荐书单或孩子评选出来的喜爱书单,不过并没有照单借书。我感觉孩子在小学阶段,书宜读宽而不必读深。宽就是题材多,体裁多,数量多,这样对开阔眼界,增加词汇量和加强阅读速度都有帮助,当然同一个话题的读多了,也会积累一定的深度。对于孩子喜欢的话题,读深一点是自然而然的。Alex图书馆借书单据儿子ALex上二年级,他每周的作业主要就是ReadingLog。我保留了一份那个时期他的阅读书单(从2009年10月到2010年4月),不完全统计,除了我们自己买的和在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借的不算,光在公共图书馆借的书,儿子就读完了超过300本。他的各种读书笔记的素材都来源于这些书(老师和家长都不会指定)。培养孩子成为“终生的阅读者”,读书笔记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而学校的读书笔记要求更为系统:·特点一,结合教学进度,不断通过阅读提高孩子的归纳,联系实际,抓住重点的能力;·特点二,有明确的评分标准作为阅读行为指引;·特点三,别出心裁保持孩子阅读的兴趣。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下,美国二年级学生做读书笔记的7种方法。主要内容:日期:书名:作者名:评价:一星到五星,你有多喜欢这本书感想:你喜欢这本书,理由;或者,你不喜欢这本书,理由。以儿子刚来美国上学不到一个月的这篇读书笔记为例:日期:2008年9月30日书名:TigerMath(关于老虎的数学)作者:Ann,Nagda,CindyBickel评价:5星感想:我喜欢这本书,因为T.J.(小老虎的名字)在很多年后还记得Cindy(饲养员)。另外,书里的图表帮助我认识数字。1)任务一:记录每天所读的书名(如果一天没读完,可以记下页码)和作者名,以及所花的阅读时间,目标是每天15分钟,自由选择书本,多少本书不限。儿子常读到40分钟或超过1个小时,老师会在这样的纪录旁画个笑脸,写个“哇!”之类的。一张表格是一周7天的记录(从上周五到这周四),一周评估一次。评估标准分为两个部分:a) 学生自我评估(在选项前打勾):我保证了功课的质量:书写整齐,拼写正确(因为是抄写而已),资料完整,进行检查我有合作性:我和家长一起回顾了以上的功课b) 老师评估(RubricScore,一种描述过程指标的评分标准,在教育中广泛用在阅读和写作的评估上)“+” 达成7天阅读6到7本书的目标,以及完整准确地记录所要求的资料“V+”达成7天阅读4到5本书的目标,以及/或没有完整准确地记录所要求的资料 第18页共18页“V”达成7天阅读0到3本书的目标,以及/或没有完整准确地记录所要求的资料2)任务二:选取一本书进行故事复述,分别用3句话概括故事的开始,发展和结局,还提供了一个详细的示范例子。也是一周完成一次,星期五上交。评估标准也分为两个部分:a)学生自我评估(在选项前打勾):我保证了功课的质量:书写整齐,使用二年级水平的拼写,资料完整,进行检查我有合作性:我和家长一起回顾了以上的功课b)老师评估(也是用RubricScore)“+”达到要求:完整地复述故事,书写整齐,使用二年级水平的拼写。每部分有三个句子描述该部分的主要意思。“V+”快要达到要求:复述故事稍欠完整,以及/或书写不很整齐,不能完全使用二年级水平的拼写。每部分没有三个句子描述该部分的主要意思,或者未能描述清楚主要意思。“V”需要提高:不能完整地复述故事,以及/或书写不整齐。每部分没有三个句子描述该部分的主要意思,或者未能描述/描述清楚主要意思。附上儿子写的一篇笔记为例:书名:ArthurMeetsthePresident作者:MarcBrown故事的开头:Arthur在“我怎样帮助美国变得更好”的作文比赛中胜出,被邀请到白宫。老师说他要在总统面前讲这篇作文,所以他一定要把讲稿记下来。故事的中间:Arthur有些紧张,他在飞机上,酒店里和到白宫的路上都不断练习,但一阵强风把他的讲稿吹走了!故事的结尾:Arthur开始了,但站在总统旁边,他脑子一片空白。他妹妹爬到一棵树上,把新的讲稿展开给Arthur看。Arthur放松了,顺利做完了他的演讲!这种笔记头一个任务和复述式笔记的相同。第二个任务则是纪录在文章读到某个段落或情节时的联想:当我读到什么内容,我联想起什么内容,这两种情形是相似的,理由是什么,这样的联系让我明白了什么。为了帮助孩子完成这个任务,表格背面有“联系实际”的指引:1)在你本周读的书里,找一本你能够联系实际的。注意在有些书里比较容易找,另一些则不然。2)注意你所作的联系是适当的,能够帮助你在某种程度上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某个方面。3)注意你所作的联系要前后呼应,使读你笔记的人一目了然。