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93421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1
《价值链视阈下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价值链视阈—卜'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研究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地区率先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GVC),使得东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发展态势上“极化效应”突出,并通过其“扩散效应”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发展。河南作为中部地区的发展大省,在承接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浪潮中,通过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改善承接产业转移坏境、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等工作,嵌入全球价值链,构建国内价值链及区域生产网络,对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加速中原崛起和振兴河南具有重要意义。1河南承接产业转移推
2、动产业升级分析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重点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河南省的劳动力、市场规模、地理条件和要素资源等便利条件,主动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二是构建产业承接长效机制。通过举办产业承接对接会等方式,为促进产业有序有效转移捉供平台,实现跨区域、跨行业和跨领域的产业合作;三是重视产业集群转移。紧密围绕河南省产业承接冃录相关要求,主动承接符合河南省实际需求和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通过产业承接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对接,形成联动发展格局。按照产业比较优势,有步骤、冇重点地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培育并发展壮大主导产业,试点打造一批具有较强
3、辐射作用的产业基地,培育产业园区特色。四是构建良好营商坏境。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环境,提供便利便捷贸易投资条件等举措,促进企业、产业和项目等落地河南。承接产业转移有力推动了河南省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转型升级显著。产业承接不仅带来了机械装备、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产业的输入,更实现了汽车产业、电子信息等行业结构的优化提升。二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通过项目集中、功能布局、产业集群和资源集约利用等形式,推动产业承接项目向集聚区转移,初步形成了-•批产业有序承接和集群式发展的载体平台,产业集聚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河南省经济
4、的快速发展。三是区域发展呈现均衡趋势。抢抓产业转移发展机遇,推动传统以农业为主导的区域发展,例如商丘、周口和驻马店等地区工业发展均保持了20%以上的速度。四是创新创业促进就业初见成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的规模不断提升,外省劳动力不断涌入,成为促进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关键优势。1.1河南省产业承接空间布局1.1.1产业集群布局。河南省规划打造的180个主耍产业集聚区中冇169个属于工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主要涵盖机械装备、食品加工、能源化工、有色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行业。以郑州为中心,以上产业集聚区包括郑洛工业走廊
5、与中原城市群密切相关的开封、新乡等地区。1.1.2产业集聚区布局。根据主导产业集聚区布局状况,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大致分成以下类型:一是集聚度较高的郑洛工业走廊。主要以装备制造业(18%)和电子信息业(42%)为主导,两者远高于集聚区内的其他产业。郑洛工业走廊价值链构建应以生产者驱动和混合驱动为主导,围绕郑洛核心区,着力构建集“高端产品集聚+配套园区建设+原材料基地”一体的发展方式。二是集聚程度相对低的中原城市群。其中,装备制造业在该分层中占比38%,高于排名第二的化工业24%,装备制造业在全部制造业中的数量占比为48%。此外,能源化工等核心产业也占据了较大
6、比重。三是外用产业集聚区。主要以服装纺织、食品加工和轻工业等为主,其中食品加工业占比68%,服装纺织业占比61%,而轻工业占比高达71%。该集聚区重点打造生产者驱动和原材料驱动的价值链,生产者价值链侧重企业之间的垂直分工协作,原材料价值链侧重原材料供给、初级产品加工和精加工企业相协作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在集群式升级上,首先应重视价值链企业分工协作产生的空间溢岀、模仿学习和生产网络等内在联系;其次,应遵循向心布局发展模式,即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按照空间等级进行垂直分工;再者,按照离心集聚的发展模式布局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轻工业,充分利用区域比较
7、优势,打通与东部地区的产业联系通道,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实现国内价值链的重塑。1.2重点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在装备制造业层面,河南省依靠多年发展积累的经验,冃前形成了以中原电气谷、洛阳动力谷和长垣起重机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所采取的产业升级策略主要有:一是着力推动国机一拖、中信重工等龙头企业,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项目联合重组等工程,提升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力与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快推进产业链式或集群式发展,构建现代农机、大型成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型能源装备和工程机械等特色产业链,推动洛阳国机重工、许昌温州电气等产业园建设,促进相关配套企业互动协作,提升装备制造业
8、集群式发展能力。三是鼓励并支持核心企业向制造服务方向转型,创造条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