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师招聘考前各部分重要分析

江苏教师招聘考前各部分重要分析

ID:43289618

大小:210.3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28

江苏教师招聘考前各部分重要分析_第1页
江苏教师招聘考前各部分重要分析_第2页
江苏教师招聘考前各部分重要分析_第3页
江苏教师招聘考前各部分重要分析_第4页
江苏教师招聘考前各部分重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教师招聘考前各部分重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公共知识考点精编考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木”,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新课程的教学H标为三维冃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

2、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屮阶段设置分科少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4)农村小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4.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5.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观(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耍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

3、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耍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6.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考点・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复杂性主要表现在:(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3)劳动对象的羞异性。创造性主要表现在:(1)因材施教;(2)教学

4、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1.教师劳动的连续性与广延性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2.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与间接性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3.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与示范性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4.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从劳动手段角度來看,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同

5、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耍教师的群体劳动。考点•著名教育家的贡献1.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著有《普通教育学》,提出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育性教学原则、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2.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著冇《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现代教育的“三中心论”,即“儿蛍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3.卢梭著有《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4.洛克著有《

6、教育漫话》,提出'‘口板说”,倡导"绅士教育”。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规律表现启示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循序渐进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分阶段教学,不能搞“一刀切”不平衡性个体白身的同一方面或不同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具冇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互补性生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可以互补。扬长避短个别差异性个体Z间的发展具冇差异性;群体Z间的发展具冇差异性。因材施教考点•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科学

7、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徳育因索,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徳品质教育。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3.直观性原则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冇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1.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

8、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白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巩固性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TL在需耍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3.量力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