评估标准也分为两个部分:a) 学生自我评估(在选项前打勾):我保证了功课的质量:书写整齐,使用二年级水平的拼写,资料完整,进行检查我有合作性:我和家长一起回顾了以上的功课b) 老师评估(也是用RubricScore)“+” 达到要求:笔记中“联系实际”的四个部份前后呼应而恰当,帮助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某个方面。书写整齐,使用二年级水平的拼写。“V+”快要达到要求:笔记中“联系实际”的四个部份中,大部份能够做到前后呼应而恰当,帮助较好地理解故事的某个方面以及/或书写不很整齐,不能完全使用二年级水平的拼写。“V”需要提高:不能做到前后呼应而恰当地做出“联系实际”的笔记,以及/或书写不整齐,不能使用二年级水平的拼写。附上儿子写的一篇笔记为例:书名:FrankensteinTakestheCake作者:AdamRex 第18页共18页当我读到“噢,婚礼上能有竖琴师吗?我听说竖琴师很好吃......"时,我想到自己第一次问”我能嚼口香糖,我也能吞它喽?“的时候。这两个情形相似,因为Frankenstein(故事的主角)和我都是在问一些让我们感到很糊涂的东西。这样的联系让我明白了人在第一次做一件事的时候,有时会感到困惑,就像我和Frankenstein这样。这种笔记头一个任务也和复述式笔记的相同。第二个任务则是纪录所读故事的几大要素:人物:场景:冲突:解决方法: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为了帮助孩子完成这个任务,表格背面有“判断重点”的指引:1)在你本周读的书里,找一本叙述性的故事书。有些书比较容易帮我们完成这个练习,另一些则不然。2)注意用整齐的字体,完整的句子来表述你阅读故事后所判断的重点。3)注意你只需要纪录最重要的信息,比如,你不需要把所有的人物都罗列出来,但要把起重要作用的主要人物列出来。评估标准也分为两个部分:a)学生自我评估(在选项前打勾):我保证了功课的质量:书写整齐,使用正在学习的花体书法,使用二年级水平的拼写,资料完整,进行检查我有合作性:我和家长一起回顾了以上的功课b)老师评估(也是用RubricScore)“+”达到要求:使用完整的句子清晰地完成了对所有要素的判断。书写整齐,使用二年级水平的拼写。“V+”快要达到要求:对大部份要素能够做出完整和清晰的判断以及/或书写不很整齐,不能完全使用二年级水平的拼写。“V”需要提高:不能对几大要素做出完整和清晰的判断,以及/或书写不整齐,不能使用二年级水平的拼写。附上儿子写的一篇笔记为例:书名:HoppyGoesToSchool作者:DawmBentely人物: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Hoppy(一只兔子),Goode医生和孩子们。场景:故事的主要场景是学校冲突:兔子不知道自己的新家是否足够安全,所以不敢离开它的笼子解决方法:全班孩子都来照顾Hoppy,为它清洁笼子,给它喂食,替它梳毛,给他喝清洁的水。作者想表达的意思:用你想被对待的态度来对待动物!下面两种笔记更偏向于增加阅读活动的兴趣:美式足球赛季,老师们推出的是足球式的“ReadingLog"。孩子的任务是纪录一周内所读书的题目和作者名,在右面的小头盔上涂色,评出最喜欢的书来,然后把要推荐给同学看的书信息摘录在一张画着美式足球的画上,涂好自己喜欢的颜色。老师会将这一个个的“小足球”挂在教室里,所以我没法保留Alex的小足球。在执行上述任务一段时间后,最近孩子们投入了一个名为”Ozzie'sReadingProgram"的读书活动,这个活动是由一个本地棒球队赞助的。活动会持续8周,孩子们纪录自己的课外读书时间,目标是每周200分钟,每两周进展的象征就是在无形的棒球场上的一垒。每进到一垒,孩子们就能在学校用一种开心的形式进行庆贺,棒球队赞助小礼物,热狗,饮料和球赛门票。这是他们的时间表:一垒:2月5日 OzzieDay-穿球队的颜色或球队的服装上学二垒:2月19日P.J.Day-穿你的睡衣上学!(儿子说,一整天喔!)三垒:3月5日 SpiritDay-穿学校颜色的服装上学本垒:3月19日 CrazyHairDay-整最疯狂的发型上学(还可以喷颜色-平时不可以) 第18页共18页老师设计了一份作业指引,内容是这样的:你这周的工作是就你读过的一本书做一份漂亮的档案,请你在本周末把你的项目拿到学校来,和同学一同分享。材料:1)一个纸质文件夹(学校会提供给孩子,在文具店也可以轻易买到同样的)2)有分行和没有分行的纸张3)蜡笔和彩色铅笔4)胶水指引:1)在文件夹的封面写上书的标题,作者,你的名字,然后画上关于这本书的彩色的画。2)在有分行的纸上写(或打字)出这本书的内容摘要,控制在一个段落以内;然后把纸贴在文件夹内面的左侧。3)在没有分行的半张纸上,画出书中你认为重要的一个事件或情节,写上标题;然后贴在文件夹里面的右上方。4)在没有分行的半张纸上,写出你对这本书的看法;然后贴在文件夹里面的右下方。5)在文件夹的封底上画出书中的主要角色或物体(如果不是小说故事的话),标注名称。