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new

水利信息化new

ID:43240884

大小:12.75 MB

页数:158页

时间:2019-10-07

水利信息化new_第1页
水利信息化new_第2页
水利信息化new_第3页
水利信息化new_第4页
水利信息化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利信息化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利信息化姓名:杨国范教授研究方向:数字水利2011年3月27日基本概念什么是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效率和效能的历史过程。水利信息化建设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近期目标是广泛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基本建成水利信息网、水利数据中心和安全体系基本形成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有效解决信息资源不足和资源共享困难,提供满足基本业务需求的信息服务,提高水行政管理效率。充分广泛利用基本概念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利自动化是一个技术体系,其主要特征是利用自动测量、监控、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水利

2、信息,特别是水文要素的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等,再经过分析决策,进而对水利工程和设施进行监控和调度。可以说水利信息化是社会发展范畴的概念,而自动化则是一个技术概念。当前,自动化技术已经纳人广义的信息技术范围之内,因此,也可以说,水利信息化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水利信息化的必要性一、由水引发的问题1.洪涝灾害2.水资源短缺3.水土流失严重4.水污染加剧面对严峻形势,水利需要全面提高效率与能力,需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需要用水利信息化来带动水利现代化。水利信息化的必要性二、水利信息化带来的效益有效地利用政府内部和外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

3、率,对改进政府职能、实现资源共享和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信息化可以把一定区域乃至全国的水利行政机关连接在一起,真正实现信息、知识、人力以及创新的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各种资源的共享,提高包括信息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利用的效率。水利信息化还可以大大降低政府的行政管理成本。在电子网络政府状态下,由于行政系统内部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普遍运用,大量以传统作业模式完成的行政工作,可以在一种全新的网络环境下进行,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水利信息化的主要任务一、国家水利基础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水利基础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包括国

4、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国家水质监测评价信息系统工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国家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二、基础数据库建设水利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包括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综合数据库含实时水雨情库、国家水文数据库、全国水资源数据库、水质数据库、水土保持数据库、水利工程数据库等三、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水利政务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政府上网工程和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建设、水利规划设计信息管理系统、水利经济信息服务系统、水利人才管理信息系统、文献信息查询系统。当前水利信息化的主要问题一、信息资源不足1.动态信息采集环节薄

5、弱2.信息积累未能全面规范化二、信息共享困难1.服务目标单一,导致条块分割2.标准规范不全,形成数字鸿沟3.共享机制缺乏,产生信息壁垒4.技术设施不足,阻碍信息交流三、信息基础薄弱1.模型和应用软件不健全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层次低,成本高,维护困难四一二三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环境监测系统信息化与信息化相关的四大系统近年来,我国的水旱灾害出现频繁,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灾害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应进一步建设与强化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防洪措施。但防洪工程是有一定标准的,无限制地

6、提高防洪工程标准既不经济也不可能,在工程防洪措施无法抵御超标准洪水发生时,非工程防洪措施就成为最重要的防洪减灾手段。作为主要的非工程防洪措施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就可以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已建工程潜力,发挥更大的防洪作用。目前,我国的防汛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情信息采集手段落后,报汛的时效性差,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信息传输网络,信息处理和软件开发水平不高等,因此,建设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十分必要和紧迫。一.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的覆盖范围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的防洪部分将覆盖7个流域机构、24个重点防洪省(市)、224个地级水情分中心和196个地

7、级工情分中心;与水情分中心相连的是3002个中央报汛站;与工情分中心相连的是795个重点防洪县的工情采集点。此外,还有中央直管的7个工程单位(海河下游局、漳河上游局、漳卫南局、山东河务局、河南河务局、沂沭泗局、南京大坝管理中心);9个大型水库(察尔森、故县、三门峡、岳城、陆水、潘家口、丹江口、小浪底、三峡);12个蓄滞洪区(永定河泛区、小清河分洪区、东淀、文安洼、贾口洼、恩县洼、北金堤洼、城西湖、荆江分洪区、宛市扩大区、虎西备蓄区)。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的抗旱部分将覆盖31个省(市、区),867个地级旱情分中心;与旱情分中心相连的是1265个易旱

8、县的旱情采集点;与旱情采集点相连的是1800个旱情监测站。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的建设目标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覆盖7大江河重点防洪地区,先进、实用、高效、可靠的防汛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