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翩翩君子——教育家刘伯明

中国的翩翩君子——教育家刘伯明

ID:43190080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7

中国的翩翩君子——教育家刘伯明_第1页
中国的翩翩君子——教育家刘伯明_第2页
中国的翩翩君子——教育家刘伯明_第3页
中国的翩翩君子——教育家刘伯明_第4页
中国的翩翩君子——教育家刘伯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翩翩君子——教育家刘伯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的翩翩君子——教育家刘伯明摘要:晚清明国时期,中国动荡不安但是学术界却成就倍出,大师不断。其中江苏籍学人教育家有为突显。本文详细介绍了其中一位教育家刘伯明。关键词:民国教育刘伯明民国时期,江苏省独具的人文地理优势不仅使其教育水平在国内领先,而且对海外的华文教育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学术界对此关注却很少。木文在杳阅部分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对当时的教育家刘伯明在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进行一定的研究,以求大家对其人、其事有所了解。—、刘伯明的介绍刘伯明(1887—1923)名经庶,字伯明。祖籍山东,后移居南京,早年受业于章太炎。南京汇文书院毕业,获文学学士。后赴口

2、游学,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赴美深造,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任金陵大学国文部主任,同时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任南高师训育主任、史地部主任。1921年任东南大学文理科主任、行政委员会副主任、哲学教授。1923年夏,郭秉文离校期间代理校长职务。刘伯明强调“人格的感化”,倡导“民族的精神”,“民主的精神”,“科学的精神”。也就是在这期间,他邀请当年的留美同学梅光迪來东南大学任教,梅光迪又介绍了吴宓來,而吴宓又先后介绍了汤用彤、黄华、朱君毅等,遂在东南大学形成了一个以留美学生为主的文人圈了,再加上著名历史学家柳诒徵和景昌极、缪凤林等东大的优秀毕业生

3、,一时人才济济。他们的思想主张大体一致,也基本上都为《学衡》社的成员,学术界后来即称他们为东南学派。作为副校长,刘伯明曾以自己的行政地位和学术影响给《学衡》以很大的支持,使《学衡》得以顺利问世。《学衡》创刊号上的第一篇文章《学者Z精神》,就是刘伯明所写,实际上此文的作用即相当于发刊词。事实上,他曾与吴宓等一起创办《学衡》杂志。二、刘伯明的教育刘们明重视办学理想,“以哲学家而办学,最注重教育理想”。主张“i所大学的办学,物质方面设备固求完善,但物质较诸精神则居于次位,盖办学如无理想,则校舍无论如何壮丽,校具无论如何珍贵,其及于社会上的功效必其微薄,其至贻害

4、社会,造成自私自利之蠹民亦未可知。”刘伯明悉心致力于学风、校风建设,就师生中好的思想、好的风气,结合人生理想、世界观、气节志节、科学民主以及存在的和认识不很一致的问题,做了认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许多哲学和教育学等文章,就学风、教育、世界观等问题做了系列讲演。他倡导“朴茂”、“惟真是求”的学风,主张用四种精神教育学生,一是学者精神,即应具有自信自得、求真知之贞操;二是学校精神,即公民精神,注重社会训练;三是自治精神,即共和精神,对政治及社会活动能自动负责;四是自强精神,品行与体格并重。从倡导治学屮的自由精神出发,提出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注重学生的全面

5、发展。他批评当时大学教育中对职业目的过分强调而对学生基木素质教育的忽视:“学谋生,不过发展之一部分,以一部分而概全体,非人的教育也”。主张“不惟年级之观念应行打破,即计算学分之机械方法最好亦能废除一切教育应从人性之全部着想”;“教育廿的,在学,为人;凡学,为人。必使人性中所具之本能,得有发展之机会”。教育导向上,侧重“动的培养”,而非“静的约朿”,侧重“干才的训练”,而非“知识的灌输”,侧重“积极的引导”,而非“消极的管理”。刘伯明对教育理想的重视突出地反映在他为南高、东人的学风建设所作的努力上。当吋,“每逢开学散学、新年元旦及其他特别典礼,常有师生一堂

6、的盛会,那时刘先生必亲自出席”,而会上,“对于学风问题,常侃侃而谈”;并且特地撰写了《论学风》和《共和国民之精神》等文章,针眨当时学风中的某些时弊,倡导朴茂、求实的学风。从倡导治学中的自由精神出发,提出耍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刘们明批评当吋大学教育屮,对职业口的过分强调,而对学生基木素质教育的忽视:“学谋生,不过发展之一部分,以一部分而概全体,非人的教育也”。他主张“不惟年级之观念应行打破,即计算学分之机械方法最好亦能废除”、“一切教育应从人性之全部着想”、“教育口的,在学,为人;凡学,为人。必使人性屮所具之木能,得有发展之机会”。

7、这是刘伯明毕生的追求怎样树立良好的学风?刘们明在其论箸《论学风》和《共和国民之精神》一文中还提到,“学校中有两种最难调和之精神,一曰自由,一曰训练”,作为一个学者必须既要有一种自曲的精神,又要有一种负责的态度。他认为“盖所谓自由之心,实古今新理想发现必要之条件也。”,但同吋“惟负责而后有真正的自由,惟自由而后可为真正之负责。”刘们明倡导的这种自由精神,促进了当吋南高的教育改革。五四以后,国内教育界曾冇一场重大的转变:“以前只注意静的约束,以后多注意动的培养;以前偏重知识的灌输,以后渐重干才的训练,以前只有消极的管理,以后渐加积极的引导。”而南京高师的这种

8、转变,则是与当时担任训育主任的刘伯明的“主谋规划”分不开的。他“努力提倡学生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