儿子给我看了这个项目描述后,我问他会不会,他说虽然没有做过,但是以前看到过别人的(这是二年级第三学期的作业,估计老师给他们看过一些原来学生的作品),他自己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我于是说:“很好,作业本来就该自己完成的,如果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忙,你也可以提出来。建议你开始前先想一想整件事应该怎么开始,脑子里有个大致的计划就不用做到一半才手忙脚乱地找东西。还要想想时间的安排,这个项目大概会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和你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怎样才能不产生矛盾。”儿子决定先把需要用的文具准备好,书因为是天天读的,他立刻就可以决定写哪本,写之前再看一遍。至于时间安排,他打算星期一先画封面封底,星期二做内页内容的起草,星期三抄写和完成整份档案,第四天是buffer(备用时间),星期五如期上交。儿子还主动提出可以在家先练练演示(上次练习演示“声音项目”,让他觉得很有帮助)。看到儿子心中有数,我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接下来的几天,每次他拿给我看半成品的时候,我都认真欣赏,表扬几个好的细节;最后他很得意地完成了这个项目,我认为还是挺漂亮的。文件夹封面:儿子选的是一本苏斯博士写的书《生日快乐》:鸟身上的BB代表BrithdayBird(生日鸟)文件夹封底:主要角色是生日鸟和小男孩Nate内容摘要:这是关于在Katroo这个地方,人们怎么过生日的故事。里面讲到一个叫Nate的小男孩过生日,生日鸟来到他家,带他去了一趟兴奋之旅,他们去吃东西,游泳,跳舞,买东西,还有更多更多!重要情节:我希望我们也能象Katroo的人一样过生日我的意见:这本书很好看。苏斯博士总是在他的书里描写很多好笑的行动,还有很多押韵的句子。我觉得你们都应该读读这一本。这就是文件夹里面的样子(后来儿子加了几道边做装饰)千万别再这样奖励孩子了!有家长问:我儿子4岁,上幼儿园中班,有一天回来他要求我给他买一辆儿童小汽车,他已经有两辆了,我说没有必要再要一辆,不过我答应他等他在幼儿园得到老师夸赞就买给他。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第18页共18页我想起心理学家雷珀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找到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分为两组,一组许诺“画得好就奖励”。另一组告诉他们“非常期待经常看到你们的作品”。两个组的孩子都高兴地画画,前一组的孩子得到了奖品,后一组的孩子得到了赞赏。三个星期以后前一组的孩子兴趣明显降低,大多不情愿主动去绘画了,后一组的孩子却一如既往,兴致不减。这个实验曾反复进行多次,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想激励孩子,一定要多用精神奖励,尽量别用物质奖励。今天我们先不探讨小汽车是该买还是不该买,单单就在如何买这个问题上,这位家长的做法显然就是完全错误的。对于孩子而言,物质应该是用来消费的,而不是用来奖励的。什么时候可以消费可以花这个钱呢?原则其实很简单,孩子确实需要的时候。物质奖励有多坏?不少家长都喜欢用物质奖励孩子,以便让孩子听话、好好学习、多做家务等,效果似乎也很明显,但事实上,长期使用物质手段奖励孩子,会造成很多隐患。最近莉莉妈妈就特别头痛,对自己的孩子莉莉已经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某天莉莉要参加考试,临上学前问妈妈:“妈妈,我考试好有没有奖励?”妈妈逗弄莉莉说“没有”,没想到莉莉脸色一变,非常不高兴地说“没有奖励我就不参加考试了,你看着办!”小小年纪会说这样的话,竟然还威胁大人!究其原因,还得从孩子上幼儿园时说起。当时莉莉不想上幼儿园,每次上学都要哭闹,正当全家人都一筹莫展时,奶奶说:“你乖乖去上学,放学后奶奶带你去吃肯德基……”没想到立竿见影,于是大家都学会了这一招,渐渐发展到“把饭吃完,就可以看动画片”,“把玩具收拾好,奖励吃糖果”,“在学校表现好,奖励去动物园”,“听话不哭闹奖励新玩具”,甚至“收拾自己房间打扫卫生奖励10块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家长不知道,用物质奖励作为孩子行为的引诱和刺激,会导致两个严重的隐患:1、让孩子误把奖励当目的人的行为动力来源于两大动机,即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而物质奖励会让人的内部动机消减,最后只能依靠外部动机行动,否则就会丧失行动的动力。