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182635
大小:23.6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7
《官渡小学现状调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官渡小学现状调查方案袁铃贵州电大习水分校教育管理专业学员一调查目标:了解农村小学管理现状。调查对象:赤水市官渡镇中心小学调查方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调查内容:1、学校基础设施和硬件配置情况。2、农村学校师资配备和结构情况。3、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数。官渡小学现状调查报告贵州电大习水分校教育管理专业学员一一袁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基础教育的农村小学教育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提升,也影响着农村的发展。相对于过去,农村小学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发展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论是与城市小学教育相比还是农村小
2、学教育自身,农村小学教育依旧很落后,发展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农村教育明显落后于城市教育。为了了解当前农村教育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得出如下调查结论。一、官渡小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教育与城市相比有着较大差距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财政比较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教育经费是严重的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就官渡小学而言,教育教学设施虽有了很大地发展,校舍从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砖混结构的房屋,甚至有了两三层的教学楼,大部分孩子不用再挤在一个教室学习。整齐的
3、校舍,美丽的校园成了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不用再挤在一张破课桌上学习;学校也配备了一些教学器材,如电子教学器材、文艺教学器材和体育教学器材等。但目前很多教育设施依旧缺乏、落后,教学设施老化问题也非常突出,这些情况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城市学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尽管官渡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数量增多,但官渡小学教师队伍老化严重,新生力量不足。师资力量不能只限于教师数量上的评估,而应当综合教师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和专业化等来进行综合的评估,农村小学的
4、师资力量如单从教师数量上来说,在农村小学教育上基本上可以满足教育需求,这一满足的前提还得除去英语、音乐、美术等的教学。但是综合来看,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举两个例子便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①目前官渡小学教师队伍中正规师范院校大专以上的教师很少,有一部分教师是以前的民办教师转正之后,仍然工作在教师岗位上。虽然许多教师通过电大、自考取得了专科、本科学位,但这只是为了取得学位而已,没有实质上的进步。对自身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小,对自身教学素质的提高也很有限,在这间小学里,年龄偏大的教师还是占大部分,尽管这些教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他们的教学方法依旧落
5、后。在农村教育岗位上的新鲜血液输入的很少。②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等专业化教师严重不足,往往是一个教师跨好儿个专业代课,乂要教语文乂要教音乐还要教美术。对于上面所讲的各个专业教学上,农村小学的教师岗位上很少有经过专业学习的教师。这一现象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3、农村家庭因素影响子女教育问题首先在于农村,家庭条件本来就有限,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只有学校在教育着孩子们,一回到家中就是无人管教了,农村学生多处放养状态,课外学习时间少在调查表中,11份表单屮仅有3位学生家长在家负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其他学生则基本由
6、爷爷奶奶照管,处于放养状态。对于学生每周在家学习时间,除了两个学生选择了三个小时以外,有6个学生选择了一个小吋以内(包括两个选择0)小孩子们只在学校里学习而到了家中基本上就是玩了,这样一来就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农村家长关心孩子教育,但是不知道如何教育辅导孩子学习。对于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农村家长同样十分关心。在“外出工作电话中有监督孩子学习么,,的选择中,有八位家长选择了“有”,在“在外工作担心孩子的学习么"有七位选择了担心。可见农村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样十分关心。但是在对于“认为孩子应该得到怎样的教育和孩子该度过暑假叩勺填空说明
7、题时,则有些茫然,有四位家长表示没有思考选择了直接不填,而填写的家长中,对这些也没有太多关注,“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应该让孩子吃好喝好"成了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寒、暑假的要求。其次,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务工,成为我们所说的“农民工覽于是并出现了大量的“留守生"和“代理家长"。由于子女和家长长期的分离,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尤其是亲情缺失和隔代教育,使得留守子女的这一群体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创伤,性格也变得较为孤僻,学习成绩下降。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1、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实行市
8、场经济以来,稍微有头脑和能力的农民又都去打工,农村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和文化素质不高的村民留下来,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农村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2、农村教育目标错位,升学教育、离农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