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ID:43457071

大小:80.0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0-02

上传者:无敌小子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_第1页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_第2页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_第3页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_第4页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YZS净水厂操作规程汇编第一制水分公司 运转工操作规程一、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二、开泵前要认真查看电压是否正常,机泵的转动部位是否灵活,进水截门是否打开,出水截门是否关闭,井水位是否达到要求三、接班人员应提前5—10分钟到岗,交接班必须履行交接手续,经双方进行交接登记并在交接簿签字后,交班者方可离岗。四、运转前要认真检查水泵及进出水管接头法兰盘,有无裂缝或松动,管道有无漏水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五、开机前首先检查真空泵系统的状况,起动真空泵排气达到标准后,才能起动机泵。六、随时注意出水口的流量,发现管道及底阀堵塞,应停机修理。七、严禁带电维修机泵等设备。断电操作时应在电阀上挂停电指示,并有专人看护。八、停机后,必须关闭出水截门及电源,并做好运行记录。九、值班人员不得酒后工作,发现身体不适,应向调度人员和分公司领导报告,并安排适当人员代替。运转工应对本泵站所属范围的安全负全部责任。十、运转中密切注意电气设备的温度、电压、电流,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如需要停机应及时向调度、水厂领导或值班干部报告,待派员抢修后方得开机运行,严禁冒险作业。十一、运转工在起动机泵时应站在绝缘板上进行操作,女工要戴好工作帽。 四、消毒操作时,应穿戴好各种安全防护用品。五、遵守保密制度,做好防范工作,发现不安全迹象,及时报告。六、坚持定期巡检制度,做好电器、机泵等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中控室操作规程中控室是水厂正常生产运行的控制中心,负责全厂设备运行的协调工作,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一、计算机每次开机时,要保证按正常顺序进入本控制系统,关机前为避免数据丢失,要先退出本控制系统再关机。二、学编程控制器(PLC)开机时,首先开电源开关,等数秒钟后开模块开关,观察各模块工作指示灯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应立即关机并报告有关人员,关机时按顺序进行。三、当系统每台设备投入自动运行前,要先检查该设备现场手动是否正常,检查正常后,将现场手动/自动开关位置打到自动位置,在操作计算机相应的画面,设置合理参数,使设备投入自动运行。四、正常运行时要经常对各画面进行切换,注意设备运行情况,观察各种设备参数变化,摸索自动化运行的经验数据,控制参数一经设定后,操作人员不能随意更改,确实需要更改时,应征得技术人员同意后方可实施,并做好记录。五、中控室和现场值班室要做好协调工作;当控制权归现场值班室时,监视各系统的运行情况,作好记录;当控制权归中控室时,现场值班室起监视作用,中控室直接控制各系统的运行,值班人员应与现场值班室保持联系,确保安全运行。六、保证电视监控系统正常工作。随时监视各系统的运行情况,记录运行人员的工作情况,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七、认真搞好生产数据统计工作,按时打印入保表、月报表并做好校核、上报工作。八、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包括各种修改、维护记录),发现故障后如实填写,并负责与行政值班人员、维修班人员联系处理。九、及时处理报警故障,重大事件必须向行政值班人员、中心调度室汇报。十、未经同意,不得将任何磁带、光盘在中控室中使用,严防危机受病毒感染,若发现病毒,应及时向有关技术人员联系处理。十一、认真比较化验室提供的有关数据,及时调整不合理运行状况,熟练操作各种应急处理,要尽快恢复生产,保证供水安全。 送水泵房操作规程1.本规程适用于清水泵房的现场操作2.送水泵房设备系统构成包括4台清水泵,液控站系统、真空泵系统、配电系统和相应的手动阀门等附属设备。3.开泵操作3.1开泵前应检查确认以下内容:3.1.1检查确认10kV配电室电机水泵电机出线柜工作状态:a.水泵电机出线柜的三相电源电压正常为10±0.5KV;二次控制电源电压正常为220V,且控制电源开关已经闭合。b.综合保护器工作正常,包括显示屏显示正常;故障信号灯在正常情况下不亮,若有保护动作,相应的故障信号灯发亮,应检查原因并作处理。