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61323
大小:8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8古诗二首教案鄂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8课《古诗二首》《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选自他的组诗《步出夏门行》,属古乐府诗,写于东汉建安12年(207年)秋天。当年夏历5月,曹操率军北征乌桓,7月出?龙塞,9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感慨万分,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这首诗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壮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的雄伟抱负。陶渊明的《饮酒》,是一首五言古诗,是作者《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全诗以归复自然为宗旨,以即事即景的叙写,表现了诗人弃官归
2、隐后乐于田居,陶醉于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他远离世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作者躲避社会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这两首诗表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与诗人所处的时代,个人抱负和那个时代的文风有关。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经历和写作时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和诗人感情;引导学生自行搜集有关资料,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感情;加强朗读训练,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经历
3、,体会诗人感情。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积累理解名句,背诵全诗。3、学习和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不同的优美境界。【教学重难点】重点:训练朗读,培养语感,体会诗人感情。难点: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再创造的热情。【教学安排】1、本教学安排两个课时。2、布置预习,搜集相关资料(作者经历、写作背景材料等)。3、第一课时:预习交流,训练诵读,自主合作学习诗歌。4、第二课时:课堂合作探究,比较赏析,背诵默写。【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今天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是曹操的具有恢宏壮丽之美的《观沧海》;另
4、一首是陶渊明的具有清新脱俗之美的《饮酒》。这是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学习古诗,一定要重视朗读。古人说“三分诗七分读”,人们也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读的重要。我们要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感情,积累诗歌名句,提高文化修养。2、预习交流学生反馈有关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3、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教师提示划分古诗节奏的方法)4、学生自由发言体会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感情(3-5人发言即可,教师不必作归纳)5、小组活动讨论以下问题:①《观沧海》中诗人笔下的大海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用语言扩写诗人所看到的大海
5、景象。②两首诗描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各自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③找出两首诗中的重点语句,并加以理解。(给各组分配任务,让小组成员充分展开讨论,并指定专题发言人)6、背诵两首诗。第二课时1、指名有表情地朗读诗歌,全班齐读(教师点评)。2、课堂讨论(由各小组代表按指定的问题作中心发言,小组成员可以补充,教师作适当的点拨)①《观沧海》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和目的,结尾两句是配乐时加上去的,与正文无关。开头的一个“观”字统领全诗。中间10句全是写景,彰6句是实景,诗人看到了浩渺动荡、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沧海,看见了生意盎然、高耸直立的小岛。
6、②《饮酒》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隐含了诗人远离世俗,不争名利,永保高洁的品格。③几个重点诗句的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千古传颂的绝妙好辞,这是诗人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扩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心远地自偏”——只要心境旷远,无求名求利这心,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了。此外的“心远”便是对争名逐利世界的隔离与冷漠。由于“心远”,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真可谓心远,地
7、自远;心静,境自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幽静安宁的庭院采菊,多么悠闲,多么恬静。有意采菊,无意中看到南山,这正是淡远,静穆心境的写照。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其实是“心远”的结果。“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既然领会了此中真意,又何必用语言来表达呢?“真意”正是诗中所描绘的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以及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对万物各得其所,委运?化的哲理;是远离官场黑暗与龌龊,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平静心灵。)3、课堂探究①比较两首诗的特点。(《观》大气磅礴,虚实相生;《饮》恬淡自然,形象鲜明。②质疑4、教师总结古人说:
8、“诗言志。”这两首诗虽然都写景,但所定景物不同,抒发的感情也不同。曹操当时正处在事业的高峰,他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荡平宇内,一统天下。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和阔大的胸襟,怎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