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41552
大小:138.0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01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得分训练(三)(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得分训练(三)(含解析)1.战国中期,有的诸侯国国君给予各级官吏不同数量的粮食或钱币,作为俸禄,官位的高低是确定俸禄多少的依据,故这一时期既出现了万石厚禄的高官,也出现了斗食的小吏。这说明该时期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国君利用利益关系控制官吏C.中央对国家财政严加管控D.各级官员按照俸禄划分等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侯国国君给予各级官吏不同数量的粮食或钱币,作为俸禄,官位的高低是确定俸禄多少的依据”可知国君通过俸禄加强对官吏的控制和管理,说明国君利用利益关系控制官吏
2、,故选B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在秦统一以后,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官吏的俸禄问题,不是对国家财政的管控,故排除C项;官员是按照官位高低确定俸禄多少,而不是按俸禄多少划分等级,故排除D项。2.董仲舒认为,天是为百姓而生皇帝,而不是为皇帝生百姓。如果皇帝的统治对百姓有好处,天就允许他继续做皇帝,否则就要剥夺他的皇位。这一思想A.具有限制皇权的积极意义B.论证了皇权的神圣性C.否定了“天人感应”的学说D.把孔子的学说宗教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如果皇帝的统治对百姓有好处,天就允许他继续做皇帝,否则就要剥夺他的
3、皇位”可知董仲舒的思想明显体现了对皇权的限制,故选A项;根据“否则就要剥夺他的皇位”可知董仲舒不是论证了皇权的神圣性,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思想体现了“天人感应”,而不是否定了“天人感应”,故排除C项;材料中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不是将孔子的学说宗教化,故排除D项。3.隋朝初年,沿用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后隋文帝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大业年间,隋炀帝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仍然是郡、县两级制。这种变化说明A.地方行政制度处于探索之中B.专制皇权治国具有随意性C.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断变化D.郡县制正在向行省
4、制转变【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反映了隋文帝和隋炀帝对地方行政设置的变动,说明隋代在地方行政制度的设置上处于探索阶段,并不是具有随意性,故排除B项;地方行政设置的变动并不能说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变化,故排除C项;行省制的设置是在元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4.下图为《明代玉米、甘薯传播路线图》。据此可知A.京师是农作物新品种的集散地B.农作物新品种首先在南方试种获得成功C.传教士是农作物新品种传播者D.清政府有计划地从南洋引进了新作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内容可知,玉米和甘薯的传播路线是由南到北,可
5、以说明农作物新品种是先在南方种植成功才进一步向北方传播,故选B项;根据路线图可知,京师是新品种最后传播到的地区,所以“集散地”的说法有误,故排除A项;从路线图上无法看出传教士是农作物新品种的传播者,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明代玉米和甘薯的传播,与清政府无关,故排除D项。5.甲午战争后,由部分御史言官和翰林学士组成的清流派借机攻击洋务派,认为其努力的前数十年乃“粉饰之局”。他们的言论往往与民族主义、爱国情操、圣人之道联系在一起,颇能“坐致时誉”。这说明清流派A.主张政治改革B.具有空谈作风C.反对洋务运动D.践行经世思想
6、【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甲午战争后,由部分御史言官和翰林学士组成的清流派借机攻击洋务派”、“他们的言论往往与民族主义、爱国情操、圣人之道联系在一起”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流派借甲午战争战败之机攻击洋务派,而且往往从国家大义的角度出发,却没有不能真正为挽救民族危机做出贡献,体现了其空谈的作风,并非是经世思想,故选B项,排除D项;主张政治改革的是维新派,故排除A项;清流派是借机攻击洋务派,只是为了沽名钓誉,并不是为了反对洋务运动,故排除C项。6.1910年12月15日,《申报》上刊登了两版广告,主要涉及保险、补品、
7、酒器、洋行、药物、机器等方面的内容。这反映了A.报刊宣传服务于实业建设B.民众生活出现多样化趋势C.追求洋货已成为社会潮流D.百姓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答案】B【解析】【详解】《申报》刊登的广告内容主要涉及保险、补品、酒器、洋行、药物、机器等方面,这些广告都是针对当时民众的生活进行宣传的,说明当时的民众生活出现多样化趋势,故选B项;保险不属于实业建设,故A项说法有误,故排除;当时民众生活出现多样化趋势,但不能说明追求洋货成为社会潮流,故排除C项;广告涉及的内容还有机器,并不能说明当时百姓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故排除D项。7
8、.1926年9月毛泽东发表文章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就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这一观点反映出当时A.推翻乡村封建势力是革命的要求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基本形成C.中共已找到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D.国民革命的核心任务是土地革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