c.水泵电机出线柜的开关在热备状态—即断路器在分闸状态、断路器手车在运行位置。3.1.2如启动调速电机则需要做好变频器开机的准备工作,具体参照变频器操作流程。3.1.3检查确认低压配电室(MCC3)给泵房相关设备供电的低压三相电源状态;a.低压三相电源电压正常为380~410V。b.10KV变频器的供电的抽屉开关已正常合上。c.对应液压动能装置供电的抽屉开关已正常合上。 d.真空泵供电的抽屉开关已正常合上。f.给泵房PLC柜供电的抽屉开关已正常合上。3.1.4检查水泵电机的就地电容补偿柜高压熔丝套管有无跌落,如有跌落禁止启动对应送水泵房操作规程的水泵机组,并及时报修。3.1.5检查水泵吸口侧和出水侧手动阀门是否已经全开,保证吸水口和出水口管路畅通。如果管网压力小于0.25MPa,则出水手动阀门应先关闭,待清水泵启动和液压阀门打开后,开启出水手动阀门调节出水流量,保证清水泵出水侧压力控制在0.3~0.4MPa。 加药操作规程1本规程适用于加矾系统的现场操作2加矾系统设备构成:2只溶解池,2只溶液池,5台德国ALLDOS双隔膜液压计量泵和相关附属设备,溶液池工作方式为一用一备,计量泵工作方式为两用一备。3PAC溶解池配药操作规则:3.1检查确认现场阀门控制箱和搅拌机控制箱均处于手动状态。进水阀、出液阀均已关闭,各手动阀门状态正常。3.2将足够数量的PAC吊至加药平台,开启溶解池进水阀门,待水位升至1.26m液位后关闭进水阀。3.3将规定数量的PAC倒入溶解池,尽力避免杂物进入池中。3.4再次开启进水阀将液位升至1.8m,再关闭进水阀。3.5开启溶解池搅拌机,搅拌半小时后停止。3.6记录配药时间和药的数量。3.7药液溶解后待用过程中每过2小时搅拌1次每次搅拌5分钟。4PAC溶液池配药操作规则:4.1检查确认现场阀门摔制箱和搅拌机控制箱均处于手动状态。进水阀,溶解池出液阀、溶液池出液阀均已关闭,各手动阀门状态正常。4.2确保对应溶液池已空(液位低于0.5m)并确定该溶液池出液阀门关闭后,开启对应溶解池出液阀,将溶解池的溶液完全放入相应溶液池,关闭对应溶解池出液阀。4.3开启溶液池进水阀门,待水位升至规定液位后,关闭进水阀。 4.4开启溶液池搅拌机,搅拌30分钟后停止搅拌,药液配制完毕。4.5PAC溶液池在运行状态时,应确保备用池的溶液及时配制,在溶液池液位降至0.4m时,切换至备用池,并将空池配好溶液备用。4.6溶液池在使用和备用时应每2小时搅拌一次,搅拌时间为10分钟。5加矾计量泵操作:5.1检查确认现场阀门控制箱,溶液池搅拌机控制箱和计量泵控制柜均处于手动状态,相应的溶液池出液阀和计量泵进出管路上的阀门均已开启。5.2开启该计量泵,冲程通过冲程控制器控制,频率通过调频旋钮和变频器面板控制,通过调节频率和冲程调节计量泵工作流量。5.3在运行过程中应实时观察生产工况,根据原水流量、需矾量、矾花凝结情况及沉淀出水浊度调整PAC投加量。5.4定时巡检计量泵的运行工作状态及PAC投加流量。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换计量泵时,应先启动其他计量泵,待该泵运行正常后再停止待换计量泵,确保切换过程不会出现断药现象。 加药手动操作规程一、可能发生的事故操作不当,造成坠落、淹溺等人身伤害及设备损坏。二、安全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清除溶解池和储液池内杂物。检查各管路、阀门是否正常,检查计量泵、空气机是否正常。2.检查库存药剂是否符合要求。(二)溶药1、将一定量的固态硫酸铝倒入溶解池,加水至刻度线下限,开启曝气手动阀门。2、继续加水至刻度线上限,至完全溶解后关闭曝气手动阀门,检测溶液的浓度是否符合规定。(三)加药开启计量泵进出水阀门,启动计量泵,观察储液池内矾液液位及矾管运行状况,随时调节计量泵冲程刻度或计量泵频率,并做好记录。(四)维护1、溶解池和储液池应定期清理。2、计量泵和空压机每年解体保养一次。3、定期检查加矾管。4、做好设备、构筑物和现场卫生工作。三、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2.发生人身伤害时,应立即停止运行设备,如实向部门领导汇报事故情况,并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液氯使用安全规程一.氯是剧毒气体,发生泄漏事故时,危害大,损失严重,必须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用氯制度,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位。二.液氯钢瓶不得放在阳光下曝晒或靠近热源。严禁将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及其他易与氯气发生反应的物品放在钢瓶附近。钢瓶搬运要做到轻、稳,严禁撞击。三.加氯间应备有专用钢瓶开启扳手,不得挪作他用,开启或关闭瓶阀要缓慢操作,不得用力过猛或强行关闭。四.钢瓶内液氯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余压。每只钢瓶使用后应保留5公斤以上余氯。五.氯瓶应保持清洁卫生,配件完整,编号、皮重、厂牌清楚。满瓶、空瓶应挂牌示意,不得混放。六.加氯间应保持空气流通,通风设备良好。发生泄漏时,禁止用鼻子嗅闻,应用氨水检查。