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19113
大小:26.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30
《西方经济学 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农业大学《西方经济学》结课论文从经济学角度浅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学院:林学院专业:园林学号:0802110031姓名:赵林强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财富,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性的个体,也是将来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一分配逐步转变为就业市场调节下的自主择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知识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即一方面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从现实角
2、度分析,又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这一矛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矛盾,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能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从经济学角度看,要就业,就必须要有就业需求和就业供给两方面。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的平衡点就是就业量。学校、学生只能算是供给方,市场是需求方。首先看供给。从数量上看,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可以说“供应量”是有保证的。从本质上看,就相当复杂了。社会上普遍说的毕业生质量下降既不合逻辑,又没有事实依据。社会的发展,教育投资力度加大而学生质量越来越差
3、,不符合知识的发展路径:知识的积累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所以,说质量下降是站不住脚的。其实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培养出“适合市场的毕业生”。现在,各个大学都奉行精英教育的理念,设置的专业理论性的偏多,实用性的偏少。我们的教育像是在培养大师,而不是培养优秀的工作者。我们需要培养大师,但我们更需要培养工作者。愿意培养实实在工作者的制度在哪里?愿意实实在在培养工作者的学校在哪里?单一的教育体制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如果我们有另一种“大学”,即只培养适合市场的工作者,其办学的好坏只以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而论
4、,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部分大学培养重量级大师,部分大学培养适合人才,这才是教育全面性的体现。接着再看需求。经济的发展越迅速,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机器的使用,也有同样的作用。南方经济发展快,机器使用率高,就业机会多,这一点从下海潮和南下打工潮得到证实。所以宏观上就业机会在增加。可是看看需求主体的情况,就可以知道微观上,大学生就业的机会没有多大增加,甚至在相对减少。就业需求的主体主要有三个:政府,企业,自己创业。市场的风险,社会经验的缺乏,自己创业对毕业生就业的吸纳微乎其微。编制的减缩,政府职能的要求,政府
5、的人员本身就很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另外,还有函授、在职等教育市场的存在,使得那些有关系的人,大可以在上大学前先占个位置,再或函授或在职,混个文凭,虽然有的连自己上的大学在哪里都不知道。还有四年的经验和人际关系!再者,政府可以解决就业,但却不能直接吸纳就业。现在只剩下企业了。但企业的需求与目前学校专业的设置及教育的理念存在严重的脱节,造成的结果就是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也就是,结构性失业太大。这些原因的综合结果就是名义就业需求很大,实际就业量很小,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难。要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得从需求
6、和供给两个方面展开,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有失偏颇,不利于解决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是越来越难。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从经济学角度上加以分析,或对我们改善这一难题有所帮助。在我看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和经济学的很多方面都存在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供需均衡问题。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数近年迅猛增长,其直接结果就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涌入市场,导致大学生供给量绝对值增加。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7、的逐步显现,劳动力的社会实际需求增加缓慢,与过多的新增毕业生的数目相抵消后,形成相对供需失衡,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另外,从我们的现实情况来说,一方面,供应方和需求方并不是直接接触的双方,甚至存在断层,也没有公平的环境可以利用竞争。在公共部门诸如政府和国有单位,只讲关系不讲效率,大学生在这些部门的竞争就是权力的竞争,没有丝毫公平可言。对于私有企业来说,更是具有严重的家族性质,很难实现市场化的运作,也很难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积极影响。当然我们看到政府在公务员制度等方面有所改进,也扫除了一部分障碍,但是在现实中,仍
8、然困难重重。二、大学生劳动力供给的错位和产业结构制约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由于市场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和劳动力,但是高校只能通过固定的学制和专业批量提供某一种人才,一方面,毕业的大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出现短缺更加剧了大学生劳动力供应的过剩。大学人才的培养对于市场来说总有一种滞后性,不能够快速反映市场的需求,人才模式不能够和市场的需求保持一致,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