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3178628

大小:895.5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28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019.7一、单项选择题(30x2=60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内,否则不得分。)读我国某专题自然区划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自然区划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A.气候B.地形C.植被D.土壤2.图中各区域A.大小相近B.内部各要素都相似C.相互独立D.各有发展优势3.IV区域目前面临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B.水土流失C.荒漠化D.旱涝频繁【答案】1.A2.D3.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划分依据、区域特征及区域生态环境问题。【1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中划分的区域判断南方主要的地形为低山丘陵,

2、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南方地区区域内部自然特征相似,而图中南方划分为了两个区域,北方是同样的道理,说明图中自然区划的主要依据不是地形、植被、土壤,ACD错误;东南距海近和西南地区在气候上有差异,因此南方分为两个区域III和VI。因此图中自然区划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最可能是气候,A正确。故选A。【2题详解】该题考查区域的特征,读图可知图中各区域大小各异,A错误;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但不是内部各要素都相似,B错误;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C错误;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因此各有发展优势,D正确。故选D。【3题详解】IV区域位于西北地区,该

3、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目前面临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区域的基本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2015年8月12日晚11时左右,天津滨海新区某化学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空气严重污染。爆炸后,某地理爱好者迅速绘制了下面这幅“距爆炸事发地附近人口分布网格图”,以协助政府及时组织居民紧急疏散。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4.制作该地区人口分布图利用的是A.

4、卫星遥感系统B.卫星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电脑虚拟技术5.利用人口分布图可以A.准确判定爆炸位置B.制定科学灭火措施C.分析人口伤亡数量D.估算疏散人口规模6.要制定科学的紧急疏散方案,还必须叠加的图层是A.水系分布图B.街道分布图C.广场分布图D.地形分布图【答案】4.C5.D6.B【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4题详解】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制作该地区人口分布图是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因此利用的的地理信息系统,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准确判定爆炸位置的是全球定

5、位系统,A错误;利用人口分布图不能制定科学灭火措施,不知道爆炸的情况无法分析人口伤亡数量,BC错误;图中显示的是人口密度分布图,可以估算疏散人口规模,D正确。故选D。【6题详解】要制定科学的紧急疏散方案,除了人口分布,因为是疏散还必须叠加的图层是街道分布图,B正确;水系分布图、广场分布图、地形分布图都不是必须叠加的,ACD错误。故选B。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地区,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常有光秃秃的山坡裸露着红色的岩石,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红色荒漠”。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昼夜温差大B.多大风天气C.雨水侵蚀强烈D.蒸发旺盛8.与“红色荒漠”形

6、成有关的人类活动是A.坡地垦荒B.过度捕猎C.修建道路D.不合理灌溉9.治理开发“红色荒漠”可行的措施是A.修建梯田,种植水稻B.发挥特色,开发旅游C.开山取石,生产建材D.封山育林,恢复植被【答案】7.C8.A9.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7题详解】“红色荒漠”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雨水侵蚀强烈是“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C正确;昼夜温差大、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是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过度捕猎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B错误;修建道路只会影响局部地

7、区,不是区域生态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C错误;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地盐碱化,D错误;坡地垦荒破坏自然植被,地表红壤因雨水侵蚀导致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因此与“红色荒漠”形成有关的人类活动是坡地垦荒,A正确。故选A。【9题详解】封山育林,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是治理开发“红色荒漠”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修建梯田,种植水稻,开山取石,生产建材都会破坏地表导致水土流失,AC错误;发挥特色,开发旅游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是治理荒漠化的措施,B错误。故选D。.【点睛】红色荒漠形成的原因及荒漠化的分类:1.由于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