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278767
大小:31.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8
《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摘要:我国研究创业教育的时间较短,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成果较多,结合本土研究较少,因此始终未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大学生群体实际的创业教育模式和路径。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就此进行了三年的探索,立足武汉汲取武汉地区高校林立、依托武汉东湖高新,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结合现在创业政策优势,逐步开创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关键词: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在国外,创业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大学中已有较长的历史,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
2、业精神,开设系列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设立风险资金,鼓励高科技创业;有相对成熟的创业环境与运行机制。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1999年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目录尚处于起步、试点阶段。由于我国研究创业教育的时间较短,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成果较多,结合本土研究较少,因此始终未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大学生群体实际的创业教育模式和路径,最终导致大学生创业教育声势大、影响小,形式多、内容少,投入多、收效少,尝试多、推进少的尴尬现状。如何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大学生群体实际的创业教育
3、模式是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惑所在。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就此进行了两年的探索,立足武汉汲取武汉地区高校林立、依托武汉东湖高新,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结合现在创业政策优势,逐步开创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一、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首先是独立学院学生相对来说,比一般高校学生的家庭背景或社会关系要好,有利于大学生的创业。根据国家的政策,独立学院学生相对于一般本科学生而言,收费较高,因而城镇学生的比例较高,这些学生家庭相对富裕,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相对较优越。【l】另外,独立学院学生家长在企
4、业中从事管理导或担任领导或企业负责人的比例较高,这些学生相对来说就业创业的社会基础好、就业渠道较畅通。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市场的开拓。其次是独立学院大学生更需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由于受母体学校的影响明显,独立学院设置的专业基本上都是母体学校的子专业,加之独立学院和母体高校几乎都在同一个地区,甚至在一个校区,独立学院学生一个最近、最大的就业竞争对手就是母体高校的学生。【2】专业和生源地的过于集中,加剧了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3】独立学院大学生更需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第三是综合素质相对较
5、高,有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成员普遍文化素养高,他们从小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多有特长,因而其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强。这些有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都为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明确办学定位理清创业教育思路每个高校应有自己不同的培养目标,如985等国家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属于地方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学院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职业核心能力教育课程体系与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加强学生实践、到就
6、业实践基地实地学习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突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主体性和个性潜能的实现为根本,通过全过程、多方位和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指导,使学生成为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里高素质是指培养的学生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是面对激烈竞争而能积极向上的进取型人才:强能力是指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会创新是指学生不仅能使专业学习有所创新。而且思维方式能突破常规,善于捕捉商机;能创业是指学生不仅具有
7、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竞聘现有岗位,而且具有自主创业的意识与能力,能创造新岗位。让更多的人就业。创业教育的具体思路包括四个方面:优势与特点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创业与专业相结合。首先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1)改革课程体系。应以未来社会每个人应得到的学术性、职业性和证明个人事业心与开拓技能的三本“教育护照”为基本结构,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创业教育课程群等四大课程板块。(2)拓宽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拓宽积极做好五大课外活动:创业工作室要侧重学生的创
8、业实践与体验教育;学生社团要侧重课外创业氛围的营造;素质拓展计划要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科研科技活动要侧重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暑期社会实践要侧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其次是学校与企业相结合。(1)校企合作,请进来。结合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以服务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为导向,通过整合校企资源,搭建校企合作综合平台,深化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大学生成才新亮点。让一大批知名企业家进校园。通过优秀企业家走近青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