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05513
大小:1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1
《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的折纸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主折纸得到的算式,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建模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折纸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难点:利用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
2、活动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三、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四、学情分析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
3、重要部分——通分和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五、设计思路通过折纸形象地让学生经历通分的全过程,用学生的动手活动代替枯燥的讲解,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体会通分的必要性。用开放性的学习素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六、教学资源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准备若干大小相同的纸片。七、教学设计(
4、一)动手操作,明确目标1.看课件首页,谈话导入,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1)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折纸高手,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通过折纸研究解决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有信心吗?2.请看要求①折一折:平均折出你喜欢的份数。②画一画:用斜线画上你想画的份数。③说一说:画斜线部分是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课件出示上述活动要求3.动手操作师:老师已经给
5、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两张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纸张,请你拿出其中的一张按照要求动手操作。开始。(学生明确要求后,进行折纸、涂色、交流等活动,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汇报展示。师:谁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折的,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学生汇报,老师将学生的折纸和涂色情况贴在黑板上并在纸旁板书相应的分数)5.提出问题,明确目标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把黑板上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加起来你可以列出哪些加法算式?(学生口述算式,教师分别将学生提出的算式书写在黑板上。)想一想你能把这些算式分成几类?你是根据什么分的?(同分母、
6、异分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黑板上的算式进行整理。)还记得如何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吗?谁来说说?(齐读同分母分数加减数的计算方法。同时将同分母分数加法让学生进行练习,口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师:从学生汇报的异分母加法算式中任意选择一道问:异分母分数如何加减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折纸与涂色,并在学生的折纸与涂色中不作任何规定性的要求,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复习了分数意义,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根据分母的特点将加法算式分类,适当复
7、习了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算理,又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为后继教学奠定基础。)(二)自主探索,理解算理1、自主探索进行算理探究。师:出示生自编算式+,请大家猜猜看,这道题的结果会是几呢?猜想可是伟大创造的先行者哦!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汇报各自的计算过程与结果。预设: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结论1:结论2:结论3:(设计意图:学生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了正确与错误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鼓励其它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多让学生说,多给学生说的时间与空间,进而调动大家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
8、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交流与讨论比较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想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异分母分数计算方法,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自然地将视点指向新知。)2、讨论验证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到底谁对谁错呢?生: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3、理解算理。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