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下肢骨》ppt课件

《解剖学下肢骨》ppt课件

ID:43403145

大小:1.27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08

《解剖学下肢骨》ppt课件_第1页
《解剖学下肢骨》ppt课件_第2页
《解剖学下肢骨》ppt课件_第3页
《解剖学下肢骨》ppt课件_第4页
《解剖学下肢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剖学下肢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下肢骨及其连接(一)下肢骨课的任务: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和数目;掌握下肢各骨的名称;掌握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形状和结构特点。下肢骨构成包括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两侧共有62块。下肢带骨包括两侧的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大腿骨(股骨)、小腿骨(胫骨、腓骨)和足骨(跗骨、跖骨和趾骨)以及髌骨、1、下肢带骨下肢带骨由两侧的髋骨组成,属不规则骨。该骨由髂骨(髋臼上半部以上)、耻骨(髋臼前下1/4及其相连部分)和坐骨(髋臼后下1/4及其相连部分)连结而成,19岁以前由软骨连结,以后软骨骨化融合为一块髋骨。三骨结合处为髋臼(与

2、股骨头相关节),其前下方有一大孔,称闭孔。(1)髂骨——位于髋骨的上部。髂骨体:构成髋臼的上部。髂骨翼:髂骨上部,较扁略呈扇形。其上方边缘厚而粗糙,称髂嵴。髂嵴的前端突出部分,称髂前上棘(骨盆宽度与下肢全长两个指标的测量标志),其下方的突起,称髂前下棘。髂嵴后端的突起,称髂后上棘,其下方的突起称髂后下棘。髂后下棘的下方有一坐骨大切迹。髂骨翼的外面粗糙不平,称臀面,为臀肌附着处。髂骨翼的内面光滑凹陷,称髂窝。髂窝后方有一关节面,称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相关节)。耳状面后方有髂粗隆。髂窝的下方有一弓形骨嵴,称弓状线。

3、髋骨(2)耻骨耻骨位于髂骨的下前方。在髋臼前内下方有较细的骨支,称耻骨上支。耻骨上支向下后转折形成的骨支,称耻骨下支。在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内侧面,有耻骨联合面;在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上缘,有一突起、称耻骨结节。(3)坐骨坐骨位于耻骨的后方。在髋臼的后下方,有一粗大的骨支,称坐骨体。坐骨体转折向前移行的骨支,称坐骨支。在坐骨体和坐骨支移行处,有一肥厚粗糙的结节,称坐骨结节。髋臼——由髂骨体、耻骨体和坐骨体共同构成的一个很深的关节窝。闭孔——由耻骨和坐骨共同围成的一个大孔,有闭孔膜封闭着,膜上有肌肉附着。2、自由下

4、肢骨(1)大腿骨——股骨——人体最长的骨,分为上下两端和骨体三部分。上端股骨头:股骨最上端向内侧上方突出的球状关节面。股骨颈:股骨头下外方较细的部分。大转子:股骨颈外侧上方较大的突起,是测量自由下肢长的骨性标志。小转子:股骨颈的内侧下方偏后处,较小的突起。两转子间前方有转子间线,后方有转子间嵴。颈干角:股骨颈与体之间形成的钝角(约130°),可增加下肢运动范围。股骨体:上部圆柱形,下部三棱柱形,并稍向后弯曲,其后上方有较大的粗糙部,称为臀肌粗隆(臀大肌附着的止点),其下方骨体中部有纵行的股骨粗线。下端:较粗大,两

5、侧的粗糙隆突为内上髁和外上髁。两上髁下方各有一个向后突出的椭圆骨突,分别叫做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上有光滑的关节面,参与膝关节的组成。两髁前方关节面相连形成髌面,亦参与膝关节的组成。股骨(2)髌骨——人体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形状:上宽、下尖、前后扁,前面粗糙,后面为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髌面相关节)。功能:为构成膝关节的骨之一,其存在加大了股四头肌的力臂,为肌收缩,尤其是伸膝动作创造良好的力学条件。(3)胫骨——是小腿主要的长骨,位于小腿内侧。上端:粗大,顶端向两侧膨大形成内侧髁与外侧髁,其上有椭圆形的关节

6、面,分别称内侧髁关节面和外侧髁关节面,与股骨的内、外侧髁关节面相对应。两个关节面之间的突起,称髁间隆起。上端的前面有一粗糙隆起,称为胫骨粗隆(股四头肌附着处)。外侧髁的后下方有腓关节面。胫骨体——人体所有长骨骨体最粗大者。呈三棱柱形,胫骨前缘较锐利,在体表可触摸到,其外侧缘也较尖锐,称骨间缘。下端:内侧向下突起形成内踝,其内侧有内踝关节面。外侧有与腓骨相连接的凹陷,称腓切迹,底部有下关节面,与内踝关节面连成一体,共同与距骨相连接,构成踝关节的主要部分。(4)腓骨——位于小腿外侧,细长形。上端:腓骨头,其内侧上方有

7、腓骨头关节面,与胫骨的腓关节面相关节。腓骨体:细长,内侧有骨间缘,与胫骨的骨间缘相对。下端:外踝,其内面有一外踝关节面。腓骨头、内踝、外踝都可在体表触摸到,为人体测量的重要标志。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5)跗骨位于足的后半部,全部为短骨,共7块,分别为跟骨、距骨、足舟骨、骰骨和3块楔骨。其中跟骨、距骨与足舟骨在结构与机能中的地位相对重要。距骨:位于小腿骨下方,其上面及两侧共同形成距骨滑车关节面(分别与小腿骨的内、外踝关节面相关节)。跟骨:最大的一块跗骨,位于足的后下部,距骨的下方。跟骨的后端突出部分,

8、称为跟结节,构成足的最后部,其后部与跟腱相连,下部支撑地面。足舟骨:位于足内侧部,嵌于距骨与3块楔骨之间,其内侧缘向下的突起——舟骨粗隆为测量足弓高度的骨性志。(6)跖骨:共5块,为小型长骨。相当于手的掌骨,但比掌骨粗大。第一跖骨特别粗。(7)趾骨:共14块,与手的指骨相似,但较指骨短小;拇趾骨特别粗壮。本课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述了下肢骨的组成、数目;重点讲述了髋骨、股骨、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