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知觉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知觉

ID:43234176

大小:867.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10-05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知觉_第1页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知觉_第2页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知觉_第3页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知觉_第4页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知觉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知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知觉本章要点*社会知觉的概念*印象的形成过程*中心品质*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晕轮效应*预言自动实现*认知启发*印象管理*情境同一性*自我监控理论*内隐社会认知第一节社会知觉的概念第二节印象形成过程第三节社会知觉偏差第四节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第五节内隐社会认知第六章社会知觉第一节社会知觉的概念一、社会知觉的定义二、社会知觉的分类三、社会知觉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第一节社会知觉的概念一、社会知觉的定义社会知觉(SocialPerception):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

2、对人的知觉(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硬币实验布鲁纳(Burneretal.,1974)材料:一套大小不同的硬币;一套硬纸片,大小形状和硬币相对应。对象:30个贫富不同家庭的孩子。程序:将材料投射在银幕上,孩子依次观看,之后移去刺激物,让孩子画出看到的东西。结果:孩子们画出来的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大小较为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圆形却远比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大,贫困家庭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则更大。第一节社会知觉的概念二、社会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将社会知觉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一)对自我的知觉个体必须对自我有较

3、为清晰的感知与认识,进而形成一定的自我概念,解释自我的心理与行为。(二)对他人的知觉社会知觉中,个体通常会依据他人的外表、语言、行为、形态、情境等,对他人状态、心理与行为等进行了解与认识。(三)对人际的知觉人际知觉中不但包括自我知觉、他人知觉,还包括对交往情境的知觉。第一节社会知觉的概念三、社会知觉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1、社会知觉vs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社会知觉的上位概念,包括推理等;社会知觉仅是社会认知的一部分。2、社会知觉vs一般知觉一般知觉针对物、时间、运动等;社会知觉则更关注人。3、社会知觉vs印象社会知觉

4、关注过程,印象是社会知觉的结果。第二节印象形成过程一、印象及其定向作用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选择倾向三、总体印象形成模式四、对他人情绪与个性知觉第二节印象形成过程一、印象及其定向作用印象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印象形成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第二节印象形成过程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选择倾向(一)自然特征性别、种族、外表吸引力(二)社会特征所属群体

5、、社会角色(三)心理特征(具有社会评价意义)人际关系(真诚vs自负)、智力(聪慧vs笨拙)第二节印象形成过程三、总体印象形成模式(一)加法模式人们的总印象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相反,一个人在消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体印象就越差,也越难为人们接纳(Fishbein,1964)。(二)平均模式安德森(Anderson,1978)研究发现,有些人在总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

6、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第二节印象形成过程(三)加权平均模式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首先按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的结果,正是权数与明显度相乘的积。(四)中心品质理论人们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并不平等看待各个特征的重要性,某些特征比另一些特征更能影响人们的总体印象。这已经为许多研究证实(Kelley,1950)。第二节印象形成过程特征A特征B真诚+3(3)理解+3(1)热情+3(

7、2)自信+1(3)聪慧+2(4)多嘴0(3)多嘴-3(3)注:括号中为权重a.加法模式(特征多少)A:3+3+2+(-2)=+5B:3+1=+4A>Bb.平均模式(特征强度)A:+5÷4=1.25B:+4÷2=2ABd.中心品质理论多嘴B>A第二节印象形成过程对他人形成印象,需要对他人的某些方面进行知觉或认知。对他人的知觉内容,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的发展变化:个人属性身体特征:容貌、体形、年龄心理特质

8、:能力、人格对个人的知觉生理状态:疲劳、饥饿、觉醒水平个人状态心理状态:注意、情绪、意向表现行为:动作、姿势团体属性部分特性:成员资格、人际关系、角色对团体的知觉全体特性:规范、领导、团体特性团体状态团体气氛、士气、活动四、对他人情绪与个性知觉第二节印象形成过程(一)对他人情绪的知觉研究发现(Krech,1974),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姿势是推测、判断他人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