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中国建筑史中国近现代建筑解析教学大纲

东南大学中国建筑史中国近现代建筑解析教学大纲

ID:43136452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8

东南大学中国建筑史中国近现代建筑解析教学大纲_第1页
东南大学中国建筑史中国近现代建筑解析教学大纲_第2页
东南大学中国建筑史中国近现代建筑解析教学大纲_第3页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中国建筑史中国近现代建筑解析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建筑解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3519学分1.5,学时24)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科程是建筑学院各学科选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使高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几年建筑学的相关课程的学习从而对建筑的本质有了较多的了解之后,通过近现代中国建筑这一连接古代建筑与当代建筑、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节点,认识近现代中国建筑发展的脉络,整合相关知识去认识建筑的相关矛盾,从而提高其分析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了解近现代历史阶段中国建筑经历的转型变化的同时,认识与思考当代中国社会发生的类似

2、深刻转型变化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通过了解前人应对转型期社会与建筑中的矛盾的历史经验思考当代学人应对新的社会转型时期的可能选择。二、教材采用本校潘谷西教授担任主编的获奖的全国统编教材《中国建筑史》的第五版,使用其第二及第三篇的内容。三、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本课程重在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在推动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基本脉络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关注学习各章内容后的思辨、分析与归纳:第二篇要求学生注意教材中的“近代”、“现代”的界定,“中国现代建筑”与“现代中国建筑”的差异性,关注历史的推动力的思考;第十

3、章要求认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类型和特点,这种特点又怎样影响了二百年來的建筑发展;第十一章要求归纳推动近代中国城市转型的基本要素和城市转型的类型;第十二章要求关注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中国的建筑类型和建筑技术与古代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为广义的文化交流,外來的建筑文化包括其技术文化经历了怎样的选择过程;第十三章要求认识今日影响所有社会阶层的房地产业在近代怎样推动了建筑的制度文化的发展,认识建筑设计在中国近代城市房地产业中的作用与建筑师的社会定位,了解今日建筑教育的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其源流变化以及当代学子的坐标;第

4、十四章是关于建筑学本体认识的一章,要求对国情对折衷主义有较为全面的认识。第三篇是对刚刚过去的半个世纪的归纳,忌简单结论,重在总结思考,要求关注当代中国建筑发展中极具特色的经济要素、政治要素、科技要素对建筑师的影响,关注历史上建筑的悲喜场景的重演及其原因,关注与当代学人有交集的建筑创作实践及相关的建筑理论思考°同时按照新版教材的新增内容要求,增加对台湾、香港、澳门三地建筑发展情况的了解。四、能力培养要求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置于首位,以概念和问题为线索引导教学过程和学生思维过程,以历史的镜鉴与当代问题的关联性

5、激发思考的兴趣,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推动学生掌握基本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激发他们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及建筑设计实践的总结。将是否是自己的独立思考的成果定为考核的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注意对建筑这一实践性学科中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的培养,杜绝玄学和夸夸其谈。五、学时分配建议第二篇15学时其中:前言及第十章建筑发展概况3学时第十一章城市3学时第十二章建筑类型与建筑技术3学时第十三章建筑制度、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3学时第十四章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3学时第三篇9学时其中:第十五章发展概况3学时第十六章城市规划与城市

6、建设及第十七章作品与思潮共3学时第十八章建筑教育与建筑学术发展及第十九章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共3学时由于学时数有限,部分章节和部分案例可以多媒体或幻灯片形式直接讲授六、考核内容与方式本课是东南大学建筑历史系列课程中唯一一门以论文为考核内容的课程,考核以考查的方式进行,开卷,在课程不到一半时开始布置可选择的论文题目,论文题目为两类,一类侧重理论总结和思辨,一类侧重实践调查与分析归纳。同时发放参考文献。针对网络时代的学生的搜索和下载的能力较强的特点,为防止演变为抄袭,需制定考核标准和使用反搜索检查的办法并事前警

7、示。分数评定应珍视独立思考的成果和人云亦云的作业敷衍间的差别,拉大优劣差距。在对能的情况下,提醒学生开始准学术论文写作时注意的学术规范。论文成绩即为课程成绩的100%七、参考书目及参考文献李泽厚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杨永生主编,《20世纪中国建筑》,天津科技出版社《上海近代城市建筑》江苏科技岀版社汉宝德,《大乘的建筑观》原载台湾《雅砌》,后转载于《世界建筑》1990年N巧戴复东,《建筑师的苦与乐》载《华中建筑》1995oNM刘秀峰,《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筑的新风格》载《建筑学报

8、》1959年Nog.10合刊朱光亚,《两极之间的震荡》载台湾《空间杂志》总Nq7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