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56730
大小:35.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30
《运用超常规修辞制作新闻标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运用超常规修辞制作新闻标题 制作新闻标题的方法很多,超常规修辞就是报纸编辑常用的手法。所谓超常规修辞,就是在特定语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的修辞目的,有意冲破搭配规则,造成语义变异,在读者心中唤起联想,使词语或短句产生不同凡响和新鲜独特的表达效果。语言符号本来是线性的,语词只能挨个依次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出现,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这种线性的语言序列和要表达的立体思维有一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维表达的需要。而一条好的新闻标题,则要尽可能唤起读者的想象,尽可能多地表达丰富的信息,这就必须借助修辞,特别是超常规修辞。新闻标题中常用的超常规修辞有谐音格、收启格、引用
2、等等。 一、谐音格 谐音是就一个词语的语音相似点、相同点,选择对应的暗示词语,通过发挥联想作用来传递文本的真正信息。谐音的模式较多,新闻标题中常用的有飞白、拈连。 1、飞白 (1)台湾闹“机瘟”天灾还是人祸(《中国青年报》1999.9.2) (2)一些电话预约服务口是“行”非(《齐鲁晚报》1999.5.24) “鸡瘟”是鸡常见的一种病,鸡一旦传染上瘟病,就会很快大批死亡。台湾近年来飞机连连失事,就象得了“瘟病”,官方解释是天灾所累,但实际上并不象鸡得了瘟病不好治疗,完全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口是心非”指的是一个人说的一套而做的是另外一套,电话预约服务也
3、存在这类现象,搞虚假承诺,仅遵“口是”而以“行非”告终。两例标题运用了谐音,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人读来觉得诙谐幽默、生动形象。 2、拈连 (1)当心:减肥会“减”掉你的聪明 (2)杀毒软件错“杀”无辜开发公司被诉侵权(《北京晚报》1999.5.18) (3)杀猪杀出了“资料费”(《中国青年报》1999.8.28) 例(1)中把自然搭配“减肥”中的“减”字巧妙地用到“聪明”上,强调减肥的不良后果。例(2)中所引“杀”是顺上文而来的,形象地把杀毒软件的功能不足表现出来。杀猪可以收有关的管理费和税费,从哪里“杀出”了一个“资料费”?例(3)在出人意料和不
4、符合逻辑当中,让人觉得乱收费行为的荒唐胡闹。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拈连用一个关键词分别与两个词搭配时,关键词通常要重复一遍。两组搭配词语全都列出是明拈。把常规搭配隐去不说,只说出故意牵强附会地搭配的一组词,称为暗拈。如: (4)热水器“喷”出电流来 (5)因特网在中国“网”住多少用户? “喷”与“水”可以构成合理的搭配。热水器喷出热水,这是正常的。但倘若它喷出“电”来,那就是意料外的事情,情形恐怕就不妙。例(5)则是从前面主语处信手拈来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临时搭配,新颖别致,生动有趣。 二、收启格 许多标题语言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别致、新颖的
5、现象:一个标题,它既是上文的结语或内容收束,又是总括、开启下文的题目。我们把这种处于兼融上文结语和总揽下文位置上的、具有特定模式与特定表达效果的言语修辞现象,称为收启格。例如: (1)本届世界杯上,韩国0:5负荷兰,沙特0:4输法国,令中国球迷瞠目。看着亚洲足球的溃败,我们应该思考一下-- 亚洲为何不堪一击 6月23日《中国足球报》载文指出,面对观察必须承认,亚洲足球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全面的,而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竞争环境的落后。(《文摘报》1998.6.28) 文中“亚洲为何不堪一击”是标题,它既是上文引题的结语与内容的收束,又是开启整个
6、下文内容的题目,在整个语篇中起着既是题眼又能承上启下的“以一当三”的重要作用。 收启格的表现形式,在新闻语言-中大致有两类,一种是在引题与正文之间是新闻的大标题,还有文中有多个小标题,小标题既是上文的结尾,又是下文的小标题,既能清楚地显现文章的脉络,又节省文字,并使标题前后内容因标题的连上启下兼融而使之融为难分难割、也无法分割的一个整体,给人一种别致、新颖、独具匠心与特色的审美感受。3 以收启格构成的新闻标题,除了具有处于上下文交会位置上的特点外,字面上,大部分引文后有破折号、冒号、问号、删除号等来引出该内容。如: (2)面对损伤日益严重的乡镇古建筑,陈
7、志华教授呼吁:救救乡土文化 现在所看到的乡镇古建筑只是历尽千难万劫幸存下来的一小部分,而且大多满目疮痍。可惜,就连这些残骸我们也无力保存。这些历史文化的见证和表证,在今天消失的速度简直让人触目惊心。常常是昨天才发现,今天就剩下一堆废墟,甚至可能什么都没有了。 --(《人民日报》1998.6.26) 在实际运用中,收启格大量存在,为许多作者使用和青睐,这与它本身所具有的表现力息息相关。收启格接上启下,使惯常只显示下文内容的标题,巧妙自然的起到了既能收束提前的上文,又能顺启题后下文的上贯下联、“以一当三”的中枢作用。这种方式,使上下文意递接连扣紧密,浑然天成
8、,既简便捷达、文脉清晰,又自然顺畅、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