具体来说,物质奖励容易使孩子的行为逐步降低到只以获得奖励为目的,而忘记自己的兴趣与初衷,为奖品而行动,而对被奖赏的行为本身失去兴趣,客观上阻碍了行为习惯的养成。哪天没有奖励了,孩子就不愿行动了,错误地把行为作为交换奖赏的筹码,把努力变成了一场交易。请让孩子牢牢记住:这是他应该做的,他是在为自己学习,为自己努力,而不是为父母的物质奖励!2、让孩子物质欲望过度膨胀,变得功利和势力靠奖励激发起来的行为,就必须靠不断升级的奖励来维持前进,孩子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对物质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最要命的是,物质奖励就像个无底洞,就算你想要急刹车,那也是风险相当之大的,弄不好“车毁人亡”。对孩子将来而言,也难免养成凡事“物质第一、金钱第一”的错误价值观,谁有好东西就向谁靠拢,从而严重影响今后的为人处世。如何用好精神奖励?有个小男孩,他在读的学校有一位女老师,长得很漂亮,无论她走到哪里,那里的人都会为她眼睛一亮。因此,她的学生特别是男学生,都非常希望得到她的喜爱和重视。这位女老师非常喜欢班上一个名叫罗斯的小男孩,因为他学习成绩突出,并且很守纪律。在罗斯班级的毕业典礼那天,女老师安排罗斯在典礼上致辞,并亲吻他,祝愿他走向成功之路。为了得到女老师一个吻的奖励,小男孩开始发奋学习,没过多久,他的成绩就提高了很多,而且几乎全校都知道了这个很出色的男孩。随之,他的愿望也实现了——他真的得到了那个美丽的女老师一个吻的奖励。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的第33任美国总统亨利•杜鲁门。这则故事很有代表意义,伟大的一吻,激励了一个孩子奋发图强成为杰出人才,其激发力远远胜过任何物质上的奖励。家长究竟该如何用好精神奖励呢?下面给大家4点建议。 第18页共18页1、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兴趣是最大最持久的动力,基于好奇、探索与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其获得的内在乐趣与满足感、成就感、自豪感等,对孩子本身就是最好、最高级别的精神奖励。这种奖励最简单最经济,它不需要大人说任何语言、采取任何行动,也不需要一分钱,但却经常被家长所忽视。有一次我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一群家长和一个围棋培训老师交流,老师介绍有很多孩子十来岁就退学,开始走职业棋手的道路,白天黑夜都在研究棋子。此言一出,家长们纷纷炸开了锅,最大的疑问就是:这么小就这样,苦不苦、无不无聊?结果事实是,这些孩子却这样评价自己的围棋生活:“很好玩呀,怎么会苦呢?至于无聊就更不会了!”你看,这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满满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也是孩子行为的内在动机中最重要的部分。2、语言奖励好不容易拿着画笔摆弄了整天,一幅五彩缤纷的大作终于诞生了。看着自己的大作,孩子心里头的快乐不亚于站在奥运领奖台上的冠军。这时的爸爸妈妈如何强化这种奖赏呢?当孩子拿着自己的“大作”向你炫耀时,一句“你真棒!宝宝画得真好!”无疑是孩子这个时候最希望听到的“最美的语言”,因为这是对他努力和结果的充分肯定。如果你能耐心聆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跟你分享更多创作过程中的快乐,奖励的效果就会更充分哦!3、行为奖励就像前面说到的美丽女老师的一个吻一样,家长的很多行为和动作都同样可以带给孩子很好的精神奖励效果。比如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次赞许的拍肩、一次慈爱的抚摸、一次热烈的鼓掌等,看似简单,都有可能让孩子铭记一辈子。因为它除了鼓励,还能带给孩子情感上的满足,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安全,所以,它往往比单纯的语言奖励更有效更持久。4、荣誉奖励给孩子各种荣誉标签,是学校老师经常用的精神奖励手段。对我而言,小红花、大红花就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红花代表着荣誉,是激励孩子前进、鼓起孩子自信心的一味灵丹妙药。只要开动脑筋,家长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借鉴这个方式哦!比如为孩子准备一本优秀表现档案本,只要孩子有好的表现,就可以在上面画上一朵小红花、五角星、笑脸之类,也可以盖上一个好孩子章。