七.按规定操作顺序开启或关闭加氯机。压力水中断时应及时关闭出氯总阀。八.加氯系统中压力表要定期校验,出现压力异常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解决。九.泄氯回收装置要求每月定期启动,检查探头及其他附属设施是否正常备用。十.液氯氯瓶由生产厂家永久性托管,发现氯瓶故障及时向厂家反映。十一. 防毒面具和氯气泄漏应急工具应时刻处于正常备用状态且性能良好,有关人员应会使用防毒面具和氯气泄漏应急工具,个体防护用品要定期检、清理、及时更新。一.做好交接班手续,把一切情况、处理结果及上级指示交待清楚,并作好记录。 链接氯瓶操作规程1.班组长须监护要进行的工作。2.现场操作人员要受过专门培训。3.打开风机进行通风直至换瓶操作结束。4.操作前检查有完好的、正确规格的专用垫圈,有效的氯水,完全合格的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扳手等工具。5.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一人操作,一人监护。6.利用行车起吊,同时读取行车秤的满瓶重量读数。7.群人氯瓶已安全放置。8.读取电子秤的满瓶重量读数们进行重量复核。9.检查歧管及歧管接头,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向班组长报告,并进行处置,直至可以安全操作。10.取下氯瓶总阀塑料保护帽。11.小心去除氯瓶总阀出氯口上的保护帽。12.检查氯瓶总阀出氯口四周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向班组长报告,并进行处置,直至可以安全操作。13.换上新的专用垫圈,小心将轭钳阀(针形阀)与氯瓶总阀连接好。14.用专用扳手缓慢打开瓶上气阀1/4圈,并用氯水检查其气密性。15.如不漏气完全打开氯瓶总阀。16.一次打开轭钳阀(针形阀)、歧管连接阀,并用氯水测试漏气性,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向调度班长或班组长报告,并进行处置,直至可以安全操作。 1.如没发现泄漏,可以取下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并放在手边处于备用状态。2.关闭氯瓶总阀,轭钳阀(针形阀),歧管链接阀。3.做好操作日期、氯瓶标号、氯瓶重量、操作人等记录。4.填写氯瓶调试程序表。 二氧化氯化学发生器操作管理一、卫生及安全指引1、二氧化氯发生器工作室环境必须保持卫生整洁,机械设备要经常保持整洁和维护。 2、清洁发生器时应停机进行,用布揩净发生器,放好顶盖,污物用中性洗涤剂揩净。 3、值班人员必须熟悉发生器的操作指引和使用说明,不得在无相关知识情况下使用和拆换零配件。 4、在启动发生器前,应劝离无关人员离开工作现场,避免损坏发生器及伤害他人的事故发生。5、值班人员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都应仔细观察发生器部件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队解决,不能解决时应第一时间向上级反映汇报。值班时应特别注意输送软管是否有破裂,以免造成生产安全事故。 6、操作人员应注意不要超过发生器输送系统使用最大压力值,以免损坏机器。7、固体消毒粉和活化剂应在避光、防潮、防热、防鼠的环境中分别放臵,不得混装、混堆。8、发生器工作室严禁烟火。二、运行操作开启固体料桶进水阀门,加水至规定刻度,加进固体消毒粉,把大块结团状捏成粉状加进料桶,搅拌。1、开启活化剂进料桶进水阀门,加水至规定刻度,将活化剂缓慢加进料桶,不允许先加活化剂后加水,否则会造成生产安全事故。 2、用流量计开关缓慢地把两种料加进反应器桶。本反应进料时应先进固体消毒剂后过活化剂,或者同时进料,决不允许先进活化剂、后进固体消毒剂。3、待料进完后,可开启计量泵,将药连续准确地加进清水池。4、值班人员平时应该时刻留意发生器药物蓄存量,避免空药运行。并且留意输送泵能否输送出药物,避免因管道真空而造成药物输送不出的现象。三、二氧化氯消毒粉和活化剂的使用:每次配药都应在值班记录薄上登记,要根据进水量适当调整制氯输出量,如遇停水等特殊情况而造成影响,应在记录薄上作相应说明。 四、沉淀剂硫酸铝的使用:每次添加以每桶(70斤)计算并记录。经药品的使用量应根据不同季节和环境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值班时应留意观察水源水的浑浊度而对添加量作出相应的调整。密切注意水源水的浊度变化,及时调整硫酸铝液的投放量。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或技术人员反映,并在记录薄上如实记录。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二氧化氯设备的维护保养规定1、日常保养项目、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日检查二氧化氯发生设备、投加设备、计量设备是否运行正常;2)每日检查二氧化氯原料储备库房情况,看是否有异常;3)每日检查管道、接口等的密封情况,并注意环境卫生。