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专科评价标准

骨科专科评价标准

ID:43466772

大小:8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03

骨科专科评价标准_第1页
骨科专科评价标准_第2页
资源描述:

《骨科专科评价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完全达到3分大部分达到2分小部分达到1分未达到0分预防足下垂1、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2、患者掌握踝泵锻炼,有护嘱。3、瘫痪病人使用防垂足板。正确摆放体位4、髋关节疾病及股骨颈骨折患者: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5、脊髓损伤患者:屈曲型骨折者保持颈部过伸位;伸展型患者骨折保持颈部中立位。6、颈椎病患者:睡眠时注意保持脊柱平直,轴线翻身。7、胸腰椎骨折患者:翻身时注意保持脊柱平直,轴线翻身。8、膝关节疾病患者:患侧膝屈曲15度-20度,膝下垫软枕。防范静脉栓塞9、抬高患肢,肢体位置

2、高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微屈15度,腘窝处避免受压,活动踝关节。10、肢体使用周期充气循环泵。11、患者掌握踝泵锻炼,饮水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12、避免患肢静脉穿刺。鉴别外周循环情况。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13、发现患髋突然出现谭响,活动受限,双下肢不等长及时报告医生并记录。14、术后患肢外展中立位(15-30度)。离床坐,保持身体与患肢角度大于90度。保持有效牵引15、下肢牵引:抬高床尾15度-30度;牵引绳与被牵引肢体的长轴一致。16、颅骨牵引:去枕或根据医嘱颈背部垫薄枕,抬高床头

3、15-20CM。17、针眼处清洁,用碘伏换药,1次/天。18、颅骨牵引:注意呼吸,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成一直线19、患者掌握肢体功能锻炼方法。20、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加减。断肢再肢管理2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2、再植侧肢体石膏托或夹板放置在功能位制动,静脉回流欠佳可抬高,动脉供血不足放平肢体。23、保持室温24-28度。24、严禁按摩与热敷患肢。避免患肢受压。25、禁烟、限制探视人员。饮食指导。腓总神经损伤护理26、抬高患肢于心脏水平,包扎不宜过紧。27、患者掌握足趾、踝泵、股四头肌舒缩锻炼。28、评估患者皮

4、温、颜色、足趾A搏动情况,肢体肿胀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发现患者足部不能背伸或乏力、肌麻痹等及时报告医生。颈椎损伤/颈椎手术后护理29、颈部制动,轴线翻身,保持脊柱成一条直线。30、每24小时翻身叩背一次。31、患者掌握深呼吸和咳嗽练习。32、绝对卧床,禁止转动头颈部(非截瘫病人肩以下部位可以活动)枕头两侧用沙袋固定。备氧气、气切包、吸痰装置。33、使用三人过床法。34、密切观察呼吸。协助安全进食,防误吸。轴线翻身35、脊柱损伤者:严格轴线翻身,保持头颈肩腰同一水平线上。36、颈椎损伤者:勿扭曲或者旋转患者的头部

5、。正确使用助行器37、使用评估双上肢肌力达四级,双下肢肌力三级以上。38、正确调整助行器高度。(仰卧、测量尺骨茎突到脚后跟距离+2.5CM)。39、协助指导正确离床,关节置换术侧离床,骨折、截瘫等从健侧离床。40、教会正确使用助行器。管理记录41、病区有预防足下垂、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深静脉栓塞、腓总神经受压/损伤;保持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颈椎损伤/颈椎手术后呼吸道通畅、轴线翻身法、功能体位护理指引、流程。助行器使用指引。42、患肢端颜色、各趾活动、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患肢长度、腿围、体位观察记录。

6、43、进行床边交接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