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教案

ID:43125539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7.《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教学课型新授课课时数: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德育目标:1.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2.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教学难点:1.《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2.《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课前准备学生:1.查字

2、典,扫除字词障碍。2.预习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课文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师生共同赏读《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屮,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二、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简介1、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

3、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吋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屮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屮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

4、品,有较高的鉴赏意义。2、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教师提示朗读节奏:山川/Z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u)其奇者。2.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3.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明确:全文可分

5、三部分。“山川Z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屮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四、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像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教师稍加粗拨。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z美。“髙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二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

6、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屮,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4.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复背课文,深入领会文章的诗情画意。五、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提问: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鋁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Z仙都”,表露了在山水Z屮飘飘欲仙的自得Z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白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2.学生齐背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六、布置作业1.默写课文。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第二课

8、时[教学要点]:师生共同赏读《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