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文字素材3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文字素材3 岳麓版必修2

ID:43421328

大小:1.06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30

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文字素材3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文字素材3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文字素材3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文字素材3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文字素材3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文字素材3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进入19世纪中期,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断发易服”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人中国,民间仿效之风悄然兴起。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成为近代社会特有的景观。在华洋杂处的通商口岸,与外国人联系密切的买办、富商、洋行职员,纷纷仿照洋人穿起了西服、西裤,着西装的留洋学生也多了起来。清末民初,有人穿着西装祭拜孔子,有人着长袍戴礼帽,女扮男装也成为一种时尚。民间服饰变革之风对官定服饰制度形成了巨大冲

2、击。迫于时势,清政府不得不实行改革。新军和新式学堂学生率先采用了西式军装及操衣、操帽。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起,清政府对传统的军服进行改革,陆续拟定了陆军、海军、巡警等新式月良制。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新国民小传》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随着法令的推行,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服饰。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之四维

3、: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为以文治国;依据国民党的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督五权分立的理念,将前襟设计成五粒扣子;袖口的三粒扣子代表国民党立国的三民主义;封闭的衣领显示了“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同治、光绪年间,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纷纷“改装去辫”。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建议“断发、易服、改元”,但终因变法失败而未能实现。不缠足运动先于“断发”,但是完成时间较晚。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4、,但屡禁不止。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传教会组织了各种“天足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害,部分人“穿上了简洁的鞋子”。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其后与康广仁等在广州正式成立了“不缠足会”,并逐渐推广,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报刊与电影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1815年,英国传教士在马六甲编辑出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第一份以中国人为发行对象的中文期刊。此后,基督教传教士、外侨又陆续在南洋、香港、澳门和广州等地发行了一系列中文报刊。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各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一时

5、间洛阳纸贵,报纸成为抢手货,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观念。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1884年,申报馆创办《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报刊读者愈加广泛。《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号称清末四大小说期刊。各类通俗性报刊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普遍欢迎。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许多城市出现了阅报总会或阅读公报会等组织,旨在面向公众义务组织读报,发挥报刊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画面表现的艺术,富于大众性。电影自产生之日起,

6、便成为最活跃的文化形式之一。19世纪末电影传人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放映电影最早的记录。此后电影逐渐传入内地。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了谭鑫培的京剧短片《定军山》,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合作导演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它以潮州的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讽刺旧式婚姻压抑人性和虚伪丑恶。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该片主旨为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毒害。20世纪30年代,仅上海一地就有30多所电影院,每日去影院的观众达10万之多。默片之星——阮玲玉阮玲玉

7、(1910—1935)原名阮玉英,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926年开始拍片,以《故都春梦》奠定了演艺地位。一生共拍摄影片近30部,塑造了旧中国各阶层的妇女形象,表演质朴细腻,善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囚遭造谣诽谤,于1935年3月含恨自杀。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移风易俗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古代中国人形成了一套体现贵贱尊卑的日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