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1]1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1]1

ID:43414350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30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1]1_第1页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1]1_第2页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1]1_第3页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1]1_第4页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1]1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日期:2009-11-06]来源:四川大学 作者:章程[字体:大中小]    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教育进步的长远大计。据统计,2009年中国内地约有65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与此相对的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中国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就业市场萎靡。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客观而严峻地展现在政府、学校、学生面前。面对困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分析原因找寻对策,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我们认为必须从对大学生就业困

2、难的原因分析入手,寻找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到应对的办法及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第一,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中出口贸易受损严重,造成大量加工制造业企业倒闭。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透露,据初步统计,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88个城市收集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我们看到,劳动力市场供需比2007年年底为0.98,2008年第四季度则急剧下降至0.85,系2002

3、年以来的最低点[1]。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2009年到高校招聘企业数量明显减少,招聘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尤以金融、房地产、制造等行业为甚。另一方面,个别企业权且没有大幅裁员或减少招聘人数,但他们对招聘人员的学历、素质要求却大幅提高,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压力。  第二,持续的高校扩招与人才需求增长的不协调。“十五”期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总计是1090万人,而在“十一五”期间这一数据将达到2700多万,增长1600多万,增幅近150%,年均新增大学毕业生70至100万[2]。这期间,我

4、国正处于人口总量高峰、劳动就业人口高峰和流动人口高峰等“多峰叠加”的人口高峰期。城镇劳动力逐年增加、下岗工人再就业以及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等等,将对全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持续压力。  第三,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我国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低、增长慢,发展相对滞后,大大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不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较大,专业的“冷热”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层次,造成大部分“冷门”专业人才供求矛盾大,就业困难。另外一方面,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

5、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及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工资水平高,物质生活条件富裕,大部分毕业生都趋向于到这些地域求职,造成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人才供给过剩,而广大西部落后地区、农村艰苦地区却长时间处于人才短缺的状态。  第四,企业用人观念缺乏理性,用人标准错位。正因为目前人才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大多数企业单位在进行校园人才招聘时一味追求高学历,过分关注文凭,提高就业门槛。这种学历歧视也直接导致了人才高消费和人才浪费。除此之外,用人单位还经常对性别、外貌、身高、生源

6、地、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特殊限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  (二)人才教育培养因素  第一,培养内容、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或滞后。市场经济发展的在不断深化,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更新。虽然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然而高等学校由于以下原因却不能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和市场需求。这些主要原因有,有的高校有的专业教材内容未能及时更新,或更新不够,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有的教师重授学生以“鱼”而轻授学生以“渔”,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使高校的学习内容、课程设置与社会需

7、求存在脱节或者滞后的现象,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不适应社会建设对人才的要求的弊端。  第二,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的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根据2006年有关调查显示,企业最关心应届毕业生的条件依次是:个人实际能力(78.5%)、社会实践经验(53.0%)、专业方向、职业道德、表达能力,最后才是个人学习成绩(21.4%)[3]。而当前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相对还不够,高校应联手社会、企业积极拓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  第三,就业指导体系还不够完善。在高校几乎都

8、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其功能几乎局限于对毕业班学生组织几场招聘会,等待企业与学生上门提供有限搭桥作用,统计就业率、上报就业率,甚至是为了完成就业率目标而忙碌。真正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入指导方面的功能非常之少,更没有开展诸如能力测评、综合考评、跟踪指导等服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人数不足,除了忙于事务性工作外,难以有精力开展深入的职业规划指导、咨询等工作,很多高校也未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相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