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93029
大小: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30
《加强地方科学立法的对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地方科学立法的对策思考【摘要】随着屮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形成,规范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一大批地方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无法可依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当前地方立法工作的主要问题己经由法律、法规数量的不足转移到如何提高立法质量上。笔者在文中剖析了当前地方立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加强地方科学立法的建议,期许能对推动地方立法的发展冇所帮助。【关键词】地方;科学立法;对策思考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这段话,指明了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两个重点,一是要科学民主立法,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二是要加强法律的实施。其中前提就是要科学民主立法,没有完善的法律,没有科学的立法工作,依法治国的方略就失去了实施基础。一、当前地方立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地方立法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立法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各地方的立法工作发展并不均衡,特别是在立法工作队伍建设、立法理论素养和立法技术水平等方面表现尤莫明显,随之产生的一些立法工作
3、中的问题和不足,在一些地方立法中比较明显和普遍。主要是:对地方立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立法观念相对滞后;立法工作的地方特色不够明显;在法规的体例和内容上,照抄上位法规定或照搬外地做法仍比较普遍;法规清理工作滞后;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立法项目的选题和立项还不够科学。在立法项目的确定上,哪些项目要立法,哪些项目可以不立或者缓立,目前仍缺少统一的可操作的立项标准,实践中随意性较大,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约束。存在着一些急需立法的没冇立项,而个别条件不成熟可以缓立的法规却列入了立法计划的情况。还有就是省、市之间的重复立法。
4、(-)地方立法中部门利益倾向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部门Z间在法规规章中争管理权、审批权、收费权、处罚权等。不适当地强调本部门利益,扩大部门权力,影响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公平与公正。一些部门的立法旨在通过立法强化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少数利益集团借立法之机争权夺利。如何防止和避免地方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倾向,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一直是地方立法想着力解决而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三)公民参与立法的渠道仍不够通畅。公民除了被动参与立法机关公开征求意见的活动外,主动向立法机关提出建议的很少,公民参与立法的
5、热情不是很高。在法规审议过程中,公众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近年来加强了专家参与立法的工作,但专家在立法中的作用发挥离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四)个别地方法规执行不到位。实践中很多地方法规制定岀来后,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很多成了摆设。加上很多法规的清理不够及时,也给执行带来了困扰。还有一些地方法规存在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情形,也给基层执法带来了不利影响。在现行体制下,还冇因为领导垂视不够,法规宣传不到位,很多法规制定后也无法贯彻落实。二、加强地方科学立法的对策思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形成,规范社会生活各个
6、方面的一大批地方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无法可依的问题已基木得到解决。当前地方立法工作的主要问题已经由法律、法规数量的不足转移到如何提高立法质量上。加强地方的科学立法,关键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把好立法工作的立项关。法规立项是立法工作启动的钥匙。目前,在法规立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法规项日的论证不深、不透的问题。加强对法规立项的分析论证,提高立项的科学性,对于从源头上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立法的科学性首先耍确定的问题就是,在这一领域中,是否立法手段是诸多社会调控手段中最优的选择,是否除了立法手段,其他手段都
7、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只有答案是肯定的,才能认为立法是必要的。因此,地方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紧紧闱绕本行政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把立法决策同改革、发展的进程结合起来,通过地方立法,解决经济和社会牛活中确实需要用法规解决的问题。对于条件成熟,确实需耍立法的,可以立项进行立法;对于条件还不成熟,暂时还不必要或者通过其他手段可以调解的问题,能不立法就不要立法。对必须立法的,就要积极立项,加快起草制定。在立法过程中,要突岀重点、解决难点、关注热点。(二)拓宽立法工作渠道,逐步摆脱部门立法倾向。FI前地方立法一般是由政府业务主管
8、部门起草,交政府法制机构市查协调,再经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后,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这种由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起草的地方法规在结构上比较单一,部门痕迹明显。问题的关键是一些部门利用起草法规的机会,为自己本部门尽可能的争得更多的利益,尤其是在管理权、审批权、发证权、收费权和处罚权的问题上争执不休,而对于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却相互推托。因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