2、定期维护项目、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年对二氧化氯发生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一次;2)定期维护二氧化氯投加和计量设备,可按液氯投加和计量设备进行维护;3)每年对二氧化氯投加管路进行检修维护。3、大修理项目、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3年对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维修一次;2)每(1~3)年对二氧化氯管路进行检修维护,必要时进行全面更换;3)二氧化氯投加和计量装置的大维修项目,可按液氯的投加和计量装置的大修理项目规定进行。 二氧化氯使用规定1、二氧化氯消毒系统应采用包括原料调制供应、二氧化氯发生、投加的成套设备,必须有相应有效的各种安全设施。2、二氧化氯与水应充分混合,有效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min。3、二氧化氯的制备、投加设备及管道、管配件必须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操作台、操作梯及地面均应有耐腐蚀的表层处理。设备间内应有每小时换气(8~12)次的通风设施,并应配备二氧化氯泄漏的检测仪和报警设施及稀释泄漏溶液的快速水冲洗设施。设备间应与储存库房毗邻。 泄氯吸收装置使用规定1、当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时,浓度应保持在12%以上,并保证溶液不结晶结块。2、吸收系统采用探测报警,溶液泵、风机联动时应先启动溶液泵再启动风机。3、风机风量应满足气体循环次数(8~12)次/h。4、泄氯报警仪设定值应在0.1mg/L。5、泄氯报警仪探头应保持整洁、灵敏。6、泄氯吸收装置应每周联动一次。 空压机运行操作规程一、可能发生的事故1.设备操作不当,造成夹伤、烫伤、触电等人身伤害及设备损坏。2.排气管路积碳、润滑油、温度和安全设备失效,排气不畅,引起火灾和爆炸。二、安全操作规程(一)运行前操作1.运行前检查控制箱电源是否正常。2.检查储气罐出气阀是否打开,禁止气阀启动。3.开动空压机前必须检查油线为,润滑油应加至邮箱的中部,严禁断油使用。4.开关按钮打到“ON”位置。5.检查矾池气管管路及阀门,确定无破损漏气现象。6.打开对应矾池上的气管阀门。(二)手动操作1.将控制箱手自动开关打到“手动”位置。2.开启曝气手动阀门。3.按下对应矾池的电磁阀开按钮,开始曝气。4.曝气完毕,关闭电磁阀。(三)自动控制1.将控制箱手自动开关打到“自动”位置。2.检查空压机是否定时自动启动曝气,定时关机。 (四)维护每月排放储备罐内积水三、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在运行过程中若发生不正常的声响、气味、振动或发生故障,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停车,检修好后方可使用。2.发生触电、火灾事故、立即切断电源,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使用绝缘物将电源与触电者分离,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抢救,立即送医治疗。如实向部门领导汇报事故情况。3.中毒者立即转移至通风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抢救,发生机械、外力伤害时,根据伤势处理,并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北水源蓄渗水池管理制度 1、当河水浊度较低时,可以达到蓄水池引用要求,首先要提前提取河水水样进行化验,合格后方可引入。2、经取样化验,河水出现有毒物质及其他污染物的情况,不能引入一级沉淀池,河水浊度严重时不能引入一级沉淀池(泥水、黑水、水泥水、含有异常颜色的水等)。3、当河水可以引入时,看水工要加密监测,及时观察引入水的情况,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关闭进水闸门,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并做好记录。5、做好每次引水、闭水时间记录。6、看水人员每日进行巡视检查,发现异常、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上报。7、冬季根据天气变化及河道结冰情况采取刨冰措施保证进水畅通。8,、保持院内清洁,不得堆积废弃物和垃圾。9、定期查看闸板是否堵塞、进出水口有无异物及沉淀池院墙围挡有无损坏,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次氯酸钠消毒装置维护注意事项为了确保次氯酸钠装置的安全投药量及运行的可靠性,特定本事项操作人员参照执行。一、系统的常规检查和维护1、检查药桶液体是否有空漏情况2、检查电磁流量计是否正常运行。3、检查系统是否有泄露4、检查泵的吸液端是否有气泡,有及时排出。