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21390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1
《高中地理 2.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节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内容,它是在第一节介绍城市个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中的城市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区域中城市群体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课标要求】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不同等级的城市的划分依据,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②理解不同城市等级服务功能的嵌套理论。过程与方法:分析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对我们的启示,进一步理解中心地理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不同的理论指导我国城市建设。
2、【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课前在优美舒缓的音乐背景下播放一组城市景观照片,最后定格在东亭镇(本校所在地)、无锡、上海三个城市(乡镇)的图片和人口资料上,告诉学生:科学探索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观察和发现。然后让学生观察上面三副图片,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引出城市是有等级大小的,它的划分标准是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不同的城市服务也有差异。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世界上不少国家把2000人或5000人以上的居民点称为城市,联合国规定的标准为2万人。我国规定:人口大于100万:特大城市;50—100万:大城市;20—50万:中等城市;20万以下:小城市;5000—2万人:一般叫镇或小城镇。国际
3、上一般把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称为“超级大城市”,如纽约、东京、墨西哥、北京、上海等。二、小组活动激发探究兴趣让学生以宿舍为小组,把预先调查的自己或家里人在选择下列几组不同的服务1、购买纸、笔、米、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2、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重点高中等。3、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杂症,上大学或者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等的选择填在以下表格中,并说出理由。名称东亭镇无锡市上海市距离0km5km128km人口规模12.3447.191673.77前往该地的频率寻求的服务从而得出结论:城市等级服务种类服务质量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彼此距离特大城市多少高
4、低大小少多远近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然后让学生讲讲上海市的发展历史,并提问上海市只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为什么上海市能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呢?通过阅读“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自己分析得出: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同时再提供一些位于资源丰富地区或交通枢纽上的城市图片,进一步加深理解,并且说明,资源、交通等条件知识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提升其等级。三、探究案例总结规律通过问题“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各种等级的城市在空间上是如何组合的呢?”引出案例: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分布。让学生探究案例,找出不同
5、等级城市的数目与城镇级别的关系、城镇的分布与城镇级别的关系并试着解释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一步步阅读书上的阅读材料:先说明这是德国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对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研究得出的中心地理论,他是在假设土壤肥力相等、资源分布均匀,没有边界的平原上,交通条件一致、消费者收入及需求一致,人们就近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情况下得出的理想模式。其次指导学生阅读图2.14下文字说明,理解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然后指导学生读图2.15,找出图中城市的等级、每一等级六边形服务范围并叙述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服务范围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得出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规律:六边形服务范围,层层嵌套的理论模式。
6、应用探究探究四、学以致用拓展视野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告诉学生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地理案例地理原理或规律指导地理实践。然后给出荷兰圩田空白图,让学生应用上面的理论规划设计居民点并说出理由,再和教材上的规划进行对照。最后给出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图和各城市人口数,让学生对这些城市进行分级,概括每一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统计每一等级城市的数目以及之间的平均距离,总结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空间分布的关系,最后提问:把学生所在地无锡建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是否合理,为什么?五、点评本节课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1.案例的选择注重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学生所在的东亭镇、无锡市、长三角地区为主,不仅具
7、有典型性,而且具有延续性,在下一节城市化中还可以继续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了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了地理审美情趣。2.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都有体现。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内外案例进行探究,而且采用了以宿舍为小组和自然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3.整个教学设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