你还可以创造一些荣誉称号,比如“家政小明星、卫生小达人”等等。建议家长们要尽量多用精神奖励、少用物质奖励,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防止孩子形成对金钱、物质的过度贪欲。电脑、电视、网络让你的孩子变傻虽然这有些老调重弹,但这确实是一再被证明的“宇宙真理”:每天多读一些书,或是多做一些作业的孩子,成绩会比一般孩子好;而那些每天多花时间在电脑、网络、电视上的孩子,最后要“吃苦头”。这就是一项剑桥大学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他们还发现,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并不会影响学业成绩。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对剑桥郡和萨克福马的845名初中生进行了调研。他们用心率测量仪和运动感应设备测量了孩子们每天的运动水平以及久坐的时间,统计了他们每天看电视、打游戏、上网或是看书做作业的时间,然后记录了一年后他们在会考(GCSE)中的成绩。结果发现,在电脑和电视前度过的时间越长,会考成绩越差。每天在电脑或是电视前多花1小时,会考成绩就少9.3分。其中,看电视是最糟糕的娱乐,对成绩的影响最大。他们还发现,做大量运动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 第18页共18页“把时间花在电子屏幕前会影响会考成绩。”该研究的作者KirstenCorder教授谈到,“虽然我们只研究了初中生,但是我们的结论对于广大的学生群体而言均有参考意义。我们可以推论,待在屏幕前的时间会损害成绩。我们会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点。担心孩子成绩的家长现在就应该限制孩子待在屏幕前的时间。”他们也再一次证明,花时间写作业或者阅读的孩子成绩比同龄人好。在写作业或者阅读上每多花一小时,孩子的会考成绩就能增加23.1分。该研究的另一位教授EsthervanSluijs评论道:“我们相信,如果能发起限制‘电子屏幕时间’的活动,这种活动肯定能对孩子的成绩还有健康有好处。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做运动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我们应当鼓励孩子多做运动,这对国民健康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孩子有一种“笨”是学来的!说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头禅,说起时甚至带着爱意。殊不知,其中却有让孩子真的变笨的毒素!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他人的长处,就算学习成绩差,也不该被贴上“笨孩子”的标签。家长要认识孩子的弱点,更要善于带着欣赏和鼓励的眼光,发现孩子的优点和潜能。  科学家做过个实验,把一条梭子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任何时候梭子鱼饿了,只要张张嘴,把小鱼吞进去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子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子鱼就迎上去,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子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备受打击的梭子鱼沉到了池底,一动也不动了。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子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梭子鱼真是笨死了。梭子鱼原来并不笨,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可是,无数次的碰壁后,梭子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后来,它彻底绝望了,坚信自己是一条笨鱼。这种无能感最终害死了它。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他称之为“习得性愚蠢”。他说,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了自信心。