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ppt课件

《中医基础》ppt课件

ID:43240281

大小:5.81 MB

页数:173页

时间:2019-10-07

《中医基础》ppt课件_第1页
《中医基础》ppt课件_第2页
《中医基础》ppt课件_第3页
《中医基础》ppt课件_第4页
《中医基础》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关键性问题阴阳学说的起源以及形成阴阳的概念及其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思考题第一节阴阳学说概述1.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它是古人探索宇宙本质和解释宇宙的一种世界和方法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范畴。2.历史沿革:(1)形成于西周:《周易》的易卦(2)春秋战国时期应用于医学理论:《黄帝内经》(一)阴阳的产生:指日光的向背(二)阴阳学说的形成:由单纯的物质概念上升为(日光的向背)哲学概念(阴阳学说的形成)阴阳学说的起源以及形成

2、一、阴阳的概念和特征(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二)事物的阴阳属性2.阴阳属性的划分标准火的特征——升腾、温暖、向上、热烈等——属阳水的特征——静止、寒凉、向下、清静等——属阴1.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实物可见,是用来标示事物特性的概念火、水《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4.阴阳的无限可分性(三)阴阳的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和可分性1.阴阳的

3、普遍性: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2.阴阳的关联性:只有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能用阴阳来说。3.阴阳的相对性①属阴属阳是相对比较而言。②阴阳无限可分(阴阳的可分性)③阴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1)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排斥、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如:(2)阴阳双方对立是绝对的“阴主静,阳主动”“阴主内,阳主外”春夏

4、——温热——阳气上升,制约寒凉之气秋冬——寒凉——阴气上升,制约温热之气(3)阴阳即是对立又是统一的:阴平阳秘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互根互用(1)互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互用——相互资生相互助长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2)互相互用的表现“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周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5、(即“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互藏概念——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涵阳,阳中涵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是阴阳二气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又是构建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阴中寓阳,因而阴依阳机时存在,阴以阳为根机时化;阳中涵阴,因而阳依阴而存在,阳以阴为源而生。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消长平衡3.阴阳消长的形式:阳消阴长、阴消阳长此长彼消热盛伤阴,寒盛伤阳此消彼长阴虚火旺,阳虚阴盛1.概念:是指阴阳在不断地消长运动中维持相对的平衡状态。2.导致消长的原因:阴阳对立、阴阳互根。4.

6、阴阳消长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5.阴阳消长超出一定的限度,则出现转化。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的消长—————————阴阳的转化发生转化的前提和条件:极或重量变质变“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1.概念:指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2.阴阳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阳阴上部下部体表体内腰背胸腹六腑五脏物质和功能之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病理变化的总

7、纲(十六字总纲)1、说明疾病的发生,区分病因属性阴阳正气精(血、精、津液)气邪气寒、湿风、热、暑、燥(1)阴阳偏盛(指邪气有阳盛或阴盛)(2)阴阳偏衰(指正气有阳或阴的不足)阳盛则热,导致阴病阴盛则寒,导致阳病邪气盛则实阳虚则寒,导致虚寒证阴虚则热,导致虚热证精气夺则虚阳偏胜阴偏胜阳偏衰阴偏衰阴阳失调阴盛阴阳偏盛实寒证(阴胜则寒)伤阳兼阳虚(阴胜则阳病)阳盛实热证(阳胜则热)伤阴兼阴虚(阳胜则阴病)阴虚阴阳偏衰虚热证(阴虚则热)不能生阳阳虚(阴损及阳)阳虚虚寒证(阳虚则寒)不能生阴阴虚(阳损及阴)阴不制阳阳不制阴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四)用

8、于疾病的诊断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如心的辨证:心阳虚,心阴虚,心火亢盛表、热、实——阳里、寒、虚——阴(五)用于疾病的治疗1、确定治疗的原则:调整阴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