5、检查电磁计量泵有无异常声响6、经常测定处理后水中药量的浓度是否与供水的指标一致,并记录药剂浓度。7、记录药液的消耗量,电磁流量计流量。8、及时处理系统泄露的药液。9、检查设备面板是否有故障信息,如有及时处理。二、系统的操作1、开启室外进水管投药闸门2、打开电源开关,按设备面板上“启动/停止”按钮系统自检30秒后切换正常工作状态,触摸屏显示智能加氯系统画面。3、系统关闭时,执行以上步骤的逆过程。三、注意事项1、系统必须有指定的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2、警告标示粘贴完好,严防相关人员进入操作间。3、 系统出现故障,请专业人员依据系统说明书进行修理或通知厂家予以解决。1、操作人员须在设置投加量和进行矫正时,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提示的步骤进行。 消毒制度依据《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规定,按照智能加氯系统操作规程,结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制定本制度。一、严格按照智能加氯系统操作规程执行,使用物品、器具必须符合卫生标准。二、工作人员操作时,必须佩带面具、手套、眼镜、身着工作服。三、严格执行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消毒室准入制度。四、加强改善工作人员自身的卫生环境和条件。绝对不许带病上岗,使人民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操作员职责一、严格按照《水质消毒剂指标》进行加氯工作,确保加氯数据可靠。二、熟悉使用仪器和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认真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三、严格遵守质量体系要素,认真填写原始记录的原始性、完整性,做到加氯报告准备无误。四、保证正确使用加氯消毒设施,正确填写加氯数据。五、发现加氯机出现异常的,要进行复查。六、做好加氯间内务和安全工作,保持良好的监测环境。七、系统必须有指定的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八、系统出现故障,请专业人员依据系统说明书进行修理或通知厂家予以解决,不得擅自拆除装置。九、.操作人员须在设置投加量和进行计量矫正时,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提示的步骤进行。 消毒间职责一、全面完成化验室规定的年、度、月工作计划。二、严格按照《水质消毒剂指标》进行加氯,按规定进行数据处理,认真填报加氯数据。三、负责加氯设备的运行检查就维护、使用、保管。四、负责消毒药品管理。五、负责加氯间内务、安全和卫生。六、负责实施新项目开发。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次氯酸钠中毒应急救援预案一、次氯酸钠的危险性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健康危害:次氯酸钠对皮肤黏膜有腐蚀作用,溶液的腐蚀性与同浓度的氢氧化钠相似。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次氯酸钠在胃中与胃酸接触后,即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对胃黏膜有较大刺激性。大量吸收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二、中毒预防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事故应急处理吸入:立即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在监护人的帮助下到公司医务室进行观察、治疗。情况严重时拨打公司医务室电话或“120”到现场施救。眼:症状较轻时在监护人的帮助下到公司医务室使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有持续的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皮肤:症状较轻时可自行彻底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可去医务室或就去专科医院就诊。污染的衣服要洗干净后再穿。误服:可口服100~200ml的生蛋清、氢氧化铝凝胶或牛奶。但是出现中毒症状者应到医院就诊。次氯酸钠所在的仓库或使用车间发生火灾:次氯酸钠不燃,但为氧化剂可助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应疏散火灾现场周围50米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自行灭火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