在他人的眼里,就会觉得他们“越学越笨”了。◆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过早的知识传授一些热衷于所谓“智力开发”的父母,积极地对幼小的孩子进行读写算训练。那些学业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孩子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但并不理解,所以往往并未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挫伤了自信。◆大量的负面暗示 第18页共18页有一个充满寓意的童话故事: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从小就被一位巫婆关在一座高塔上面,每天只能见到巫婆。巫婆每天都对她说:“你的样子丑极了,见到你的人都会感到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怕被别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惊为天人,救出了她。这位公主才对着镜子意识到自己原来如此的美丽。事实上,很多父母都可能在无意间充当了“巫婆”的角色。说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头禅,说起时甚至带着爱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时,望子成龙的父母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聪明!”“李阿姨的女儿都能用英语和老外对话了,她比你还小呢。”……有时,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现谦虚,“我儿子不行,很笨的。”“这孩子很没脑子的。”整日被淹没在如此大量的负面暗示里,孩子怎么能不真心实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当孩子因为上述种种原因,深信自己的脑子很笨、学习能力很差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他的潜意识就会产生“保护作用”,拒绝新的资讯进入记忆库,来保护主人的信念是对的。结果就真的成了“学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快乐时,大脑里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会驱使孩子想重复这一经验。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对小孩子来说,各种探索都是学习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尝试,适当引导,让孩子可以通过一定努力品尝到胜利的喜悦。★兴趣永远第一前苏联一位教育家给孩子上课,准备了一个“发言球”,一边往下扔,一边提问,谁接到球就回答。有人表示不解,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但教育家回答说,没有“发言球”,孩子就可能没有了发言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已成老生常谈,却仍被很多父母熟视无睹。如果你希望孩子越来越聪明、越学越爱学,那就把激发、呵护、提高孩子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放到每日日程上吧。★告诉孩子,失败了没关系学习、活动总有胜败、输赢,怎么给予孩子评定是一门艺术。因为孩子本身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大多数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认识,父母对孩子的失败经历要给予足够的包容。当孩子为“失败”而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甚至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失败、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人都可能碰到,勇敢、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允许孩子失败,也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