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3436526

大小:17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03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答案填在答题卡中。)1.孔孟经历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A.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B.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C.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发展趋势D.儒者主张遭受社会的普遍排斥【答案】B【解析】【详解】孟子认为“治天下舍我其谁”反映了儒者是具有经

2、世济民的担当精神的,故选C;材料不涉及重构伦理道德的信息,A排除;选项B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普遍”太绝对,排除D。2.儒家主张“有为”,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倡导“无为”,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儒道两家完全对立B.道家是对儒家补充完善C.儒家比道家更先进D.儒道具有不同的处世观【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儒道两家具有不同的处世观,儒家主张入世,道家主张出世,故D项正确。A项中的“完全对立”错误,儒道两家思想从对立走向互补,排除。材料信息没有体现道家是对儒家补充完善,而是强调儒道具有不同的处世观,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儒家比道家更

3、先进,而是强调儒道具有不同的处世观,排除C。-19-3.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节俭,不可能着装时尚,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4、·墨子思想4.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面)”。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强调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在用乐器时的等级,体现了古代礼乐制度。主张遵从“礼”的思想家是孔子,他提出“克己复礼”,故答案为B。AC项也属于儒家思想家,但所选要求最符合,排除;D项为道家代表,与材料观点无关。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5.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兼儒墨,合名法”而编

5、撰成《吕氏春秋》,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该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界A.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B.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C.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D.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19-【答案】D【解析】“兼儒墨,合名法”体现出思想的融合趋势,故D正确;此时法家思想逐渐占据主导,故A错误;材料还提及其他思想,故B错误;C中共识不符合百家争鸣时期特点。6.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下列解决“周文疲弊”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思想是A.儒家B.法家C.墨家D

6、.道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是指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以及相应的礼乐制度。儒家主张仁政,要求回复周礼,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故A错误;法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严刑酷法,顺应时代潮流,故B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反映了小生产者的愿望,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故C项错误;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恢复到原始状态,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不符合时代潮流,故D错误。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

7、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答案】A【解析】武帝之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主流思想。这里的“儒术”体现出“外儒内法”的思想。故本题选A-19-;新儒学核心仍然是儒家思想,故B错误;新儒学是在先秦儒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故C错误;D中全面吸收说法绝对。8.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