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肌下减压术》ppt课件

《颞肌下减压术》ppt课件

ID:43424139

大小:914.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08

《颞肌下减压术》ppt课件_第1页
《颞肌下减压术》ppt课件_第2页
《颞肌下减压术》ppt课件_第3页
《颞肌下减压术》ppt课件_第4页
《颞肌下减压术》ppt课件_第5页
《颞肌下减压术》ppt课件_第6页
《颞肌下减压术》ppt课件_第7页
《颞肌下减压术》ppt课件_第8页
《颞肌下减压术》ppt课件_第9页
《颞肌下减压术》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颞肌下减压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颞肌下减压术颞肌下减压术subtemporaldecompression概述切除颞肌下一定范围的颅骨,并切开硬脑膜,使脑得以向外膨出,降低颅内压,即为颞肌下减压术。这种手术不能除去病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颅内压增高。在现今诊断治疗技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已较少单独应用。多数情况下,是在开颅术时去除颞肌下部分颅骨,附带作颞肌下减压。Münch等(2000)提出颞区减压时要尽力将骨窗下缘骨质咬除到颅中窝底水平,这样可使颞叶充分向外移动,增加减压效果。适应症颞肌下减压术适用于:1.严重颅脑损伤,已排除或清

2、除了颅内血肿,但脑水肿或脑肿胀严重,为缓解颅内压增高,防止颅内高压危象,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可实行减压。2.小脑幕上肿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诊断尚不肯定,或弥散性病变无法除去病因,或病人全身情况不允许立即做根治性手术治疗时,可先做本手术。3.小脑幕上深部或重要部位肿瘤未能完全切除,或不能根治的恶性肿瘤,为延缓再度发生颅内压增高的时间,在手术中常同时做颞肌下减压术。4.准备做放射治疗的病人,为防止放射后脑水肿引起脑疝,可做颞肌下减压,以减少放射治疗的危险。禁忌症1.颅后窝占位病变,颞肌下减压有

3、引起上行性小脑幕切迹疝的危险,不能行幕上减压。2.脑积水的病人应行分流术,颞肌下减压不能有效地解除此病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关于开颅术开颅术应用于各种颅脑部疾病和损伤的治疗。从公元前的环钻术开始,经过长期不懈的研究改进,现在已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目前几乎已经没有任何部位的颅内结构是神经外科医生所不能达到的。这不仅是由于外科技术操作的提高,而且也是近年来外科手术器械、新的技术设备不断改进,止血方法日益完善,显微外科技术的推广应用,麻醉方法及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综合措施进步的结果

4、。开颅术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即骨窗开颅和骨瓣开颅。骨窗开颅是咬除部分颅骨入颅,术后留有骨缺损。颅后窝手术、颞肌下减压、开放性损伤清创术属于此类。骨瓣开颅是做一带肌肉骨膜蒂的骨瓣或游离骨瓣,将骨瓣翻开入颅,手术结束时放回骨瓣缝合固定,术后不留有骨缺损。大多数小脑幕上手术属于此类。应用解剖施行开颅手术,外科医生必须熟悉病变的准确定位和进入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头颅可分为颅顶部(穹隆部)和颅底部。颅顶部:为眉间、眶上缘、颧弓、外耳孔、乳突基部、上项线和枕外粗隆联线以上部分。颅顶软组织平均厚0.5~0.6cm,

5、额顶枕区由5层组织构成,即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层和颅骨骨膜。皮下脂肪层被许多腱膜纤维所穿越分隔,这些腱膜纤维隔将皮肤和帽状腱膜紧密的联结起来,头皮的主要动、静脉和神经即穿行于此层。此3层不易分开,术中常同时切开。帽状腱膜前连额肌,后连枕肌,均为皮肤肌,是形成头皮软组织张力的主要组织,缝合创口时必须缝合此层。帽状腱膜下层为疏松组织,术中分离头皮软组织与颅骨时即由此层分开。颅骨骨膜与颅骨外面间除骨缝部分外,连结较松,术中可由颅骨上分离(图4.1.1.2-0-1)。应用解剖应用解剖颅顶两侧颞区

6、,皮下脂肪组织疏松(特别在前部),帽状腱膜在此区变薄,形成颞浅筋膜,其下为颞筋膜,颞筋膜分为两层,上方紧密附丽于颞上线,下方两层分离,分别附于颧弓内外面,两层间有筋膜间脂肪组织。再下层即为颞肌及供应颞肌的血管和神经。颞肌起自颞上线及其以下的颞骨骨面,向下在颧弓深面达下颌骨喙突。颞肌下即为骨膜。颅顶软组织血管丰富,所有血管均自下而上向顶部呈放射状走行,相互间形成致密的吻合网。头皮神经干也伴随血管走行,手术时直线切口方向应呈放射状,瓣状切口皮瓣基部向下,应包含至少有1支主要供血动脉。颅顶骨为扁平的膜状骨

7、,各由外板、板障和内板3层组成。各颅骨间形成颅缝,熟悉这些颅缝的表面位置,对于手术切口的选用和开颅有重要意义(图4.1.1.2-0-2A~D)。确定颅缝的大概方法如下:1.眉间双眉弓内侧之间的中点。2.枕外粗隆后枕部中线处突出的骨结。3.矢状线为眉间与枕外粗隆间的连线,是上矢状窦和大脑纵裂的表面标志。成人在此线上距眉间13cm处是矢状缝前端,婴儿即为前囟。4.人字缝尖成人枕外粗隆上6.5cm处为矢状缝后端与人字缝的交界点。由前囟点至人字缝尖点间的矢状线即为矢状缝。5.翼点是额、顶、颞及蝶骨大翼四骨会

8、合处。在颧弓中点垂直线与眶上缘水平线交点处,位于额骨角突后方3.5cm,颧弓上缘上方4cm处。连前囟与翼点,大致代表一侧冠状缝的位置。6.星点是枕、顶和颞骨乳突部会合处,相当于人字缝下端,位于外耳道中心的后方3.5cm与上项线上1.5cm会合处。其深部即为横窦与乙状窦交接点。应用解剖应用解剖应用解剖利用上述各点线也可大致标记出大脑的主要沟裂。在矢状线中点后1.25cm处与翼点连线代表该侧大脑半球中央沟的位置。翼点与顶结节连线的前2/3段即为该侧大脑外侧裂的位置。颅底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